努力谱写苏州开放创新的新篇章

2019-03-11 04:30周乃翔
群众 2019年3期
关键词:苏州习近平建设

周乃翔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我们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开放创新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形成了鲜明特色。全市现拥有14个国家级开发区、8家海关特殊监管区;153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00多个,地区总部超过300家;牛津大学、微软等一批国外知名大学、企业在苏州设立研究院,外资研发机构达2000多家,设立境外研发中心80多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出口、进出口额保持全国第2、第3和第4位。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再攀新高,达3541亿美元;实施“一带一路”引领、服务业扩大开放、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推进高水平开放“四大工程”,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三连冠”。

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讲话中作出了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系统部署,提出了“努力在全国率先建成开放强省”的战略任务。今年全省“两会”上,吴政隆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统揽全省对外开放,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举措。苏州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开放创新的重要指示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最新部署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实践,主动作为、务实进取,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持续优化开放布局、拓展开放空间、丰富开放内涵、提升开放能级,奋力谱写开放创新的新篇章,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最前列提供不竭动力和强大支撑。

一、抢抓先行先试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视察江苏时指出,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平台比较多,有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还有一批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要积极主动对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开放创新、综合改革方面发挥试验示范作用。苏州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高点站位、系统谋划,着力打造统领全局、带动力强、具有突破性的先行先试重大平台。一是积极复制自贸区经验。制定实施《苏州集成复制自贸试验区经验,打造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田工作方案》,坚持点与面结合、实践性与创新性结合、地方需求与国家战略结合,加快复制推广自贸区第四批30项改革试点经验。积极争取设立苏州自贸区。二是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扎实推进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2.0版建设,紧扣扩大开放、自主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四大高地”建设目标,全面落实21项重点举措,争取在苏州全市范围开展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进一步放大中新合作、中德合作、两岸合作优势。三是拓展服务贸易综合试验。在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基础上,聚焦苏州工业园区、昆山花桥等集聚区,申请设立服务贸易综合试验区。到2020年,全市服务贸易年均增长10%以上。

二、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我们将主动服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全面开放,不断提升国际化开放合作水平。一是开拓对外开放新空间。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支持埃塞东方工业园、印尼吉打邦农业生态产业园开发,探索在越南、缅甸等地建设新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积极推进6条陆上、30条海上、若干空中“丝绸之路”通道建设,以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建设“网上丝路”。二是丰富区域合作新内涵。以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深度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优化嘉昆太、青昆吴和环淀山湖等战略合作机制,促进项目、人才、资本有序流动、深层互动。在推动苏滁现代产业园、中新苏嘉现代产业园建设的基础上,更大步伐走出去加快对内合作,打造苏州园区建设的品牌。三是扩大开放经济新领域。争取扩大金融、教育、医疗、研发等服务业领域开放;深入开展市场采购、“一般纳税人”、外贸综合服务等试点。健全对外贸易“监测预警、政策支持、精准服务、市场替代促进”四大机制,完善外贸、外资、外经、产业等“1+7”方案,加大跨国公司总部订单争取、新兴市场开拓和精准指导服务企业力度。

三、集聚全球创新新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创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了全面创新、全链创新、全球创新等一系列重要工作要求,2014年视察江苏时要求“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我们将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以战略眼光布局未来,积极推动开放与创新融合,着力增强创新资源配置能力与优势产业技术实力。一方面,加快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以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积极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外资总部加速工程,鼓励跨国公司、海外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在我市设立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到2020年,外资地区总部超350家,集聚有国际化背景的重大创新团队30个、科技领军人才5000名。另一方面,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引导优势企业围绕先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四路纵队”,力争年内在全球创新资源密集地区设立海外研发中心达90家。支持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扩大市场渠道、获得关键技术、打造国际品牌,向设计、研发、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到2020年,境外高科技投资并购占比达30%。

四、打造开放包容新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型经济,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為我们加快建设更加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确立了宏大视野和战略指引。我们将参照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一是一视同仁优待内外资企业。在全面落实外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基础上,在全国率先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不分内外、无问西东平等享受相关政策措施,为各类企业营造一个“家”的氛围。二是完善创新服务有效供给。建设高水平技术公共开发开放平台、政产学金信息交流平台、产权交易促进平台、国际化会展平台,推动开放创新资源互通共享。推进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建立接轨国际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创造运用体系。三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按照省委书记娄勤俭构建“四个环境”要求,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围绕开办企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纳税、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全面实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进一步擦亮苏州亲商、安商、富商的“金字招牌”。建立健全服务企业快速通道,落地落细各项扶持政策,全年为企业减免所得税150亿元以上。

苏州历史上就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开放创新不仅体现在每一项政策、每一条举措之中,成为苏州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有力支撑,而且内化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成为全市上下的不懈追求和高度自觉。在伟大新时代的坐标系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最前列的新征程中,我们有责任、更有信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种好开放创新的“试验田”,为全省对外开放多作探索、多作贡献。

责任编辑:王 婷

猜你喜欢
苏州习近平建设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
说个好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