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壶“渔跃龙欢”的陶刻艺术及文化寓意

2019-03-12 08:22杨志仲
江苏陶瓷 2019年6期
关键词:鱼跃龙门壶把龙门

杨志仲

(宜兴214221)

紫砂壶产于宜兴,自诞生起便得紫砂之灵气,有着优异的发茶性,泡茶香不涣散,并且久用而愈发温润油亮,让人赏心悦目。 紫砂壶被誉为“茶具之王”,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相互交融,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历代紫砂艺人的智慧传承和无数文人雅士的参与设计下,彰显出强大的艺术魅力,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兼备,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给人以惊喜,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 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 看似朴实无华、 简约素净,实则极富生命力,一把优秀的紫砂壶必定是形、神、气、韵兼备,如同一位不施粉黛的女子,优雅而独具内涵,散发着从容淡雅的气质。 欣赏一把壶,如同欣赏一个人,如同与智者对话,读其心、品其道,感受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精神思想,产生交流的乐趣,感受到身心的充实。 紫砂壶作为传统的艺术,植根于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紫砂壶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对传统工艺的继承,紫砂壶造型装饰技艺丰富多样,经过不同时代的发展,凝结了无数艺人的智慧,2006 年紫砂壶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肯定了紫砂壶艺的传承价值;其二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紫砂壶起源于传统民间,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承载了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流露出独特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气韵,是中华文明最好的载体。

图1 渔跃龙欢壶

发展至今,紫砂壶大致形成了以花器、筋纹器、光器三大类型为主的造型体系,各有特色,共同为紫砂艺术锦上添花。紫砂壶“渔跃龙欢”(见图1)采用了光器和花器相结合的造型方法, 简练朴拙而不乏栩栩如生的塑形,表现出鱼跃龙门、祥龙腾飞的盛景,引发人们的想象, 给人以独一无二的神韵。 紫砂壶“渔跃龙欢”以圆器为基本形制,身筒饱满敦厚、鼓腹突出、重心沉稳,流畅圆润的曲线一气呵成、舒展柔和,具有张力,给人以庄重大气之感。 饱满的身筒显出圆器骨肉亭匀、珠圆玉润之美;壶流为炮筒嘴,匀势有力,昂扬向上,气势十足,壶流模仿龙头的形象设计而成,双目圆睁、头上有角、须发较长,刻画细致生动,给人以不怒而威之感;壶把采用圈把形式,如同一尾跃动的鱼,婉转于壶身一侧,十分灵动,壶把从上而下由粗及细, 把上饰以凸起的眼睛, 鱼鳞清晰,将鱼跃龙门的动态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壶流与壶把相辅相成,形象生动,提携了整壶的气势;壶盖为压盖,与壶口子母线吻合,通转流畅,盖面圆滑平整,与身筒浑然一体,形成饱满的张力,整个身筒如同一方平静浑厚的海水, 而壶钮则如同一尾在水中自在游动的小鱼,耐心地等待着长大,蓄积着力量,期待有朝一日鱼跃龙门。 整壶采用原矿紫泥制作,紫泥色泽醇厚、质感砂而不砾,表满泛着淡雅的光泽,给人以庄重之感,内蕴生命之力。 整壶造型与装饰相辅相成,集镂、雕、塑等多种装饰工艺于一体,壶身正面用传统的双刀法陶刻“澄江浸月”四字,背面山水装饰呼应作品渔跃龙欢的主题场景,通过圆润的线条、形象的体态、适当夸张的塑形,给人以动静相宜、刚柔并济的神韵。

“鱼跃龙门”一词出自清代李元的《蠕范·物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意思是说鱼跃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跳不过的养精蓄锐,来年再跳。 鲤鱼跃龙门的环境十分险峻,龙门初开时,黄河水流经禹门口,被约束在高山峡谷之间,愈近龙门,河床越窄。 奔腾的黄河受到峡谷约束勃然大怒、横冲直撞、雷霆万钧,它呼啸着飞出一层层凌空雪浪, 掉过头来反扑对岸巨石,又一次咆哮着回撞河床中的巨大礁屿,将一道道水柱喷入天空, 在一阵喧嚣之后从空中颤抖着落入谷底,跳出龙门。 这么险峻的条件,小鲤鱼面对挑战毫不畏惧、勇为人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第一批跳到半空,以自己的脊背作跳板、作平台,让后来者踏着自己的脊背跃过龙门, 化而为龙, 自己却点额而回。 鱼跃龙门象征着争先精神、拼搏精神、团队精神、人梯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 时代更迭,岁月沧桑,这种宝贵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争强好胜,勇为人先”、“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 此壶极富生命之力,将鱼跃龙门的美丽传说融入作品中,融入了传统龙文化的内涵,在无形中传承了积极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带给人以坚强、坚定的人生信念,演绎出触动心灵的内涵,提升了整壶的文化意境,使作品上升到新的艺术层次。

紫砂壶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从众多传统手工艺品中脱颖而出,经过岁月的洗练,始终深受人们喜爱,活跃在艺术的舞台,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这与历代紫砂艺人的智慧与心血密不可分,紫砂艺人朴实坚定、始终如一的心态与紫砂朴素的泥性相交融,也给赏壶者带来安定、从容的心境。

猜你喜欢
鱼跃龙门壶把龙门
鱼跃龙门
龙门石篆联
鱼跃龙门
碧桃千秋 流韵四方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龙门里的白居易
一粒珠
鱼跃龙门
龙门这边(71)
趣味多音字(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