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价值

2019-03-12 11:15余虹铃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丁三醇宫素瘢痕

余虹铃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剖宫产孕妇的出血量,比阴道分娩孕妇出血量高1倍,且产后出血发生率更高[1]。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产中和产后大量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2]。传统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主要是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子宫切除术等[3],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均存在一定缺陷,若要避免大出血,应改善子宫收缩乏力的状态,促进子宫收缩[4]。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强而持久的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临床上治疗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顽固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5]。本文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缩剂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产科行剖宫产的瘢痕子宫产妇166例,所有产妇均为子宫下段横状切口剖宫后形成瘢痕子宫,并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的第二次孕产者,排除哮喘、严重过敏、血常规检查异常、合并严重心脑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盆腔感染者。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6±3.2)岁。两次剖宫产间隔1~6年,平均(3.4±0.9)年。平均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61±0.66)mm,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1例,巨大儿7例,前置胎盘2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2±4.1)岁。两次剖宫产间隔1~5年,平均(3.2±0.8)年。平均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57±0.71)mm,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0例,巨大儿7例,前置胎盘3例。两组产妇年龄、瘢痕厚度、剖宫产后年限、病理妊娠状态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项目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产妇均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或硬脊膜外麻醉后,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进行剖宫产手术,剖宫产术中娩出胎儿胎盘后,对照组产妇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U(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观察组产妇宫体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U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0.25mg(Pharmacia& Upjohn Company),必要时可重复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间隔时间不<15min,总量不>2mg。两组产妇产后当日肌注缩宫素注射液10U/次,共3次,产后次日静脉滴注缩宫素注射液20U。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及术后2h、24h的出血量,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量水平,记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及止血时间,并观察记录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产后出血标准[6]:产后2h内出血量达400ml,或产后24h出血量达1000ml即为产后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出血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出血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术出血情况比较(±s)

组别 产中出血量(ml) 产后2h出血量(ml) 产后24h出血量(ml) 止血时间(min)观察组 374.52±51.28 227.43±66.18 412.83±94.62 18.33±6.7对照组 481.67±49.26 345.21±79.63 538.17±102.57 41.25±8.2 t值 6.14 7.01 8.69 10.25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n(%)]

2.3 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比较

3 讨论

剖宫产是高危妊娠孕妇分娩的主要手段,目前剖宫产的切口主要为子宫下段的横状切口,在剖宫产后,切口恢复形成瘢痕,导致子宫肌层正常功能受到破坏[7]。因此若要避免产妇大出血的风险,需要积极改善子宫收缩乏力状态,有效促进子宫收缩。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含有天然前列腺素F2ɑ的(15S)-15甲基衍生物,主要是通过与Ca2+受体结合后进入子宫平滑肌细胞,增加其细胞内Ca2+浓度,升高子宫内压力,促进子宫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目的[8],同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还能够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维持子宫收缩作用,其作为PGF2ɑ-15甲基衍生物,可对抗15-羟脱氢酶,对其灭活作用能有效延长半衰期[9],维持血药浓度,发挥长期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从而减少药物的用量,降低对患者胃肠道平滑肌的刺激作用,减少胃肠道不适。

本资料中,观察组患者分娩后给予缩宫素的同时,预防性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产后出血率显著降低,观察组产妇产中及产后的出血量也明显降低,有效缩短产妇的出血时间,减少输血发生率,改善产妇产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资料结果与国内大部分研究结果保持一致[10]。子宫收缩动力主要是催产素及前列腺素作用产生,其中催产素促进Ca2+的释放,进入平滑肌,促进偶联机制发生,兴奋肌肉[11],而前列腺素可以促进Ca2+与相应受体结合促进子宫收缩。因此,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子宫收缩能力,避免出血风险。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降低,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均为一过性,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提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会增加产妇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丁三醇宫素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应用及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