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患者恐动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2019-03-12 11:15王宋超范耀华张春梅王荣王凌燕倪云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量表疼痛水平

王宋超 范耀华* 张春梅 王荣 王凌燕 倪云建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慢性疼痛定义为[1]:超过正常的组织愈合时间,一般≥3个月的疼痛。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34.2%~52.9%的人群存在慢性疼痛[2]。恐动症是由Kori等[3]首次提出,其定义为因害怕日常活动或身体锻炼对机体产生伤害,而对运动产生过度的、非理性恐惧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研究显示[4],消极或不适应的心理因素(如恐惧)是最重要的,可能会导致慢性疼痛患者对功能康复及日常活动产生畏惧心理,甚至造成功能性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作者通过调查3所三甲医院疼痛门诊慢性疼痛患者恐动水平和生活质量,探讨两者的关系,为临床恐动症的早期筛查、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至4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嘉兴市第二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慢性疼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疼痛协会对于慢性疼痛的诊断标准:持续或间歇疼痛≥3个月;②年龄≥18岁;③能进行有效交流沟通,具有完全认知能力;④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调查。(2)排除标准:①癌性慢性疼痛;②老年痴呆或既往有精神性疾病;③不能进行正常交流;④合并有严重心脏、肝脏等多种并发症患者。

1.2 方法 (1)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学历、家庭情况、疼痛状态、疼痛部位等。(2)长海痛尺[5]:调查患者疼痛水平包括既往和当前躯体疼痛水平评估,长海痛尺将数字疼痛量表(NRS)和口述分级评分量表(VRS)有效结合,患者更容易接受,0~10分表示疼痛程度,分值越大,疼痛越剧烈。(3)恐动症Tampa评分量表(TSK):该量表在国外广泛应用于慢性疼痛患者恐动强度的自评。2012年胡文[6]对恐动症Tampa量表进行文化调试,用于慢性疼痛患者恐动程度的评估,其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值为0.778,重测信度为0.860。量表共17个条目,分4个等级评分,从1(强烈不同意)~4(非常同意),最低17分,最高68分。量表评分>37分为存在恐动心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恐动程度越严重。(4)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12)[7],共12个条目,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总评分(PCS)、心理总评分(MSC),共8个维度包括:①总体健康(GH):对自身健康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评价;②生理功能(PF):测量健康状况妨碍生理活动的程度;③生理职能(RP):测量由于生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职能受限情况;④躯体疼痛(BP):测量疼痛程度及疼痛对日常活动的影响;⑤活力(VT):测量个体对自身精力和疲劳程度的主观感受;⑥社会功能(SF):测量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活动数量和质量所造成的影响;⑦情感职能(RE):测量由情感问题所造成的职能受限情况;⑧心理健康(MH):测量患者心理主观感受。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于第1、8、9、10四个反向评分也进行了正向变换,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佳。针对不同人群的研究提示SF-12量表总的Cronbach's α值为0.76~0.86,各维度系数在0.7~0.778之间[8],(5)资料收集:调查小组由2名研究生组成,调查前对调查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统一培训。通过面对面指导患者逐项填写,对于文化水平受限,视力不佳,无法亲自填写的患者,由调查员口述问卷内容,根据患者所表达意思选择相应的答案。调查员及时答疑,并现场核查,确保资料填写完整。共计发放问卷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有效回收率为95.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关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疼痛患者一般资料和疼痛水平 176例门诊慢性疼痛患者中,男83例,女93例;年龄(55.5±15.70)岁。文化程度:<高中127例、≥高中49例;子女情况:无子女16例、有子女160例;居住情况:独居23例、偶居153例;家庭情况:和谐156例、不和谐20例;疼痛状态:持续性疼痛50例、间歇性疼痛126例;疼痛部位(1.7±1.00)个;现躯体疼痛分(3.19±2.05)分;历史最痛分(6.05±2.34)分。

2.2 慢性疼痛患者恐动水平 75例患者存在恐动现象,101例非恐动,疼痛门诊慢性疼痛患者恐动比例达42.61%,恐动平均TSK评分(36.52±7.22)分,其中恐动患者TSK评分(42.92±3.44)分,非恐动患者TSK评分(31.99±5.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慢性疼痛患者恐动与非恐动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恐动与非恐动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得分(±s)

表1 恐动与非恐动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得分(±s)

分组 数量 恐动水平(分) 总生活质量水平(分)恐动组 75 42.92±3.44 37.76±8.36非恐动组 101 31.99±5.51 49.94±5.40 t值 15.68 11.65 P值 <0.01 <0.01

2.4 慢性疼痛患者恐动水平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将恐动TSK和简明健康状况(SF-12)两个量表的总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恐动水平与SF-12总生活质量得分及8个维度得分与恐动水平均呈负向相关关系(r=-0.351、-0.628,P<0.01),表明恐动水平越高,其生活质量越低。见表2。

表2 慢性疼痛患者TSK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本资料结果显示,在疼痛门诊的慢性疼痛患者中,恐动症发生率达42.61%。Branstrom等[9]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恐动症的调查显示,比例达56%。Misterska等[10]研究颈椎病患者恐动症现况,发生比例达81.5%。本资料慢性疼痛患者恐动症发生率略低于其他地区,可能和国人性格比较隐忍,会采取接受的应对方式面对长期疼痛,耐受性强。

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12的一个方面是心理领域(MCS)包含4个维度,均与恐动水平呈显著负向相关关系。即慢性疼痛患者恐动水平越高,其心理维度生活质量越低。慢性疼痛患者恐动程度的增高使其非理性的排斥本能胜任的日常活动,患者主观感受疲劳程度加剧。Antunes RS等[11]研究发现患有慢性腰痛患者抑郁发生率达32.1%,易对身体活动和锻炼有灾难化的认知,其对疼痛更为敏感,害怕再受伤,导致健康复健运动依从性差,生活质量急剧下降。Monticone M[12]认为疼痛的恐惧比疼痛强度本身对慢性疼痛患者影响更大。提示医护人员必须尽早识别慢性疼痛患者恐动水平,改变其抑郁等消极情绪和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引导患者重新回归正常的社交环境。

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12的另一个方面是生理功能领域(PCS)包含4个维度,均与恐动水平呈显著负向相关关系。即恐动水平越高,慢性疼痛患者生理功能质量水平越低。Luque-Suarez等研究显示[4]:越大程度的恐动水平和更大程度的疼痛强度之间有显著的关联。Caroline Larsson的研究[13]表明低水平的日常活动能力与较高的运动恐惧症有关,与本资料结果一致。运动恐惧症的感知在慢性疼痛患者中更高,其活动水平比正常人低,且残疾水平更高[14]。因此,提示医护人员应关注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患者的恐动水平,在康复计划中加入运动畏惧教育和提高日常活动能力的训练[14],降低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疼痛作为一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复杂的生理、心理综合性疾病,已成为全世界高度关注的重要亚健康问题之一。恐动水平与患者心理、生理两方面生命质量呈显著负向相关。长时间的恐动水平对患者身心带来极大伤害,医护人员应及早关注慢性疼痛患者的恐动水平,制定多团队参与的康复计划,降低恐动程度和加强健康信念为目标。

猜你喜欢
量表疼痛水平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张水平作品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疼痛不简单
作家葛水平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