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担当的鲜明底色

2019-03-12 01:31文丨
遵义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育引导底色干部队伍

文丨■ 冉 鹏

担当是党员干部谋事创业做人的基础,是党员干部“自身过硬”的底色。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强调,要“从政治忠诚上教育干部主动担当、选拔任用上引导干部争相担当、教育培训上促使干部善于担当、管理方式上推动干部敢于担当、工作氛围上激励干部乐于担当”,这是对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为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新遵循。

敢于担当,既是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现实中,我们干部队伍总体来说是很好的,绝大多数干部能够做到敢于担当、勇于担责、乐于作为。但不能回避的是,也有少数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置若罔闻,在矛盾困难面前选择绕道而行,在急险关头畏缩不前,在失误失败面前敷衍塞责,这些,说到底都是不敢担当、不能担当的表现。干部身上存在这样的问题,不但会误了发展,伤了民心,还会损害党的形象。学习贯彻好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抓好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各级组织部门就要旗帜鲜明地把敢于担当的干部培养、选拔、使用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新时代改革发展中砥砺前行、奋发有为,让担当成为新时代干部的鲜明底色。

抓好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就是要从干部选育用管各个方面入手,为新时代干部厚植担当的鲜明底色。坚持从“细”立标准,在选拔任用上引导干部争相担当。细化对干部担当方面考察识别的内容,客观、全面、辩证评价干部的担当,真正把有担当、勇担当乐担当的干部考准考实,加以提拔重用。坚持从“实”强培训,从政治忠诚上教育干部主动担当。要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入手,教育引导干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增强斗争精神,涵养起担当的底气和勇气。

坚持从“严”抓管理,在管理方式上推动干部敢于担当。要改进和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对那些在工作中不敢担当、不能担当,拈轻怕重、畏手畏脚,敷衍塞责、上推下卸者,及时“咬耳”“扯袖”,教育引导他们树起敢担当的魄力,练就能担当的技能,涵养勇担当的热情。坚持从“精”重关爱,在工作氛围上激励干部乐于担当。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对那些在攻坚克难中受到挫折、在坚持原则中遇到误解、在恪尽职守中出现失误的,通过建立健全容错机制严格进行区别对待,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担当者撑腰鼓劲,鼓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新担当新作为做出无愧时代的业绩。

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拿出锐意进取的勇气、改革创新的担当、务实奋斗的精神。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实践,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才能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大突破,推动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

新时代新征程,要求干部必须有新担当新作为。让担当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就要把敢于担当作为培养、选拔、使用干部的鲜明导向,贯穿到干部工作始终,让担当成为干部的自觉追求,凝聚形成推动改革创新的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教育引导底色干部队伍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弘扬石圪节精神 锤炼干部队伍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永恒的底色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机制构建研究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