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粮仓

2019-03-12 06:49
青年文学家 2019年4期
关键词:呼兰清廷粮仓

2014年9月的齐齐哈尔古驿站驿路调查过程中,在讷河市有关方面的安排下,我偕同调研组成员特意去老莱镇(原喀穆尼喀驿站)粮库进行考察。只见粮库里粮囤林立,规规矩矩。有现代化的,也有一些相对原始的,印象中草帽顶土坯围子的早已不存在了。站在高高的粮囤边上仔细端详,引发我无限的遐想。我曾经自以为是:这个粮库的基础也许就是当年的驿站粮仓,必定这里曾经清代大站道各驿站中出粮较多的地方。假如真的是这样,它与清代黑龙江境内几个大粮仓比起来,依旧是小巫见大巫。更何况,老莱粮库的建立时间不会早于民国时代。

大粮仓

伴随黑龙江农业发展,官屯、八旗公田扩张,粮食存储的任务摆在将军衙门面前,粮仓由此应运而生,各城陆续添设。其中有永久仓,有备用仓,分别存储官屯、八旗公田粮食。

清代黑龙江官仓的设立是伴随公田的生产出现的。据《大清会典则例》记载,康熙二十五年(1686),为积聚军粮,清廷决定在墨尔根城附近设立公田,派遣副都统玛拉、户部侍郎包奇等前往督理农务,耕种主力有盛京兵丁、索伦达斡尔官兵、驿站站丁。本年,粮食丰收,粮仓建设就在此际。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记载,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五月,黑龙江将军辖区在墨尔根城东南200里讷漠尔河附近博尔多驿站建有大粮仓,有8佐500名的达斡尔、巴尔虎官兵看守;在黑龙江城内,建有覆盖瓦片的仓库以充军备,并有仓官一名负责管理。这些粮仓既用于官庄粮储,也用于公田粮食库存。

齐齐哈尔官仓建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记载,此前的康熙三十二年(1693),清廷决定把科尔沁王献出的锡伯壮丁,安排1000人披甲驻防齐齐哈尔城,安排附丁1200名耕种官田,三年后交粮。康熙三十五年(1686)八月,黑龙江副都统喀特护就向锡伯附丁征粮后“为分别征粮窖藏”一事行文齐齐哈尔副都统衔玛布岱,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在齐齐哈尔地方集中收粮,二是在锡伯附丁聚居地征收,请玛布岱裁决。喀特护建议,如集中在齐齐哈尔收粮,粮仓应建在齐齐哈尔城;如锡伯附丁不能将粮谷运至齐齐哈尔收储,暂令其集中在二至三处征收,挖窖贮藏并派人看守。

康熙三十五年(1686),锡伯附丁开始交粮。 所有能够种地壮丁共计1177名,按规定,每丁征粮5金斗(1斗相当于现在的25市斤),应征“细粮”(小麦等)588石5金斗。本年十一月,黑龙江副都统向户部汇报了收粮成绩。户部为妥善贮存所征锡伯附丁粮谷,向黑龙江将军萨布素行文,要求将所征粮食“妥善谨存,勿使霉烂,若有用处则用之,并将所用之数报部。”将军衙门调派八只江船及兵丁将征粮存入齐齐哈尔官仓。由此,齐齐哈尔官仓正式投入使用。

官仓分两种,一种叫公仓,一是叫备用仓。公仓用于存储官屯所打粮食,备用仓用于存储公田粮食。据《黑龙江志稿·仓储》记载,“江省从前专设军府,农政未修,运粮饷军,仰给奉、吉两省。其后移户开屯,大开官庄,始有公、备仓之设。”

康熙末年,黑龙江将军辖区3城官仓和仓粮达到一定规模。据《龙沙纪略》记载,康熙五十二年(1713)前后,齐齐哈尔城官仓存粮120,000石,墨尔根、爱辉官仓存粮各30,000石。据《黑龙江外记》记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黑龙江将军永玮奏请清廷,将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公仓存贮米谷数量,均定为30,000石,得到批准。乾隆三十七年(1772),黑龙江将军增海奏定,备用仓贮存米谷,齐齐哈尔、黑龙江定额在100,000石,墨尔根定额在六60,000石。乾隆四十八年,(1783),黑龙江将军恒秀奏定,呼兰备用仓存贮米谷100,000石。

四大粮仓

到嘉慶年间,黑龙江官仓规模进一步扩大。《黑龙江外记》记载:“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公仓、备用仓并在城外。齐齐哈尔五十九厥(圆型粮囤),三百九十五间;墨尔根七十七厥,二百三十一间;黑龙江一百七厥,五百一间。呼兰亦有备用仓,八十九厥、三百六十四间。”据英和《卜魁纪略》记载,齐齐哈尔“仓在城外西南隅。额贮粮十万石,又公仓贮粮三万余石。”

光绪年间,齐齐哈尔、黑龙江、墨尔根、呼兰四城共设仓房397所。齐齐哈尔粮仓名“广积仓”,存粮130,000石;呼兰粮仓名“恒积仓”,存粮100,000石;墨尔根粮仓名“通积仓”,存粮九90,000石;黑龙江粮仓名“永积仓”,存粮130,000石。仓粮每年由屯、户按丁、按定额交纳存放。从目前史料所见,黑龙江四大粮仓的命名似乎与齐齐哈尔砖城四门命名同时。

当时,呼兰仓储最为富裕。其他各城因旱涝灾害时常不足,积欠动辄十几万石。每遇水旱灾害,全靠呼兰接济。据《黑龙江志稿》记载,道光八年(1828),黑龙江将军苏冲阿曾经呈奏清廷:“仓存十不及一,请定期十年,齐齐哈尔城补存六千石,墨尔根城、黑龙江城各补存一千五百石,在呼兰城仓匀济六成,采买四成,足额而止。”

呼兰屯垦日益发展,粮食价格越来越贱。官船水运由松花江到嫩江,极其便利。同治二年,(1863),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呈奏清廷,提出呼兰粮运不宜径停,请每年运往齐齐哈尔3500石,运往墨尔根1800石,并且永为定额。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粮食调拨归中央统一调配。当时,呼兰外运粮食,从嫩江运往齐齐哈尔、墨尔根二城,一年可运三次;从黑龙江运往黑龙江城,一年仅能一次。

黑龙江仓粮在接济各城旗民过程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康熙四十年(1701)前后,黑龙江大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沙纳海曾经放仓救济。嘉庆年间,黑龙江连年受灾,清廷多次恩诏豁免归还。咸丰六年(1856),黑龙江将军奕山奏称:“(呼兰)接济告匮,复行水运,足额而止”。史料显示,从呼兰接济他城的政策到光绪年间仍在执行。

官仓修理的费用银两是从粜仓谷项中支出的。据《黑龙江外记》记载:“库贮旧有粮价银,粜仓谷项也,修工用之。”乾隆五十九年(1794)后,连年歉收,仓贮缺粮,修工费用备用银暂代,嘉庆元年(1796)八月,黑龙江将军永琨向清廷呈报,齐齐哈尔备用仓7座35间,原是乾隆四十四年、四十七年、四十八年、四十九年苫盖,年长日久,糟朽渗漏,拟进行修理。兴修所需工料银141两8钱5分9厘就是在谷价银中动支,得到清廷批准。

猜你喜欢
呼兰清廷粮仓
31家新闻媒体集聚呼兰 矩阵推介“国际雕塑艺术季”活动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聚力新阶段 奋进新征程
粮仓
促创建多措并举 树文明蔚然成风——黑龙江省呼兰监狱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纪实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粮仓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树懒的粮仓
鄂呼兰、德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