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攻坚战2019再出新牌

2019-03-13 06:05张义学
西部大开发 2019年2期
关键词:摘帽贫困县陕西

文 / 本刊记者 张义学

本期 策划

2019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8年三大攻坚战初战告捷,今年要针对突出问题,打好重点战役。刘国中省长在2019年1月27日召开的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陕西将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之战,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大局、民生福祉,是陕西实现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小康的“安全底线”。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最近几年,我国金融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组织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基础性金融改革,金融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成功应对了多次国际金融危机重大冲击。

铁腕推进蓝天保卫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图为秦岭夏日风光

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陕西金融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落实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坚决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取得了新成绩,特别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赢得良好开局。这一年里,陕西加快弥补金融监管制度短板,出台资管新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指导意见等,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稳妥处置重点金融控股集团风险,深化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经过多措并举、集中治理,已暴露风险正有序处置,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激进冒险行为和各种金融乱象被有效遏制,金融运行总体平稳,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今年陕西将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刘国中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出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行政府举债负面清单制,建立健全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度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坚决遏制增量,妥善化解存量。有效防控房地产领域风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强省属国有企业负债约束,开展存续期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排查,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加大处置力度,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立非法金融检测预警平台,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恶意逃废债等违法行为。

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供求不平衡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近两年来,西安房地产市场虚火过旺。供求不平衡导致的房价涨幅过快、摇号乱象;高杠杆融资而出现的项目烂尾现象……使房地产领域成为重大风险易发区域,并有可能向金融领域蔓延,甚至交叉感染。防范和化解房地产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成为今年陕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新战场”。今年,陕西将进一步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供求不平衡、房地产项目烂尾、高杠杆融资影响金融稳定、市场秩序不规范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为29个贫困县“摘帽” 奋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2018年10月17日,国务院扶贫办宣布全国85个贫困县(市、区)已达到脱贫标准,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由相关省区人民政府宣布脱贫摘帽。陕西省延长县、佛坪县、榆林横山区、定边县四个县域身处这份“摘帽”名单中,这是精准扶贫攻坚战三年来取得的标志性“战果”。这一年,陕西的目标“战果”是扩大到为23个贫困县“摘帽”。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

新年伊始,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到国务院扶贫办调研时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必须进一步强化抓落实、促攻坚的工作导向,扎实推进各项帮扶举措。今年要重点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全面摸清底数,强化政策措施和责任落实,逐项对账销号;要集中力量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大扶贫政策和资源倾斜支持力度,坚决攻下坚中之坚;要加强现场督促指导,在脱贫攻坚一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快推动工作落实。

此前,陕西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具体任务:三年实现183.27万贫困人口脱贫,52个贫困县摘帽。其中,2018年脱贫101.7万人、23个贫困县摘帽;2019年脱贫63.5万人、29个贫困县摘帽;2020年脱贫18.07万人,抓脱贫与防返贫并重,巩固脱贫成果,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今年,陕西将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刘国中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要聚焦深度贫困,落实精准要求,切实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56.5万人脱贫、剩余29个贫困县摘帽。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积极发展电商、旅游等产业扶贫新业态,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产业,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继续做好就业、生态、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扶贫工作,完成现有存量危房改造任务,加快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认真研究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今年,陕西在完成29个贫困县的“摘帽”工作,确保56.5万人脱贫的同时,还得防止已经脱贫群众返贫,还得多下“绣花”功夫,关心收入略高于“贫困线”的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防止这拨人成为新的贫困户。

渭南市合阳县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实训基地

铁腕推进蓝天保卫战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山变绿了,水变清了,空气质量也有所好转。

陕西绿色版图不断向北延伸,绿色愈加浓郁。利用卫星植被指数产品分析:2000年至2018年,陕西省植被指数平均变化速率是全国的2.9倍,位列全国第3;植被指数百分率平均值是全国的2倍,位列全国第4;2018年,我省平均植被指数在全国的位次较2000年提升了3位。

2018年,陕西啃下了生态环境破坏方面的一块“大骨头”——拆除整治了秦岭北麓违建别墅1194栋。2019年1月10日,西安市政府印发《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案(2019—2021年)》,方案针对秦岭生态环境现状,按照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综合治理要求,实施积极的生态修复措施——将从秦岭植被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水生态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秦岭绿道规划及建设以及其他生态修复工作等8个方面开展秦岭植被生态修复。最终恢复并增强秦岭的生态服务功能,实现“山青,水净,坡绿”的目标。

秦岭北麓违建集中拆除行动现场

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消息,2018年1月—12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5%;平均优良天数242.8天,同比增加4.3天。其中,杨凌、西安、渭南、韩城、汉中、咸阳、延安、宝鸡、西咸、铜川等10个市(区)空气质量与2017年同期相比改善(按改善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安康持平,榆林、商洛等2个城市空气质量下降。

本刊记者从生态环境部通报的“2018年1-12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看到,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西安市空气质量变化幅度进入前20位——这一年西安市收获188个优良天,比2017年增加了8天;西安市空气质量重度及重度以上污染天数29天,比2017年减少10天。西安空气质量6项指标全部同比改善,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1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61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6.4%;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1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1%;一氧化碳(CO)年均浓度2.2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8%;臭氧(O3)年均浓度18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

西安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是陕西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成果。这一年,陕西省大力实施散煤和“散乱污”企业治理,强化汾渭平原联防联控,PM2.5浓度下降5.9%。但是,这距离西安市1000万居民的环保要求还很远,雾霾还依然困扰着西安人民的生活。

从空中鸟瞰西安浐灞生态区,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今年,陕西将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刘国中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今年要修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大桥山保护力度,加强白于山区生态脆弱区、渭北旱塬水土流失区等生态修复。铁腕推进蓝天保卫战,着力抓好清洁取暖试点、农村散煤治理、“散乱污”企业和高排放载重货车整治。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大渭河、汉江、丹江、延河等河流水系整治和水源地保护力度,启动实施城镇垃圾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和白色污染治理。稳步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

1月1日至15日,雾霾仍然笼罩在关中平原上,西安没有遇见一日“好天”。蓝天保卫战依然是今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首要任务,关中8市(区)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切实落实各项应急减排措施。本刊记者获悉: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制定《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交叉执法检查方案》,并于1月4日至8日,组织检查人员分10组赴各地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交叉执法检查。

此次,主要检查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期间,当地政府是否及时发布相应级别预警,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情况,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定修订情况;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落实情况,主要检查当地政府是否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项目清单,各企业(单位)是否按照预案要求落实减排措施;涉气企业错峰生产落实情况,主要检查各企业是否制定“一企一策”采暖季错峰生产方案、是否按照要求进行限产停产,检查未按期完成治理改造任务的企业是否纳入当地错峰生产方案;燃煤锅炉综合治理情况,主要检查是否存在未严格按要求淘汰、改造燃煤锅炉情况;扬尘综合治理情况,主要检查“禁土令”落实情况,建筑施工工地“六个100%”措施落实情况,主要道路洒水降尘和扬尘管控情况,运输车辆、高排放车辆管控情况;“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情况,主要检查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巡查执法、2018年关中大气专项执法检查和生态环境部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发现的“散乱污”企业综合治理情况,检查是否存在清单外的“散乱污”企业以及是否存在已取缔“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情况。

总之,各项检查的目的,就是期盼陕西的“好天”不断多起来。

猜你喜欢
摘帽贫困县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我国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陕西音乐如何演奏?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贫困县摘帽后不得搞庆祝活动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