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质量 铸品牌 促创新推动江苏船海业高质量发展

2019-03-13 07:52吴秀霞
船舶经济贸易 2019年2期
关键词:船型造船江苏

本刊记者 吴秀霞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首艘20000TEU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白羊座’号命名交付、新一代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荣耀出品、世界首制83500吨化学品组合船完工、45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船下水、世界首艘25000吨液化天然气(LNG)高压双燃料杂货船交付……”过去的一年里,在行业内外、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影响力的一批高端产品相继开工、交付,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瞄准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聚焦造船强省目标,强质量、铸品牌、促创新。三大主流船型不断优化升级,特种船市场闪耀国际市场,LNG船等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涌现,推动江苏船海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夯实质量管理之基推动造船大省由大到强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江苏船海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典型代表、地方造船业的“领头雁”,2018年,围绕江苏船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和“十三五”重点发展方向,该省船舶行业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船舶工业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能转换,打造新时代船舶工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扬子江船业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所属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等一批造船企业主动对标先进,找准短板和瓶颈,扎扎实实推动管理提升,不断夯实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精度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增长。其中,扬子江船业全力推进整治过度打磨,不断提高焊接质量和焊缝表面成型质量,做严做实精益造船管理工作。同时,全厂转变思路,推行“大质量意识”,将质量管理向前道、后道进行延伸,加强对设备、原材料等供应链的过程管控,加强对船舶交付后产生的典型质保问题的反馈和处理,将原来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主要依靠精细管理和科技进步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走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中船澄西通过强化质量管控,不断总结自主质量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继续扩大自主质量管理区域;新时代造船从建造设计、质量、速度、用能以及原辅材料采购等多方面、全方位落实有效措施,在确保生产节点计划有效实现的同时,尽可能地提升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同时,该公司狠抓船舶建造大节点如期落实,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工艺流程,推行“一次干对、一次干好,先好后快,又好又快”,消除无效生产。

“管理能力既体现企业综合实力,又是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础。”江苏省经济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场依旧严峻的2018年,江苏船海业抓住市场调整期,瞄准成本管理、工艺工法、工时管理、效率提升、风险管控等关键环节,选准突破口,下工夫练内功,夯实发展基础;通过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着力狠抓降本增效,从设计、工艺等原材料环节实施模块化、标准化、规范化,向源头降本增效延伸,抓实“效率提升工程”。同时,深化精益管理,持续完善精益管理体系,并建立管理提升长效机制。

当前,江苏船海业已完成产业体系布局,正处于加快实现质效跃升的关键期。面对未来,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为江苏船海业创造了赶超跨越的空间。江苏船海业将筑牢技术创新之基,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产品研发,努力占领行业制高点,做优细分市场,瞄准国际标准提高发展水平,促进江苏船海业迈向价值链高端。同时,依托骨干企业、核心产品,系统推进创新计划,开展前瞻性、导向性项目研发,突破技术创新关键点,研发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特色产品。

构筑品牌建设之魂打造江苏船海业“名片”

在船市依旧低迷的2018年,江苏船舶行业坚持百花齐放,国有、民营、中外合资、混合所有制等模式均赢得了良好的市场舞台,有力支撑了江苏造船大省的建设。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船舶工业必然由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在过去一年中,江苏船海业在培育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上取得重大突破,一个个“重量级”产品的建造、交付,为砥砺前行的江苏船海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彰显了“江苏造”的品牌与实力。在特种船、大型及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油船(VLCC)等领域努力开拓新天地,做出特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和批量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的锤炼,江苏船海业不断培育企业品牌,涌现了以扬子江、新世纪、中远海运川崎等一批优势标杆企业在实现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建立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成为江苏船海业的“名片”。在培育产品品牌方面,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江苏船海业在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以及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培育了一批国际知名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从经营策略看,江苏船企大力推进品牌质量建设,赢得了不少“回头客”。扬子江船业集团自主研发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中航鼎衡造船有限公司专注建造高附加值的特种船、高端不锈钢化学品船和中小型液货船并走向国际市场,一举打破了日本船企在中小型化学品船市场的垄断地位,在化学品船市场形成品牌效应。南京金陵船厂有限公司走滚装船做精、气体船做稳、三大主力船型做强的发展路线,交付了世界首艘25000吨LNG高压双燃料杂货船。该公司也是国内建造滚装船最早、门类最全、交付滚装船最多的船厂。在特种船市场,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持续保持全回转拖船建造的绝对优势,已经在这一细分市场创造了39项“中国第一”。

此外,江苏船海业大力加强区域品牌建设,江苏泰州、南通、扬州三大造船基地根据本地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聚集特点和发展战略,通过以区域品牌为载体的形象传播,提升订单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集群所属区域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产业与地区互动发展的良性格局。江苏省颁布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实现品牌提升,创建国际一流船型品牌、企业品牌、地区品牌是江苏船海业今后三大战略方向之一。

当前,国际船舶市场正处于构筑更高水平供需新平衡的关键时期。顺应市场变化趋势,江苏船海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三大主流船型呈现大型化、批量化特点,不断向造船业价值链高端迈进。据江苏省经信委统计,2018年,江苏三大主力船型大型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散货船的大型化趋势不断提高;同时,船舶批量化接单、建造亮点进一步显现。2019年初,扬子江船业批量承接西斯班25艘10000TEU集装箱船完美收官、中航鼎衡批量承接11艘3100米客滚船、镇江船厂批量承建的4艘世界首型“海骆驼”大型重吊杂货船全部顺利交付。

提升科技创新之本打造产业竞争优势

经过“十二五”的发展,江苏船舶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船企仍普遍存在高端产品竞争力不强、创新引领和创新驱动不足等软肋。在新常态的产业竞争环境下,科技创新能力对竞争力的贡献更为突出。在“十三五”期间,江苏船海业将以坚持创新引领为中心,通过科技创新,着力在高新技术船舶产品领域、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船舶绿色制造领域以及高端配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目前,中船澄西、扬子江船业、新时代造船、金陵船厂等船企,结合自身优势,瞄准绿色、环保、低碳、高效船舶,加大能引导国际市场新需求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研发力度,使产品档次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成功实现经营突破,走出了一条科技引领、品牌支撑的发展之路。从船舶产品结构变化趋势看,江苏船企建造的LNG双燃料船、汽车滚装船、双燃料化学品船等中高端船型逐渐增多;从新接订单的吨位看,江苏船企VLCC、大型集装箱船的建造比例增加,单船平均吨位不断飙升;凭借灵活的体制和营销手段,重视创新研发及技术人员投入,这些骨干优势船企通过采取一系列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为快速响应市场、开拓市场、把握市场先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顺应市场变化趋势,江苏船海业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三大主流船型呈现大型化、批量化特点,不断向造船业价值链高端迈进。据江苏省经信委统计,2018年,江苏三大船型大型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省散货船的大型化趋势不断提高;同时,船舶批量化接单、建造亮点进一步显现。在当前国际航运业持续低迷、船市陷入低谷的时期,科技创新不仅是船企在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常规船舶建造领域突出重围、赢得订单的制胜法宝,更是船企参与更高层面竞争、逐鹿LNG船、海工装备等高端领域的原动力。下一步,江苏造船业将进一步加强制造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坚持转型升级,促进全产业链向高端转型;坚持创新驱动,实现品牌提升,创建国际一流船型品牌、企业品牌、地区品牌;坚持绿色环保,实现持续发展,不断加强江苏造船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促进江苏从造船大省向造船强省转变。同时,力争在豪华邮轮建造技术上取得突破,积极开展极地航行船舶、清洁能源船舶、超大型矿砂船(VLOC)、大型工程船、南极磷虾捕捞船等高技术船型开发,重点发展LNG动力双燃料船舶、极地航行船舶、中/大型LNG船、汽车运输船等,力争在新一轮竞争中获得更高的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船型造船江苏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造船技术2016年(总第329期~334期)总索引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造船出海 扬帆启航
中国古代著名的海船船型
——福船
中国古代著名的海船船型—广船
Anti-ageing effects of a new Dimethylaminoethanol-based formulation on DGalactose induced skin ageing model of r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