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篇小说乡绅叙事的审美反思

2019-03-13 10:30雷鸣
当代文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反思

雷鸣

摘要:为破解21世纪中国乡村困境,重建乡村,作家以文学的方式,表达着从传统探掘精神资源的立场。近年来长篇小说出现乡绅叙事热,正是缘于此。这些长篇小说塑造了“道德圣者”、民族大义“殉道者”、经济型“卡里斯玛”、传统权威的“启蒙者”等四种类型的乡绅形象。这四类乡绅形象分别存在着艺术张力的缺失、重述历史的偏至、情感逻辑的虚妄、价值取向的反现代性等审美缺憾,需要引起我们反思。

关键词:长篇小说;乡绅叙事;反思

汉语词典将乡绅定义为“乡间的绅士”①。也有学者定义为:“所谓‘乡绅,就是乡间的绅士,即士大夫居乡者。这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有官职而退居在乡者,此即所谓的‘绅或‘大夫;一部分是未曾出仕的读书人,此即所谓的‘士。”②近年来,基于乡村治理与乡村重建的思考,乡绅文化的正面价值及其当代传承逐渐成为公共话题。在现实生活与文学作品中,对“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农村文化和社会精英,独立于国家系统之外,具有知识、文化的独特优势和明显的道德优势、社会声望的农村精英分子”③的讨论、书写逐渐兴起。这类乡村精英,更多地继承了传统乡绅文化的正面或优良的质素,与传统乡绅有诸多相同之处,为与传统乡绅有所区分,凸显其当下的时代特征,对这类人物不妨谓之现代“新乡绅”(或曰新乡贤),为行文之便,本文所指“乡绅”叙事,既指对传统乡绅的书写,亦涵括现代“新乡贤”形象的塑造。近年来,长篇小说对“传统乡绅”形象的重构,对现代“新乡贤”形象的塑造,呈现嘉年华式的热闹繁盛之状。但这些乡绅形象及其塑造在审美上却出现了诸多缺憾,须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 纯然的“道德圣者”与艺术张力的缺失

小说对乡绅的书写,始于明清之际。《水浒传》中的卢俊义、史进,便是典型的保一方平安、仗义疏财的乡绅。至于清代中期晚的长篇讽刺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皆刻画了众多“乡绅”形象,由于这些小说多为“愤世”之作,故而小说中乡绅形象,以道德卑劣、寡廉鲜耻的丑角劣绅居多,从而达到批判的目的。譬如《儒林外史》中的张静斋有见风使舵的势利,还乱出计策害死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夏作人横行乡里、欺压良儒,又是一个好色之徒;《老残游记》中的吴二浪子为富不仁、阴险狠毒之极,仅为自己的婚事遭到贾氏寡嫂反对,便以毒药杀人且设计嫁祸贾氏娘家。

自五四新文学之后,创作者所持创作立场的差异,“乡绅”形象在他们笔下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意蕴与精神向度。启蒙主义立场的作家,往往把“乡绅”塑造为封建礼教、旧文化、旧制度的卫道士,如鲁迅小说《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即是一个思想腐朽、缺乏怜悯与同情的乡绅,知道祥林嫂的寡妇身份后,第一次见面就露出嫌弃的表情“皱了皱眉”,认为她败坏风俗,并禁止她触碰祭祀的一切物品。正是由于鲁四老爷恶意的偏见与冷酷的排斥,直接导致了祥林嫂后来的精神崩溃。持阶级革命立场的左翼作家则更甚一步,在小说中多把“乡绅”形塑为凶狠、残暴、贪婪的地主劣绅,是革命的对象,如茅盾小说《动摇》中的胡国光凶狠狡诈,他先是伪装牺牲一切、反对土豪劣绅的积极革命者,当劣绅的面目被人察觉后,他又联合其他反动乡绅一起策划了屠杀无辜群众的流氓暴动。蒋光慈的小说《咆哮了的土地》中的李敬斋、叶紫小说《丰收》中的何八爷皆如是。还有一些作家既不同于启蒙主义,亦迥异于左翼革命立场,他们秉持自由主义的视域,着力观照乡村生态的原始自在性与乡土文化的自洽性,由此,“乡绅”在其笔下更多地呈现为乡村文化与道德的守护者形象,与普通乡民一样,是乡村的自然存在,如沈从文《边城》中的船总顺顺、《芷江县的熊公馆》的熊希龄。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乡绅”通常被置于革命对象的地位,是亟须打到的“土豪劣绅”。小说中“传统乡绅”,就理所当然地被塑造成了欺男霸女、鱼肉百姓的封建地主恶霸形象。早在延安文学时期,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中的李如珍便是一个有着族长身份,欺凌贫穷农民、丧尽天良的劣绅形象。他肆意欺压外来户张铁锁一家,害得张铁锁背井离乡,饥寒交迫,还霸占了张铁锁爷爷与父亲苦了两代人买下的十五亩地。丁玲的土改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钱文贵虽然不是恶霸大地主,但亦非符合村民道德期待的良绅,他依靠租子过活,包揽讼词,与别的乡民有恩怨,反感“泥腿子”坐江山。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依然延续了这种书写模式,梁斌的《红旗谱》中的地主冯兰池也是一副霸占田地、欺压乡民的邪恶反动者嘴脸,逼死农民朱老巩,欲抢夺运涛、大贵捕到的一只名贵的“脯红鸟”、唆使招兵的人抓了大贵的壮丁、勾结反动县长、控告贾湘农、运涛等是共产党,坏事干绝。在叙述社会主义革命的小說中,“乡绅”塑造无疑还是一种阶级斗争的视域,是阴险的阶级敌人,扮演的是与社会主义政治实践进行对抗的角色,他们往往对合作化运动常怀不满,暗中破坏,如浩然小说《艳阳天》中的地主马小辫,他联合几个富裕中农,闹土地分红、抢仓、煽风点火退出农业合作社,并暗暗害死了萧长春的儿子小石头。

不难发现,除沈从文的自由主义视域外,上述种种“乡绅”形象的塑造,多以“劣化”为书写的路向,可谓“劣绅”。

近年来,不少长篇小说彻底排拒了对乡绅的“劣化”书写,重新建构维持风化、感劝闾阎,承续传统、人格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正面乡绅形象。这种正面书写乡绅形象,1990年代的《白鹿原》初露端倪,作者对白嘉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儒家道德、文化魅力予以赞美,当然也对其残酷的一面予以批判。新世纪以来,对乡绅叙事却是纯然“良化”,小说中的乡绅都被塑造成为了传统的“道德圣者”,他们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高尚的道德人格,成为乡亲们近在咫尺、极具亲缘性的道德楷模、精神偶像。叶炜《福地》中的万仁义便是如此,他重义轻利、温厚待人、爱护庄民,是麻庄的守护神,当麻庄遭遇土匪抢掠,他出资组建民团抵抗,当麻庄发生水灾饥荒时,他又拿出自己的救命粮,分给挨饿的乡亲。这与革命历史小说中那种剥削农民的“万恶”地主劣绅形象,丝毫不涉。同样,张浩文的《绝秦书》中的周克文亦是具有与传统道德魅力的乡绅,他原本是晚清秀才,后科举制度被废,求取功名无望而返乡。乡居岁月里,他乐善好施、以仁义感化民众,成为乡民拥戴的族长。当有人偷他家棉花时,他只是善意模仿狼叫,吓阻即可;当与土匪交锋时,他以圣贤之道感化之;当饥荒来临时,他领饥民请愿,智阻官府的征粮计划。少鸿的《百年不孤》亦然,小说塑造了岑吾之、岑励畬、岑国仁三代传统乡绅形象,祖孙们所作所为彰显着与人为善、重义受德的传统儒家道德精神。岑吾之吃苦耐劳、精明能干,拥有了巨大财富回到了乡村,带头捐建石板街与风雨桥,为赈济灾民开设义仓、捐学田资助学堂。岑励畬依然承续父亲的做法,还以代表着公平、正义的“中人”身份,帮忙调解乡邻纠纷或见证财产买卖,赢得乡人的尊崇。岑国仁曾给县长当秘书,因见不惯杀人流血之惨状辞职回家,退居乡村为“绅”,跟随父亲支援革命,同时开仓救济灾民,又设立育婴堂防止乡民溺毙女婴。

之所以出现这些纯然“良化”的道德圣者形象,毫无疑问,是作家出于对当下乡村道德式微的忧虑,而以文学想象的方式表达着向传统寻求精神资源的意愿。如张浩文所说:“处于全球化时代并且被市场经济全面渗透的今日乡村,只能以廉价的资源换取最低的利益回报,环境破坏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何谈“诗意”?至于传统的公序良俗早已千疮百孔,从贫困中爆发出来的致富欲望,其能量是惊人的,它在激发出农民智慧和勤劳的同时,也激发出他们的贪婪和狡黠……”④

但不得不指出,尽管这些“良化”传统乡绅形象,是对过去被扭曲的“劣化”乡绅形象的一种重构,但把他们塑造成为地方“守护神”,近乎完美“天人”一般,又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即过度神圣化。正因为倾向于单向度的“圣化”,上述传统乡绅形象,难免存在着凝固、趋同化的现象。作者虽不同,塑造的乡绅却是一个模子“克隆”出来的,如同模特换衣,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人物的行动雷同。不难发现,小说中“乡绅”几乎如跳“广场舞”一般,做着同样的动作,他们所做的事情,无不外乎救济赈灾,调解纠纷、教化乡民之类。二是人物性格缺乏张力。正如前述,对乡绅形象的塑造采用的是全然“良化”的方法,于是,他们的性格维度,仅仅呈现为单一、纯粹的“善”的层面,仅表现人性的极善之境,悬置了人性与社会现实、文化积淀、道德伦理之间的复杂与纠葛,亦就放逐了人性丰富、复杂内涵的探索,于是人物成了作者传达乡村道德的符号。

因此,在这类“道德圣者”的乡绅形象塑造上,作家极少独特卓异的审美发现,不同的作品有着太多的相似性。米兰· 昆德拉说:“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唯一存在的理由。一部小说,若不发现一点在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⑤这类道德圣者之所以趋同,原因在于作家沉溺于赶潮式地写作,缺乏特立独行的艺术触角与多维的艺术手段去发现。

二 民族大义的“殉道者”

与重述历史的偏至

“十七年”小说中写到抗战中的乡绅,多把他们塑造成为因一己之私利,选择与日本人合作而沦为汉奸,如冯德英的《苦菜花》中的地主少爷王柬芝,便是日本特务;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中大地主苏金才,就是大汉奸;赵树理《三里湾》那个曾祖为举人的旗杆院主人刘老五当过汉奸维持会长。

近年来,长篇小说较之“十七年”小说呈现出彻底的反向书写,叙述的只是乡绅阶层英勇抗战的故事,清一色表现乡绅都是秉持民族大义、气节与良知的殉道之士。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中的孙怀清出钱给八路军买武器,池莉的《预谋杀人》中丁望宗冒死为八路军送情报。程晖的《婺源乡绅之那二爷的战争》中的那二爷原是北京八旗子弟,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南逃至婺源,后在婺源辛苦创业、勤俭持家,成为当地首富。1938年,日寇侵略到了婺源附近,那二爷高扬民族大义,与二儿子一道带领婺源百姓,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作战,最终使婺源免于沦陷。季桂起的《长河谣》中的张弘畴、曹学林的《船之魅》中的李恒义,都有着受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浸润所赋予的民族大义与爱国情怀,在国家与乡土遭遇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如果说“十七年”小说以阶级视域把乡绅塑造成为特务、汉奸之流,是对历史进行本质叙述的方法,历史不可避免地遭遇压缩变形,亦失却历史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对乡绅的塑造存在着“类型化”“脸谱化”之弊;那么近年来长篇小说试图祛除过去附着其上的政治属性,把乡绅一律塑造成为救世保国、英勇无畏的殉道者,其实也走向了重述历史的另一种偏至。事实上,历史上传统乡绅阶层一直存在着“劣化”现象。民国初期开始,传统乡绅的“劣化”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中的乡绅,多被塑造为恶霸劣绅,虽然是出于政治逻辑,把不同阶级的人物与道德品质的优劣勾连,但也道出了民国时期乡绅阶层“劣化”的事实。还有一点就是,地主豪绅一直就是乡村权力的直接实施者,为保持自己的权势和保护自己的财产,当日寇到来时,他们很多人选择与日寇合作,以延续从前的生活。这里以山西岚县为例,1940年6月岚县沦陷至1942年春,留在该县的61户地主豪绅,公开投敌当汉奸者有35家,暗中当汉奸者12家,因有亲朋当汉奸自己不用当汉奸者6家,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二⑥。由此显而易见的是,乡绅在抗战期间沦为汉奸不占少数。

因此,把乡绅全然一律塑造成抗战的勇士,与历史真实不符,走向了另一种颠覆、解构历史的极端。毫无疑问,抗战时期自是汉奸劣绅与开明、爱国乡绅并存。笔者以为,有关抗战中的乡绅叙事,应该注重现象学上历史真实与还原,在历史本质叙述与有意地溢美叙述中追求一种张力的平衡狀态:从历史叙述、文化叙述、个体生命叙述相结合的角度,去塑造多元化乡绅形象,尤其注重探究特定时期这一阶层内心的矛盾纠结与历史抉择,而非为了呼唤乡绅传统的回归,去有意遮蔽、涂饰历史真相。

三 经济型“卡里斯玛”与情感逻辑的虚妄

如果说上述“道德圣者”与民族大义“殉道者”的乡绅形象,作家着力勾画的是晚清、民国历史背景下的传统乡绅,谓之“历史重返型”;那么近年来塑造的“乡村能人”形象,则可谓之“现实观照型”的新乡绅(又可称之“新乡贤”)。这些“乡村能人”,在承继了传统乡绅(特指良绅)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又具有卓越的乡村治理能力与现代社会所必备的素质。这些“乡村能人”,不同于他们的前辈如梁生宝、萧长春、高大泉等人,只有社会主义新型政治道德附身,传统道德几乎弃置。相反,他们都拥有更多的传统道德色彩,又兼备当下的时代特质,尤其是他们都有着城市生活的经历,接受过城市文明的洗礼。即他们原本生活在乡村,因各种途径走向城市,后回归故乡,以他们多年在外的见识经验、所学专业特长、所拥有的文化修养、财富,参与乡村的建设与治理,从而反哺桑梓、教化乡民、泽被乡里。故对这类人物,不妨谓之为返乡的经济型“卡里斯玛”⑦。

关仁山《日头》塑造的金沐灶,上过大学、当过乡长,后辞去公职,先是在日头村办铸铜厂,为村里铸造康寿大钟,后又兴办家庭农场,建农民合作社、帮助精神失常的村民治病、收养孤儿。与此类似,他的另一部新作《金山银谷》塑造的“范少山”形象,亦是典型的返乡经济型“卡里斯玛”,范少山常年在北京经商,深感故乡白羊峪的贫困,决定返回家乡白羊峪,带领乡亲们创业。见多识广的他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为对抗外国种子的入侵,千方百计寻找祖宗留下来的金谷子,并种植成功;他请教农业大学的教授,培育不打农药的苹果,成为中国第一个“永不腐烂的苹果”,被称之为“金苹果”;还带领乡亲们以愚公移山式的精神,打通了白羊峪与外界的通道,使白羊峪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村,乡亲们过上了令城市人亦感到羡慕的美好生活。刘继明的《人境》中的马垃,在镇中学教过书,后跟随念师范时的逯老师从事房地产开发,经历了8年的牢狱之灾。出狱后,马垃回到了故乡神皇洲,他以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重建乡村的繁荣,建设美丽家园。

众所周知,由于中国社会城乡之间不平衡发展的差序格局,城市的虹吸效应,引发大量的乡村精英流向城市,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一个显象。许多乡村精英或因求学、或因革命、或致仕、或经商走向城市,这些人即便退休或入黄昏岁月,在城市优越条件的诱惑下,已然断了思归的念想,“告老还乡”“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早已不再,走出去的乡村精英,恰如远去的黄鹤,极少有返乡者。如何重建乡村、振兴乡村、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了一股热烈的社会思潮。呼唤重建“乡绅”文化,鼓励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已然是一种社会共识。国家层面亦明确予以提倡,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⑧。在现实生活中,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返乡后,以“新乡绅”身份参与乡村治理的例子亦有,譬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退休后,回到家乡湖南岳阳西冲村,彻底改变了西冲村的面貌;海南省原副省长陈苏厚、南昌市原市长李豆罗,均选择了回乡务农,参与乡村建设。上述长篇小说塑造返乡的经济型“卡里斯玛”,正是典型的面对乡村空心化,毅然返乡的乡村精英。这表明作家试图以文学的方式,思考着如何改变乡村空心化的萧条状况,亦透递出作家对乡村治理的思考。

但问题是,作家叙述这些返乡的经济型“卡里斯玛”,在城市打拼多年,没有纠结、没有内心的冲突与分裂地回到故乡,是很难合乎现实与人性的情感逻辑的。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书写主人公返乡的精神内驱力,缺乏可信性。无论是生活环境、文化气候,城乡之间的鸿沟还是判然分明的。主人公弃优从陋的抉择,其实是违背人性中“趋好”之本性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即是此说)。尤其在全球化、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交织的新语境下,仅仅凭依主人公内心那份古朴的乡情作为返乡的内驱力,是很难令读者信服的。关仁山《金山银谷》中的范少山在北京成为了一名成功的菜商,他之所以回白羊峪的精神资源,竟然来自于他经常读《创业史》,他要效仿梁生宝。在21世纪的时代语境下,硬造这样的精神动力与理由,实在显得过于牵强。小说还写范少山把《创业史》作为“口袋书”来读,作为一个进城卖菜的农民,有如此阅读爱好,更是悖逆时代文化语境与生活逻辑(姑且不去追问《创业史》的哪一个版本适合当“口袋书”)。同样,刘继明《人境》中的马垃回到家乡的理由竟然是缘于8年牢狱生活的顿悟,亦有生硬之嫌。二是“能人政治”的有效性问题。我们知道,近40年来,中国社会历史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迁,乡村亦一直被置于现代化话语的规划图景之中。城市化、工业化如“惊涛拍岸”般地冲击乡村。过去赖以凝聚村社成员的乡村传统文化纽带被切割,乡村社会趋向“原子化”与疏离状态。也正是在当下乡村“原子化”的情形下,依靠“乡村能人”,他们能否真正成为凝聚村民的“卡里斯玛”,是值得怀疑的。因为毕竟不同于1980年代的乡村改革之初历史语境了。彼时呼唤改革英雄,加之经过多年集体主义运动的乡村,很容易认同乡村能人、强人,所以那个时代塑造“致富带头人”,契合着当时乡村实情。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还沿袭塑造“致富带头人”老路,作为重建乡村、振兴乡村的“大救星”,的确悬空了当下乡村深刻裂变的现实,从而使得小说沦为一厢情愿的想象。

四 传统权威的“启蒙者”与

价值取向的反现代性

与返乡经济型的“卡里斯玛”式的人物相比,这一类型的新式乡绅,与其有重合之处,即他们作为返乡的知识精英,都想以自己的思想、学识、财富回馈于乡村。这些返乡的乡村知识精英,颇类古代乡绅那样享有文化优势、道德权威。当他们返回乡村,总是试图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敦化文明乡风,以重建自己理想中的乡村社会。

刘庆邦在《黄泥地》中塑造的房国春,即是这类传统权威启蒙者,房国春在县城教书三十多年,返乡之后,他依靠自己的威望和人脉为村里修路修桥,为矿难而死亡的乡亲争取更高的赔偿金。他坚守立场、不畏暴力,为村民出头代言,敢于揭露房守本、房光民的卖地行为,矢志不渝地坚持上访。类似的还有贺享雍的《乡村志·人心不古》中的贺世普形象,他是退休歸乡的县中学校长,回到贺家湾后,出任贺家湾“退休返乡老年协会”会长,宣传法律知识,为村民调解纠纷,倡导文明的卫生生活方式,捐资公益事业,改善村民的精神生活。

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性的观念确然深入乡村世界,乡民的文化素质、自主意识均有显著提升,尤其是乡村年轻的一代独立人格意识日趋增强,过去依靠宗族关系、年龄长幼赋予的乡村传统权威,逐渐被消解。与此同时,乡村权力日益遭到资本的操纵与利益的侵蚀,乡村政治存在着家族化、资本化、市场化的现象。上述两种情形,正是当下乡村的政治生态。房国春、贺世普这类传统权威的启蒙者,面对着如此的乡村政治生态,依靠他们传统乡绅式的那种“口碑”与“威望”,参与当下的乡村建设与治理,最终他们也只能是失败的“堂吉诃德”。故他们对乡村的启蒙,总是摆脱不了破产的结局:房国春的行为触动了原有权力结构和利益,后蒙冤入狱;在政治权力和资本的双重挤压之下,贺世普没有兑现村民的承诺,自信心坍塌,逼迫无奈地离开了乡村;吴志鹏目睹基层官员的腐败、村民因在物欲横流面前的迷失,只好无奈地伤心离去。

不得不说,今天的乡村生态发生了深刻蜕变,小说塑造颇具威望的“传统式”乡绅,吁求乡绅归来,寄希望于他们以自己的知识、阅历、威望,推动乡村治理与建设,这颇类赶着骡马车走在高速路上。毫无疑问,小说这种价值取向是与民主、法治的潮流相悖而行的,缺乏现代性精神。

结 语

按照霍布斯鲍的说法,传统有时是在某个活动或很短时期内被“发明”出来的:“被发明的传统”(invented tradition)意味着一整套通常由已被公开或私下接受的规则所控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种仪式或象征特性,试图通过重复来灌输一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而且必然暗含与过去的连续性……总之,它们采取了参照旧形势的方式来回应新形势”。⑨近年来长篇小说钟情于“乡绅”传统之发明,塑造了各类乡绅形象,亦必然是出于“回应新形势”,即对当下乡村现实的思考,但作家在急切回应现实的同时,暴露出艺术张力缺失、重述历史的偏至、情感逻辑的虚妄、反现代性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缺憾,须引起我们的反思与总结。

注释:

①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版,第660页。

②刘毓庆:《乡绅消失后的乡村命运》,《中华读书报》2015年12月16日。

③阳信生:《现代“新乡绅”研究的三题》,《文史博览》2013年第10期。

④张浩文:《去隔与贴近——当前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问题与应对》,《文学报》2006年6月1日。

⑤[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⑥参见:《革命历史档案,岚县收复中的锄奸工作总结1945-5-13》,山西省档案馆藏,转引自赵华《华北抗日根据地汉奸及惩治问题研究》,山西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⑦卡里斯玛:是早期基督教词语,最早见于《新约·哥林多后书》,原指蒙受神恩而授予的天赋。后来,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扩展了卡里斯玛的涵义,用它来指具有神圣感召力的领袖人物的非凡体格特质或精神特质。文学中的卡里斯玛人物,是指具有坚定的信仰、崇高的品质和强大的感召力的人物。如“十七年”小说中的梁生宝、萧长春、高大泉。

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15年2月2日。

⑨[英]E·霍布斯鲍姆,兰格编:《传统的发明》,庞顾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长篇小说与文学市场互动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5BZW169)

责任编辑:蒋林欣

猜你喜欢
反思
宁养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伦理困境及反思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浅议县域经济在招商引资中面临挑战和机遇之探析
后现代视域下的网络综艺节目及其反思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