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思考

2019-03-14 13:33赵莹莹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高校

赵莹莹

摘 要:如何有效地将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通过统筹优化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教学内容、坚持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建立多元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等多方面路径的协同配合推进,才能取得切实成效。

关键词:改革开放伟大成就;高校;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1B-0009-03

自从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至今已经走过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的伟大成就令全世界为之瞩目。但是,当今大学生大多是“95后”,有些甚至是“00后”,在改革开放开启的美好时代中长大成人,几乎没有机会去切身体会改革開放前中国的贫穷和落后。中共中央提出要深入开展改革开放教育,并明确将其纳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我们要不忘改革开放初心,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提升改革开放质量和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如何有效将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深刻了解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以便增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有效性,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结合自身教学的体会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对改革开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一、统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优化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五门必修课。各省、市还会自主开设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思政课程,例如,贵州就开设《贵州省情》。思政课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途径,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将所有思政课程统筹考虑,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分别渗透融入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相关重要内容,从而优化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总体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为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取得的原因和意义提供学理依据。原理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中,思政课教师要着重从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要矛盾等基本原理,来剖析中国共产党在40年的改革开放征途中如何通过把经济基础变革与上层建筑变革相结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提高民族文明素质相结合,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发生深刻变化,以及如何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同时,还要从改革和革命的关系以及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来探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意义以及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分别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大学生理解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提供了国情基础和理论渊源。教师在对概论课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着重引导大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分别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核心的几代领导集体共同探索、不断推进的结果。每一代领导集体都结合当时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而对改革开放不断调整和推进,其贡献都是不可或缺的。缺少了任何一代领导集体,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教师特别要结合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来引导学生把握新时代,我国在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使学生在历史脉络中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史纲课主要通过讲授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直至当今的这一段历史来使大学生理解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在史纲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来理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白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而且特别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明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实践为后来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取得积累了经验并提供了条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大学生如何正确应对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法律问题,从信念、道德和法律等方面提供了支持。教师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要着重阐述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

《形势与政策》主要讲授国内外的重要时事和形势,为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提供了最新和最具时效性的教学内容。在对《形势与政策》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引入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新成果的事例和数据,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发展、经济建设、技术攻关、国防建设、军事建设、绿色环保、脱贫攻坚、内政外交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从而让学生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增强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认同感。

笔者所在的贵州省还在全省高校开设了《贵州省情》,旨在让学生了解掌握省情,增强对贵州文化的认同感和贵州发展的信心,激发他们建设贵州和祖国的热情。在《贵州省情》的教学中,教师最好以专题形式分别讲述贵州在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发展和变迁过程,从而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家乡在改革开放40年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

二、坚持主体性的教学理念,优化思政课师生关系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大多采取大班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性不够。学生课上玩手机、睡觉、看课外书的情况常有发生,这就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要想将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良好地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坚持主体性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变单向灌输为互动启发。

主体性教学,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掀起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影响越来越大。它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的认识,朝着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方向发展”。主体性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建构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使沉闷枯燥的传统课堂变得生动、温馨和高效。而将主体性教学理念引入到思政课的课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思政课教师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在将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自身先把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内涵、意义、取得原因及启示等理解透彻,并设法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有效融入到思政课的课堂中。同时,采用问题讨论式、课堂辩论式、学生主讲式、情景模拟式等参与性教学的多种模式,让大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发现和亲身经历,来讲述和谈论自身对于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认识和感受,从而,使大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可和拥护中国的改革开放,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其次,变填鸭式的单向灌输为双向式的互动启发。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融入绝不能仅仅通过教师讲授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果的数据和事例单向灌输给大学生,这会让大学生印象不深刻,无法感同身受。思政课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先抛出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相关主题,如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为什么短短40年改革开放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改革开放过程中有过哪些失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意义是什么、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带给我们哪些启示?然后,安排学生围绕上述主题在课下先充分收集资料、调查研究,之后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与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交流互动,相互启发,在热烈、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使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选择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

三、 建立多元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多样融入

课堂教学并不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融入的唯一渠道,课外实践教学可以使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更直观、更直接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因此,我们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力求建立多元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多渠道多样融入。

首先,精心设计组织校园实践教学,增强大学生对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认同。思政课教师要广泛深入开展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充分挖掘和使用校内资源,同大学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工作部等部门合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渗透到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为深入学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打造良好的氛圍。如可以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摄影展、知识竞赛、视频展播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活动;可以邀请著名学者、政府官员等走进校园作讲座或专题报告;可以鼓励学生组建理论宣讲团,利用业余时间走进教室、宿舍宣传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内营造出“改革开放40年成就辉煌”的浓厚氛围,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对共产党和改革开放的拥护。

其次,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宣传教育必须要和大学生自身的成长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高校要鼓励大学生深入到城市和农村,深入到企业、事业、中小学等基层单位,切身体会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成就,如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 活动、实地走访改革开放历程的亲历者、实地调研改革开放40年地区的发展变化等活动。通过这样的课外实践,大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会得到极大的激发,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就会更加拥护。

最后,加强网络建设,提升网络宣传教育功能。校园网络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校园网可设立改革开放相关宣传报道专栏,及时向大学生宣传介绍改革开放的历程、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等内容。思政课教师也可利用网络开展专家访谈、知识竞赛、有奖征答、纪念征文等活动,同时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为大学生及时答疑解惑。这就大大拓展了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融入教育的空间和时间。

总之,将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高校思政教师和思政工作者需要在统筹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拓展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协同配合推进,才能引导广大大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路线方针的正确性,坚定大学生跟随中国共产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信心。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课项目“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SZK23)。

参考文献:

[1]邹有华.教学认识论[J].课程·教材·教法,1982,(1).

[2]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3]刘迁,肖科学.改革开放伟大成就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思考[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8,(4).

[4]耿琪.把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高校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