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灾后心理干预的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研究

2019-03-15 00:21张牧
青年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

张牧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光环境设计在城市建设与室内装饰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是现代化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对人们进行积极心里干预的一个重要手段。城市夜景照明属于光环境设计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夜间城市灯光的色相、亮度、视野空间对人们视觉、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心理干预的研究,找出光环境设计对个体心理干预的方法,再结合城市夜景照明系统,将此方法运用到灾后心理干预的群体中,帮助受困者恢复到灾前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光环境设计;心理干预;夜景照明

一、灾后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的定义:所谓心理干预指的是对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体采取迅速、明确而有效的措施,帮助其战胜危机恢复心理健康。它是一种短暂的心理救助过程。心理危机干预有三种模式。

(一)平衡模式

又称平衡/失衡模式,主要在早期危机来临时进行干预。在此期间干预者的工作重心是稳定受害者的心理和情绪,使其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二)认知模式

在受灾者处于危机稳定状态并接近于危机前平衡状态的干预阶段。认知模式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受灾者错的思维方式和内容,使患者意识到自己认知中的非理性、非合理和自我否定的元素,从而重新建立信心并树立理性认识,通过认知模式使患者自觉控制目前存在的危机状态。

(三)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此模式也适用于危机状态已经稳定下来的干预阶段。该模式主要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人总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面对危机的来临,心理干预不仅要考虑内因也要考虑外因,以而且两者是辩证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城市夜景照明设计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的定义:城市夜景照明是光環境规划设计的一个分支,光环境规划设计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在视觉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和建筑心理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人的主观因素作为光环境规划月设计结果评估的重要参数。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是指通过城市夜景灯光对城市形象进行塑造。城市夜间形象是建立在城市的基础建设结构上的,是城市景观第二生命的体现。

三、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与灾后心理干预的关系

(一)灾变事件对人的心理影响

1.灾变事件的定义

灾变事件是指自然界或人类自身发生的对生物种群产生强烈影响的不可预测事件,这种影响一般是负面的,带有破坏性或不可逆性。例如自然灾害、战争、重大技术事故,这些事件的共同点是:突然发生,毫无规律可循,几乎或不可能预先警告;具有强大的冲击力,需要当事的人们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有效应对;波及范围广,影像人数多。正式由于以上特点,灾变事件对人们的安全感和控制感构成了机器严重的威胁。

2.灾变事件所产生的应激反应

令人不愉快的刺激所唤起的紧张反应称应激。应激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灾变事件所导致的应激反应有焦虑、退缩或麻木、抑郁、与应激有关的身体症状、无泄愤对象的气愤、回归、梦魇等等。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灾变事件都是对当事人的最大威胁和挑战,而且存在长期的“后怕”和“后效”。例如,2011年日本本州东北部的大地震和大海啸后数月,不少幸存者仍有眩晕等生理和心理现象发生,被称为“地震醉”。前苏联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更可怕:放射性尘埃远飘至北美,撤离人数33.6万。

(二)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研究认为,环境不仅影响当下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反野影像这为人处世或办事绩效,甚至对个人长期的心境和健康状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人们常常认为自己的情感没有失去控制,然而周围环境的情感性质常常对我们的情感与行为起到微妙的暗示作用。

1.在情感反应方面

本能的行为习性,缘自本能的情感反应。孕育生命的天地大环境也孕育了我们基本的情感反应——愉悦和恐惧。这是物种对祖先经验的集体记忆,成为生物自卫的本能。

愉悦的心情几乎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们对某些刺激表现出天生的厌倦与恐惧。20世纪90年代,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曾设置了一座长着一对大眼睛的鸟类的雕像,希望它会有助于病员的康复。但始料不及的是,病员不久就开始抱怨:雕像好似一只从地狱伸出的手掌;他们为整天面对一只恐怖的猫头鹰而感到心烦——管理人员这才意识到正式雕像的大眼睛引起了校级的情绪反应。

2.视觉心理反应

只要生物都需要光,光是生物的最基本需求层次,光照的强度以及色彩会对生物的心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当然,首先要满足的是光效对生理上的基本需求。照明设计的最终目的,不应只是要求达到生理需求的目标,还应达到心理上的美感需求。

四、城市夜景照明设计与灾后心理干预的相互作用方式

(一)灯光对人的心理干预方式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需要等级学说”,即生理的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层次,在基本的生理需求获得了满足后才会去追求属于较高层面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其它满足。他把人的基本需要发生顺序,有低到高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心理需求、自我价值实现。在照明设计领域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照明设计的目的。夜间照明需要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与需要,做到符合整体美与生气美两种原则。整体美强调立意,注重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是空间各构成要素有机组成一个整体的前提条件。

20世纪3、40年代,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灯光色彩与人的性格之间的关系。许多灯光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且不同的灯光颜色具有相异的主观臆够性。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对两千多人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物体和灯光的颜色直接作用与人类的器官,通过视觉感受到的不同颜色又作用到了人类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生活上。所以灯光的色彩设计对 调节人的心理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结合稳定人类情绪的方法分析一下不同颜色的灯光所造成的心理暗示与干预。

红色具有刺激性,通常给人带来热情、奔放、积极和力量,也会使人感到庄严、肃穆。在对受灾者前期的情绪稳定上,我们需要尽量避免造成其较大的心理波动,以柔和的色温与亮度进行情绪上的平复,所以在灾后城市重建过程中,红色的灯光使用以点缀为主,不宜接触过多,避免给受灾人群增加心理负担。

蓝色是幻想之色,能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它对于人类的中枢神经调节与精神镇静有着积极的作用。蓝色的灯光使人安静、祥和,但有时也会使人感到忧郁。所以蓝色燈光在灾后重建的城市中可以作为辅助色使用,帮助灾民初期进行心里的镇定和安慰,但不能作为主导色。

绿色代表了生命和朝气,在自然界中是最为常见的颜色,特别是在春天来临之际,万物复苏,我们总会从中感受到生命的永久;希望的来临。所以,绿色可以在夜景灯光的设计中成为主导色来使用,当灾民陷入绝望与抑郁时,绿色灯光可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抚慰,给予精神上新的希望。

黄色灯光在生活中最为常见,光谱中最易被吸收,对人类眼睛的刺激是最小的,黄色灯光代表着健康明亮。但黄色对人也有负面影响,它会加重悲观失望的情绪,使人变得更压抑。所以在城市的夜景照明设计中,黄色灯光也不易大量使用,可以作为辅助光源。

白色灯光能够反射全部光线,可以增加环境的空间感。人们在白色灯光的环境中可以感受到纯洁与膨胀感。在稳定受灾者初期的心理情况时,白色灯光可以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易怒的人有积极的情绪影响。但对于孤独症或抑郁症患者来说,白色的环境会加重病情的发展,所以白色灯光是把“双刃剑”,应酌情使用,点到为止。

(二)夜景灯光设计在心理干预上的应用

对受灾者的心理干预有四个步骤,分别是稳定当事者的情绪;让当事者识别接受目前的危机;提供应付危机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其多参加活动。城市夜景照明设计可以分别于这四个步骤相结合,辅助进行心理干预,达到预期效果。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可以配合干预者进行心理干预工作。例如城市建筑与景观照明多采用淡绿色照明系统,稳定受灾者的不安情绪。适当使用蓝色灯光,使受灾者在短时间内重健心理期望机制,树立生活的信心,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接受引导和干预。

在城市步行空间中,两侧的辅助光源多采用黄色灯光设计,传递一种健康的正能量信息。光线营造出一种较暗、柔和的浪漫感觉。在幽暗的照明环境中空间利用阴影加强了气氛的渲染,显得透彻、清快、友好。照明装置不一定是可见的,即使不可避免地被看见,也不应该破坏气氛。在商业街的灯光设计上,人们不希望彼此被街灯照的惨白、铁青,足够亮度的、温暖的侧向发出的灯光会使交流更愉快。在休息、等候、观望之处,人们不希望被照的很亮,可以采用一些辅助黄色光源,使人们产生安全感。

五、总结

当前中国在突发事件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相对落后,接近空白,为了更好的对灾区群众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我们不仅需要在心理学相关专业中进行探索学习,更应该结合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照明设计已经不仅仅满足功能性需求,更重要的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对人们的心理活动造成普遍持续性影响。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在实际案例中不断揣摩思索,总结大量的理论与经验。在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的过程中,怎样把心理学以及心理干预的技巧结合起来,能够将夜景照明设计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目前还有待相关专业人员进一步研究考证。

参考文献:

[1]胡正凡, 林玉莲著. 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研究及其设计应用(第3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彼得·莱文 (Peter A.Levine) (作者)著, 庄晓丹 译, 常邵辰 译. 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主体培训研究
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