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国一起成长

2019-03-17 09:36晨光
时代报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强军

晨光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同一节点上,《时代报告》于2019年的年末迎来十周年纪念。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当我们循着总书记治国理政路线图梳理《时代报告》走过的红色足迹,每一步都那么深刻,令人难忘。

这是步履维艰的十年创业史,也是与大国一起成长的十年奋斗史。

犹记得,十九大刚刚闭幕不久,我要求每一位参与报道的编辑记者熟读十九大报告,在历史性节点上,出新出彩,精准把脉,于是有了特别报道《开启新时代》的诞生。此后不久,我又带着精锐采编团队到了习总书记曾留下印迹的梁家河、正定等地,独家报道《追寻习近平的初心》记录着我们走过的历程。

犹记得,今夏的全省期刊出版工作通报会上,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对《时代报告》策划的特别报道《在希望的田野上》给予高度评价,称我们对乡村振兴的典型故事进行了深度挖掘!实际上,除了探源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实践,《时代报告》还对脱贫攻坚战略做过全景式、立体化报道,仅第一书记就采写上百个,尤以《兰考交卷》最为典型。

犹记得,红色足迹的探源式策划《改变历史的河南人》,整体框架围绕卢沟桥事变打响抗战第一枪、改变了历史走向的两个人物——吉星文和金振中展开描绘。那一年,恰逢抗战胜利68周年。缅怀过去,是为了保留一段真实的历史,用负责任的态度建设未来。

十八大之后,《时代报告》的红色足迹更加密集。《你所不知道的焦裕祿》《红旗渠的儿女》《大别山记忆》《河南大师》《河南大爱》《河南大美》《河南奇迹》……

时间走到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代报告》从年初开始做统筹规划,在这年的七、八、九三期推出了《国殇1937》《胜利1945》《纪念2015》三组特别报道。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纪念一场战争的胜利,更重要的是让一个民族走过的坎坷路程与峥嵘岁月在子孙后代的脑海中永远铭记!

2016年,建军89周年之际,《时代报告》推出特别报道《中国强军之路》。从古田会议到新古田会议所延续的生命线中,探寻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的精神力量。从习近平面临的挑战及其肩负的使命,追寻这位世界规模第一的最高统帅的强军之路。

建军90周年,《时代报告》顺势而为,推出重磅报道《军魂》,主题仍然聚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正在进行中的改革强军。将记忆的脚步跋涉到一部厚重军史的源头,回首人民军队走过的辉煌90年,那刺破长空的枪声,那蜿蜒曲折的足迹,那以命相争的英雄面孔,那席卷神州的革命洪流,让人久久难忘。

回想起《时代报告》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一幕幕像电影镜头一样在我的脑海中回放。每期报道中主人公的事迹都让我们深深感动,他们的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我们。这样的精神浸润着中国共产党发起者和领袖人物的步履维艰。时光的脚步不停,我们又走访多位50年以上党龄老党员,推出《50年的忠诚》为年度收官。

……

2019年,注定成为时代报告人最为难忘的一年。与大国交汇的节点远未结束,这一年,还是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到,希望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

翻开历史的史册,作为文艺战线轻骑兵的《时代报告》,近年来策划的文艺报道历历在目:2015年年末,新文艺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推出《回望2015》;2017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时代报告》不失时机策划了特别报道《文艺进入新时代》;2018年7月,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又推出《中国文艺40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文艺的园地,随之而来的便是百花竟放,硕果累累。

回望《时代报告》走过的十年,沐风栉雨,砥砺前行。这是我们的个人史,也是大国的成长史。

猜你喜欢
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强军
强军战歌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文联干部职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在京举办
几时
从《强军》,看强军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及省上领导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朱良志等在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中获奖
欲“强国”必须“强军”
何建明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