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可持续的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研究

2019-03-18 01:00陈英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水区滨水河流

陈英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天津 300461

一.城市滨水区域设计与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近些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对城市滨水区的设计与规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滨水区的建设在体现景观人文性的同时,也应该能够与环境和谐共处。我国早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缺乏对生态环境与城市空间的统一考量,规划与建设都很粗放,因此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很大的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极度脆落,也给近些年来的城市建设造成了较大的阻碍,因此想要高水平高质量的进行城市建设就需要着重考虑将城市的生态环境恢复到一个健康的水平上去,重建一个可以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环境。

二.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我国早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相当粗放,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因此也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因此,笔者认为城市滨水区的设计与规划应该着重解决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就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问题,由于早期的城市建设相当粗放,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使城市的生态环境日益脆落,必须意识到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性的复杂工作。二是城市的滨水区的规划建设必须要与城市的特质相符合,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文化传承的因素,使城市建设体现出一定的人文特征。三是要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生产建设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很多城市都面临着环境与建设之间的两难境地,因此在规划与设计中要采用科学的设计思路,以城市的科学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的发展更加具有潜力。最后一点问题是城市的滨水区的设计要与城市的交通规划相契合,在保证城市交通便利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

三.借鉴国外城市滨水区域规划与设计的优秀经验

很多国家也同样在城市滨水区域的建设中也经历过生态恢复的过程,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角度上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以菲律宾帕西格河治理为例,该河流在上世八十年代是因为城市人口的极速增加,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而成为一条著名的垃圾河,但是从2008年开始当地政府下定决心对该河流进行治理,发动群众对污染物进行打捞,同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向河流中投放垃圾,安排人员对河流中沉积的大量垃圾进行清理,同时注重对河周边的环境进行建设,种植树木,通过曝气复氧,和换水稀释等手段对水质进行改善,最终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手段,使该条河流焕发了生机,同时由于发动群众对河流进行治理,当地居民的环保观念也得到了提高,能够主动对河流进行保护。

通过帕西格河的治理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一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可以运用政策法规对企业和个人对水体的污染行为进行制约,二是针对河流进行治理同时,注重生态体系的建设,三是综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水质进行处理,最后则是要加强居民的环保观念,使群众能够自发的对环境进行保护。

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滨水区域规划设计的要点

针对城市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恢复在城市生态结构城建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治理,以恢复城市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并实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4.1 对城市滨水区域的整体的生态结构进行改善与重建,对相关的河道进行疏通,这是恢复城市水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对脆落针对这种问题仅仅单一的从改善水体质量的角度入手是不够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进行规划时应该从城市滨水区域的整体环境入手,加强滨水区域周边的生态环境建设。

4.2 注重分析影响城市水区域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要从整个流域的排污总量去分析解决方案,划定排污分区,分量分片消减污染物,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把点源面源治理相结合,对非法排污口,以及农村面源污染进行限制,同时也要联合其他政府部门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整改,加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把工程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相结合。

4.3 滨水空间体系要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相结合。城市滨水区域的设计与规划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让城市的滨水空间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并与城市的整体建设思路相吻合。因此进行设计时需要从城市整体规划的角度来进行,保证滨水区域的设计不会对城市的整体建设造成影响,同时使滨水区域具有一定的升级建设潜力。

4.4 要综合考虑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划体系相结合。城市滨水区域是居民喜爱的公共空间,同时环境特殊,存在一定的卫生隐患,因此要在规划中加强和完善该区域的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同时在设计中要适当的留白,以应对可能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4.5 滨水区域规划要与城市交通相协调,一般跨河区域都是城市交通最拥堵的地方,因此滨水区域的设计要保证车辆的通行效率,从路网结构,跨水通道和公共交通网络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同时滨水区域的交通设计也要保证滨水景观的可达性,设置自行车专用通道旅游公交巴士等。

4.6 根据不同的城市水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规划设计工作。通过对城市滨水区域的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城市的滨水区域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不同区域的河流在规模,水体质量,与周边的环境等因素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不能照搬其他区域规划设计方案,要针对水域的具体特点,做出合理的规划。

4.7 运用大数据智慧管理手段提高水区域的治理效率,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大数据管理平台与水质检测工作相结合,相关的水质数据上传到数据平台中,方便对城市滨水区域进行动态的监控,也为城市滨水区域的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结:

城市滨水区域的设计与规划考验的是设计者的整体规划的能力,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设计者应该首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的出发,对规划设计的目标进行明确。科学谨慎的制定相关的规划方案,使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能够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水区滨水河流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瓶瓶罐罐大世界之沙水区玩具
对共享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研究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后申遗时代杭州段运河滨水区可持续保护利用思路探讨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