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海洋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19-03-18 04:58刘红全王一兵刘梦颖郑少英岳宗霞李
关键词:毕业论文竞赛海洋

刘红全王一兵刘梦颖郑少英岳宗霞李 媚

(广西民族大学 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06)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目前,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增速基本稳定在9.5%左右,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基本持平,但海洋能源产业、海洋生物产业、海水利用产业虽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基础薄弱,总量较小,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新兴海洋产业的产业化水平较低,科技兴海的引领作用不足.海洋新兴产业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海洋专业人才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根据海洋科学专业的特点,在实践教学体系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 建设三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按培养过程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分“三阶段”实施,即创新创业基本素养阶段,创新创业专业能力阶段和结合专业的创新能力检验与创业实践阶段.

创新创业基本素养阶段重点夯实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和基础知识能力,通过军训 、劳动课、基础实验课程、第二课堂等实践环节进行落实.在基本素养阶段,强化《大学生创业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育导向功能,这些课程以大学生实训、参观实习等实践模式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认识,尤其是专业认知度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新创业专业能力阶段主要通过专业实验课程、课程实习、学科竞赛等打造学生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力.由于海洋科学专业涵盖面广,我院结合本地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特点设置课程体系,定位于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面向东盟,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高素质海洋科学学术及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水产养殖方向和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的专门人才.在专业实践课程中设计了包含海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贝类增养殖学实验、鱼类增养殖学实验、水生动物疾病学实验、水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海洋综合环境调查等突出学院人才培养特色的实践课程,打造学生创新创业专业能力.

创新能力检验与创业实践阶段是在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3-4]为做好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将实验课程,实习实训、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合理配置,对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各阶段精心设计.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同步进行,纳入完善的本科培养方案运行机制,规范相应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内容、以及配套的考核标准和要求.将教学内容按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实践教学活动.

2 改革专业课程实践教学

改变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打破以传统的简单“授受型”课堂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每一门专业课程均包含理论教学和创新实践教学两个部分.适当压缩课程的理论授课时数,充分利用课程的创新实践教学时数,在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方面探索新的形式,努力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每门专业课创新实践不低于教学课时的10%.创新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自主阅读研讨、课程见习、课外学术和科技活动等.每一门课程成绩一般应由理论课成绩和创新实践课成绩构成,教师须对学生提交的所有创新实践报告评分,并将创新实践报告成绩作为创新实践成绩的主要构成部分,每门课程的创新实践成绩比例不低于40%.对于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验(创新实践),课时达到18学时及以上的,要求单独开设实验(创新实践)课程;实验(创新实践)课时未达到18学时的,要将该类课程的实验(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合,以单列课程的形式统一开设综合实验(课程综合实践).

在专业实验课内容上要求增加开放式实验课或设计型、研究型和综合型实验课.[5-6]改变简单的程式化验证性实验教学为自我实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7]如海洋生态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地考察环节,组织学生开展钦州海域潮间带生物多样性调查,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从实验设计、器材准备、现场潮间带的划分、底质环境的判断、采样的选择、优势种的判断、种群数量的统计到结果分析全由学生独立完成,授课教师只做适当引导.[8]这种学生独立完成的设计型综合实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也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3 以毕业论文为抓手,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一次综合性考核,也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学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拟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审查指导老师资格、组织毕业论文的审题和选题、定期检查毕业论文工作的进展和质量、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和评分、向学校推荐优秀毕业论文参加有关奖项评审、对毕业论文工作做好总结及资料归档等各项工作.对毕业论文各项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全部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检测.

学院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研究创造条件.首先,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学院所有本科教学实验室均向学生免费开放,为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研究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其次,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创新性研究,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即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入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研究,大三第一学期学院公布每位老师拟指导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确定题目后在老师指导下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第三,精心设定毕业论文题目,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和科技含量.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设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各级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把毕业论文与创新创业项目或创新创业活动相融合;鼓励学生在实习单位结合生产实际需要开展毕业论文研究,使毕业论文更具有实践意义.[9]目前为止,学院海洋专业本科生50%以上从大二开始跟随导师进入实验室,90%以上在大三第一学期确定了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本科毕业论文题目90%来自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逐年提高,本科生在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多.

4 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科竞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科竞赛可以锻炼和养成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及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10]学院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院加强政策导向,强化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形成稳定机制,保障学生学科竞赛的开展;建立专项基金,并积极申请学校的学科竞赛经费,为参赛学生提供坚实的经费保障;积极承办上级赛事,促进全员参与,营造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活动氛围.学院积极打造专业品牌竞赛,主办的广西民族大学海洋知识竞赛设立专业组和业余组,在学校内引起广泛的影响,激发了众多学生对海洋知识的兴趣,极大地促进了海洋科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抓住机遇积极承办和参加广西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竞赛少动,并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对参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奖励.几年来,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热情高涨并取得了良好成绩,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2018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生申报了28项参赛项目,获得校级金奖银奖各1项,区级银奖2项,学院获优秀组织单位;广西“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区级银奖2项.我院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第九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广西区大学生组比赛,获一等奖;在第九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电视总决赛中获二等奖.

5 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院大力开展海洋科学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打造海洋文化育人平台,组织成立海洋保护协会,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参加了北海海洋与渔业局举办的涠洲岛清洁海洋活动、举办海洋环境知识宣讲、海洋科普活动周等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海洋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通过这些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极为关键,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建立了一套海洋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次就业率高,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总体满意度达99%以上,为地方高校有效培养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积累了经验,并提供借鉴与参考.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竞赛海洋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我看竞赛
爱的海洋
创新思维竞赛(3)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