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2019-03-18 14:39曾凡连杜珊珊杨慧君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曾凡连,杜珊珊,杨慧君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40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引起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一种疾病,发病率较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引起的胆红素水平升高是暂时的,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失,而病理性黄疸是为出生后1天出现,且血清红胆素以每日升高超过5 mg/dl的趋势发展,持续时间长易反复出现,如若救治不及时,还会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对新生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本文分析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新生儿黄疸患儿60例,选取的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中,男孩17例,女孩13例;年龄3 d-11 d,平均(5.87±1.54)d。对照组中,男孩14例,女孩16例;年龄2 d-15 d,平均(6.04±1.97)d。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采用间断疗法,光疗时新生儿全身暴露,用黑色眼罩和黑色遮布遮住眼睛和会阴/睾丸,照射波长为425-475 nm,灯管长为20-25 cm,距离床面位置为39 cm左右,12 h/次,同时给予茵栀黄(生产厂家:山东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28,3 g/袋),口服,1 g/次,3次/d,治疗2-4 d。实验组采用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蓝光照射与对照组步骤相同,在此基础上,将白蛋白溶于10%的20 mL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剂量为1 g/kg,1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IBIL)和治疗总有效率。疗效评定的标准:痊愈:患儿的黄疸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血清总胆红素≤85 μmol/L;有效:患儿的黄疸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85 μmol/L;≤血清总胆红素≤220 μmol/L;无效:患儿的黄疸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消失甚至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患儿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和(Mean±SD)表示计量资料,使用χ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比较 实验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BIL)为(207.89±11.23)μmol/L,结合胆红素(DBIL)为(22.54±2.65)μmol/L;非结合胆红素(DBIL)为(187.65±8.99)μmol/L;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为(116.47±8.15)μmol/L,结合胆红素(DBIL)为(7.34±0.68)μmol/L;非结合胆红素(DBIL)为(108.54±5.51)μmol/L。对照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BIL)为(210.35±11.21)μmol/L,结合胆红素(DBIL)为(21.32±3.31)μmol/L;非结合胆红素(DBIL)为(187.24±9.12)μmol/L;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为(153.14±9.32)μmol/L,结合胆红素(DBIL)为(8.83±1.34)μmol/L;非结合胆红素(DBIL)为(109.25±5.48)μmol/L。治疗后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IBI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痊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后,痊愈1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通常病理性黄疸病症较严重,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将会导致新生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生命危险。由于胆红素能够吸收蓝光,当用蓝光照射时,胆红素分解增强,促使体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恢复正常。白蛋白是胆红素的载体,当其作用于人体时,能够使胆红素与之结合,从而降低血清中游离的胆红素水平[3]。白蛋白与蓝光照射联合治疗能够快速降低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帮助新生儿改善黄疸症状。

本文研究发现,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实验组治疗后实验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非结合胆红素(IBIL)明显低于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蓝光照射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