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9-03-18 16:18刘腊银梁天源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9年3期
关键词:收割机整地机械化

◎刘腊银 梁天源

(1.广西农机化服务中心 530000 2.贵港市港南区农机化服务中心 537100)

近年来,随着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牲畜饲养的专业化、规模化,以及电、液化气等燃料的普遍使用,利用作物秸秆取暖或做饭的时代已基本结束。农作物收获后,很多农民为了方便,将秸秆就地进行焚烧,严重污染了环境,秸秆处理的出路在哪里,如何解决好秸秆焚烧问题,是当前各地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易于推广、操作和直接、有效的优势。贵港市港南区利用耕整地作业环节,大力推广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或旋耕作业还田,水稻秸秆还田率大大提高,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在实际推广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探讨研究。

一、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现状

秸秆机械化还田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旋耕作业还田所需的配套动力较大,而目前的旋耕机功率普遍不大,旋耕的深度较浅,耕深不足20cm,造成秸秆不能分解和腐熟,影响了后续的农业生产。大部分机手为了减少支出,提高作业效率和增加经济收入,不愿在收割机上装秸秆切碎装置,作业时留高茬作业,而农民也不愿意增加额外作业费用,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应用难度较大,造成秸秆机械化还田未能广泛应用。如贵港市港南区,属双季稻种植区,年种植水稻3.47万hm2,拥有水稻联合收割机1288台,水稻插秧机874台。水稻秸秆按每亩产500kg计算,年产水稻秸秆达26.5万t,约相当于整个港南区全年稻谷产量。所以说,水稻秸秆综合利用任务重大,空间很大。

二、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推广应用模式

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结板,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据调查和测算,农作物秸秆内含氮约0.61%、磷约0.26%、钾约2.08%、有机质约14%等,连续实施秸秆还田,可提高地力,促进粮食增产,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而且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可一次完成,减少工序、省时省工,是经济可行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是目前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级农机部门从秸秆机械化还田方向进行探索,进行了多种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实践、推广和对比,总结了几种秸秆机械化还田模式,各有利弊。

(一)秸秆粉碎还田模式

作业技术路线为:联合收割机收获粉碎(加装切 碎装置)→旋耕整地或联合收割机收获(高留茬)→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旋耕整地。这种秸秆还田方式的秸秆长度为10cm左右,还田均匀,能够实现秸秆全量还田,对下茬作物种植影响不大,但会增加当前的作业成本,如果农民在没有看到长远效益的前提下,推广难度相对较大。

(二)秋冬翻整地秸秆还田模式

作业技术路线为:联合收割机收获(高留茬)→秋冬翻犁整地→春泡田→旋耕整地。这种秸秆还田方式主要是晚稻收割后进行,秸秆伴随机具翻耕深埋进土壤,减少蛰伏休眠的虫卵。缺点一是春泡时间相对较长,才能确保秸秆腐熟分解充分,不影响下茬作物种植;二是工序相对较多,推广应用面积不大,如港南区目前还只是在桥圩等乡镇实施有0.11万hm2左右。

(三)旋耕打浆整地秸秆还田模式

作业技术路线为:联合收割机收获(高留茬)→旋耕打浆整地。这种秸秆还田方式技术要点是薄水层旋耕,打浆拌秆,这是目前推行相对较广的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模式。但因技术要点掌握不到位或水利设施限制,部分农民高水位旋耕,造成秸秆漂浮,影响秸秆还田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各级农机部门不断探索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实践中,发现推动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仍然缓慢,实践推广过程中仍存在种种困难。分析原因主要如下:

(一)农民认识不到位

当前农村的农业劳动力主要是老人和妇女,农忙时节缺劳力且时间紧,农民视秸秆为负担。将水稻秸秆清运出去,在没有收储的情况下,农民觉得费时费力;用机械化还田,又增加作业成本费用。农民对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久益处认识不到位,环保意识欠缺,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积极性不高。

(二)政策扶持有待加强

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秸秆还田每亩增加作业成本约55元,用联合全喂入收割机切碎秸秆还田增加作业成本约20元。由于秸秆还田的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都有很大增加,而当前财政尚没有对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增加的作业成本进行补贴,难以调动农民应用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积极性。

(三)技术应用有待熟化

应用秸秆机械化还田,因水利条件,不能及时灌溉,且离下茬作物的播种期较近,还田后的秸秆没有分解和腐熟,容易造成秸秆还田处理不当影响下茬作物生长的现象,影响了后续的农业生产。部分秸秆还田不均匀,还田秸秆太厚的地方,土壤比较疏松,在下茬作物种植后,易倒伏或不能很好与土壤接触,吸收水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物的生长。

四、推进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发动力度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针对农民对秸秆还田的认识还不到位的情况,必须加大宣传教育活动与行政推动相结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对机械化秸秆还田工作的组织、宣传和推广;整合各部门人力、物力和财力,合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充分利用微信、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以及土壤有机含量、产量、经济效益对比试验,大力宣传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作用,改变农民思想观念,树立环保意识,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积极性,加大推广水稻秸秆还田新机具、新技术。

(二)加强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

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秸秆综合利用相关项目、秸秆机械化还田补贴等投入为导向,引导企业、集体和农民的多元化投入,促进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开展。若能实行秸秆机械化还田补贴制度,鼓励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社会化服务,可提高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水平。

(三)加强机具与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加大秸秆粉碎机、联合收割机、反旋转灭茬机、旋耕机等机具和相关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机装备数量和作业量。注重农机与农艺融合,规范作业标准,引导机主在联合收割机上加装秸秆切碎装置,且收割留茬高度低于15cm,秸秆切碎的长度小于10cm,切实处理好秸秆机械化还田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加强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力度

引导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田大户和农机大户集中,大力发展各种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开展有偿作业服务,探索秸秆还田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的路子,建立秸秆机械化还田长效发展机制。借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经验,培育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服务市场,推行机械化还田复合式作业,加快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秸秆机械化还田是农业机械化作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改变了水稻秸秆的处理方式,是秸秆还田最经济、可行的途径,有效增加了农田有机质的含量,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但其推广与普及有赖于政府的支持,需要三农工作者和广大农民朋友的努力与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收割机整地机械化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收割机维修与保养的方法研究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存在问题和对策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未来的收割机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