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正”与“负”

2019-03-18 02:23古月
新闻爱好者 2019年1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

古月

【摘要】新闻舆论监督主要是对社会公权力的监督。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剑锋”运用得当对改善政府工作作风,推动实际工作,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大有益处;“剑锋”运用不好会损害政府的公信力,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使党的事业受损。因此,如何运用好新闻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就显得十分重要。善用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在维护社会稳定,弘扬正能量,推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的真实性;公平公正公开

一、要有化“负”为“正”的新闻敏感

新聞舆论监督主要是人民群众对公权力的监督,对政府行政、执行能力的监督,也是对社会上存在的陋习、丑恶现象的监督。

新闻摄影的舆论监督与普通的新闻报道有所不同。新闻摄影报道与文字类的宣传性、事件性、动态性的新闻报道有着较大的区别。摄影记者是用镜头进行舆论监督的,是呈现现场状况,并以精练的文字说明来体现的。这不仅需要摄影记者用眼睛去观察,更需要用政治眼光去观察事物,去寻找新闻点,尤其是舆论监督的切入点,挖掘出适合于镜头的画面语言表现的,我们身边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一些事情,政府工作中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使之得到妥善解决或有所改进,这就是用镜头体现新闻舆论监督的新闻敏感。

下面,以《海南日报》2009年6月16日和17日,两篇题为《夜幕下,海口街巷脏脏脏……》《阳光下,垃圾死角羞羞羞……》舆论监督图片报道专版为例,试析新闻舆论监督在促进政府作为,改善百姓生活环境中的特殊作用。

海南国际旅游岛创建初期,海口市的环境卫生状况很差,大家都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笔者就从城市垃圾着手,跑遍了海口市的大街小巷,拍出主城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肮脏不堪的现场照片,利用《海南日报》图片专版,以舆论监督的新闻报道形式进行公开曝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报纸刊发的当天,海南省委书记就作出批示,政府相关部门立刻行动,成立指挥部并下发红头文件,从省市区到街道居委会层层动员全体出动,由此掀起海南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短短几个月时间,海南全省城乡卫生环境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这两组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对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实际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得到市民和游客的一片叫好声。这次的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彰显了党报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和舆论导向作用,同时也使新闻舆论监督在推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凸显出来。

这两组新闻舆论监督报道,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大的反响,笔者认为: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只要与党和政府的工作宗旨是契合的、一致的,就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能够把“负面新闻”变成“正能量”,从而成为推动相关部门积极作为的动力。这对加强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改善工作作风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并能够帮助党和政府及时消除或遏制机体内滋生的病毒,使得党的机体更健康、更有活力、更受人民爱戴。

作为党报的一名摄影记者,就要善于运用手中的镜头,勤观察、多思考,让无声的相机成为发声的武器,为我党新时期改革开放事业添砖加瓦发挥正能量,而不是添乱添麻烦。

二、以改进、解决问题为主的舆论监督意识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客观分析。要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为目的,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要有所取舍有选择性地开展。”

我们在采写和刊发新闻舆论监督报道时,要把习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牢记在心,要有大是大非观念、大局意识。对要进行舆论监督的对象,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权衡利弊后再进行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的侧重点应该放在监督后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利于改进工作作风、是否会有负面影响、是否会产生不稳定因素、是否会损害到政府形象等问题上,而不是为了监督而监督,甚至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监督。

例如,2014年2月18日,《海南日报》刊发的题为《海口市民投诉:进出桂林洋没有一条好路可走》一文,反映了海口市美兰区桂林洋大学城5万多师生和2万多居民的行路难问题。笔者在接到群众投诉后,首先到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和桂林洋大学城实地查看道路,走访当地群众、大学校园师生和当地基层政府、街道办、居委会等,了解到进出桂林洋大学城一共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通过海口市琼山区灵山镇进入桂林洋大学城,这条路车多人多而且道路是20世纪80年代铺设的一条简易公路,二十几年没有进行过大维修,路面千疮百孔凹凸不平。另外一条路是通过海文高速公路海口桂林洋开发区互通立交桥进入桂林洋大学城的临时便道,这条路更是糟糕,是一条由当地群众自发走出来的路。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大学城5万多名师生每天都要行走在这样一条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烂路上。而造成海口美兰区桂林洋大学城5万多名师生和2万多居民行路难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海口市政府和海南省交通厅相关部门对道路的分工管辖权问题长期扯皮,多年来对人民群众的数次投诉都相互推诿、互相指责。

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党报记者有必要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笔者首先对事态有可能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进行评估和思考:此事属于民生问题,而师生及居民多次通过正规途径反映问题得不到解决,这显然是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缺乏责任心的问题,党报就是要真实反映群众的呼声,当好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和喉舌。而进行新闻舆论监督就是督促海口市政府与海南省交通厅尽快解决道路管辖权扯皮的问题,尽快改善人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只要主要领导重视,该问题就能够尽快解决。

而事实也是如此,在《海南日报》的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刊发的当天上午,海口市政府正在召开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座谈会,笔者获悉后立刻带着报纸来到会议现场,将当天的报纸拿给正在参加会议的海口市市长阅读。与此同时,《海南日报》派出另一路记者带着当天的报纸采访省交通厅领导,双管齐下的效果立竿见影。当天中午,省交通厅和海口市相关部门的领导就赶到海口桂林洋大学城实地调研,现场办公,明确路权、分清责任,并现场研究确定解决方案。一周后道路征地拓宽工程启动,一个月后,一条经海文高速桂林洋立交桥通往桂林洋的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出现在海口桂林洋大学城师生和居民面前,师生和居民们无不拍手称赞,党报新闻舆论监督的正能量凸显出来。

2009年7月8日,《海南日报》社会新闻版刊发了题为《一刻钟8老兄金盘路边解内急》的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刊发了一组成年男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解小便的新闻图片报道。曝光海口19路公交车司机,大白天在繁华的海口金盘路边的一个文明宣传栏下解小便一事。图片见报当天下午,海口市龙华区政府领导和海口市环卫局、交通局、公交集团等部门负责人,就赶到金盘路公交车司机经常解小便的文明宣传栏下现场办公,当场决定在金盘路19路公交车终点站安装一个移动厕所,彻底解决公交车司机的内急问题。一组新闻图片的舆论监督报道就解决了久拖不决的公交车司机如厕问题,不仅受到公交车司机们的欢迎,周边群众也纷纷点赞。

笔者在报道此事时,先对海口金盘路进行了实地走访,发现5公里长的金盘路上居然没有一座公共厕所,而19路公交车司机从设在金盘路的始发站到海甸岛的终点站来回跑一圈有70多公里,至少要2个小时找不到厕所,回到金盘路终点站停留几分钟后又要发车,而周围几公里内又没有一个可以方便的地方。由于这些公交车司机经常在路边解小便,严重影响了附近街道的环境卫生,当地居民苦不堪言。这个问题公交车司机和附近居民也曾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好多年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笔者觉得这是政府有关人员官僚作风的表现,是典型的不作为。而这件事又是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政府又能够解决的民生问题。党报就应该对这些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进行新闻舆论监督。于是对此进行了连续几天的蹲点拍摄,并进行新闻舆论监督,使问题得到了快速解决。

笔者的体会是,新闻舆论监督一定要注意题材的选取,要考虑监督后这个问题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是否能够得到解决或推动管理体制的优化。如果题材选择不当,就难以达到新闻舆论监督的预期效果,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使得事件变得更加复杂,激化矛盾,从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给党和政府添乱。

例如,2015年5月13日,海南一家报纸刊登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两个自然村农民土地纠纷问题的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引发当地村民不满,数百人围堵报社并集体上访,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影响极坏。究其原因是新闻舆论监督的题材选择不妥。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农村的土地纠纷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尤其是两个自然村互相争夺土地所有权属问题,在法院没有判决之前媒体尽量不要介入或妄下结论。就是要介入,也只能以内参的形式将情况反映给上级领导。所以,要善用、巧用新闻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特殊作用,推动实际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新闻舆论监督应该在侧重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这也是我们每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輿论监督应辨别是非,谨防被利用

“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积极的、建设性的。监督的重点应该针对那些严重违反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以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要抓典型事件”。[1]习近平总书记早在1989年5月,在福建宁德地区新闻工作会议上对如何做好新闻舆论监督就有过详细和精辟的阐述。

要搞好舆论监督,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正确,舆论监督必须实事求是,必须公平、公正、公开,必须建立在有利于改进工作、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进行,要注意防止和纠正那些妨碍改革、影响发展、干扰稳定的破坏性舆论监督,要防止走偏,被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为其个人或小集团服务。舆论监督要审时度势,把握分寸。古人曰:“善治人者,能自知者也。”这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而且是党报记者的职业操守和人品问题。党报记者要有“火眼金睛”,要有分辨“妖魔鬼怪”的能力。

例如,2006年3月,笔者接到海口龙昆上村经济社部分村民的投诉材料,称法院判案不公,他们村的经济社集体财产被几个领导中饱私囊,上告无门,希望党报主持公道进行舆论监督。笔者深入调查后发现,当初村里动员村民入股经济社,部分村民怕担风险,不肯出资入股,后来看到经济社赚钱了就想来分红,认为经济社是村集体的财产,赚了钱应该全体村民都参加分红,这显然违背了法律法规,部分村民上诉到人民法院被驳回,他们不服判决继续到处上访。对这样的村民投诉,作为党报就不能成为他们的出气筒,而违背事实进行报道,否则就是给政府添乱,助长歪风邪气,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2018年6月,海口某区一位领导找到笔者,反映其居住小区附近一个垃圾点严重影响到小区居民生活环境,希望进行新闻舆论监督,将其搬走。笔者与环卫部门负责人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发现,这个垃圾点设置合理,并没有影响到周围居民生活和污染环境,而这位区领导是想通过新闻舆论监督给相关部门施加压力,把这个垃圾点搬走让亲戚在此处开办一个小卖部,找环卫部门未果后,想利用新闻媒体施压达到其目的。这样的舆论监督严重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违背了新闻舆论监督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而不是为个别人服务的宗旨,作为党的一名新闻工作者绝不能助长此类歪风邪气。

通过以上两组事例说明,新闻舆论监督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正在提升,这应该是件好事,但是新闻舆论监督一定要客观真实出于公心、一定要公开公平公正、一定要用事实说话。否则新闻媒体不仅会失去公信力,还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弄不好还会惹上官司。所以在选择新闻舆论监督对象时要慎之又慎,不仅要坚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基本要素,还要把规避法律风险和对社会所产生不良的影响放在首位。党报记者要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增强自身分辨是非的能力,对新闻事件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不能听风就是雨,混淆是非,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当枪使”。

新闻舆论监督要注重突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大局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用事实说话,使党报的新闻舆论监督掷地有声,将坏事变好事,发挥正能量,使党的新闻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在推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3/10/c-1118287380.htm.

(作者单位: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海南日报》摄影部)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新闻舆论监督的六条规律
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大有可为
打造舆论监督“升级版”——从浙江日报《一线调查》说起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探讨新闻舆论监督机制的创新
浅谈舆论监督类报道如何“受欢迎”地“说问题”
舆论监督与被监督的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