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细品茶亭联

2019-03-18 01:50袁文良
华人时刊 2019年1期

袁文良

在中国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地广人稀,所以人们因事外出,有水路的地方可以走水路,无水路的只好凭两只脚前行。重要的军事情报等需要尽快传递的信息,则依靠一匹快马。因此,过去的通衢大道上,总是相隔一段路程就建有一座茶亭,过往行人至此歇脚饮茶,谈天说地。茶亭因地形差别,而式样各异、大小不同。在这些茶亭上多有题联,或为建亭者所题,或为过路官员才子所撰,或为茶亭主人为招徕生意自拟。闲暇之时细品那些缀饰于茶亭的茶联,有如茗香爽口意味隽永。

在绍兴王化至嵊州蒋镇的古道上,当年曾建有驻跸岭茶亭,立有清道光乙酉年的《改路碑记》,以诗的形式指路,“两山离合似罗浮,南渡台州北越州。”而原有的茶亭联更为有名,在民间留传至今:“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洗热客;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此联语意深刻,既有甘泉香茗给行路人带来的一份惬意,也有人生旅途的几分艰辛,读来倍感亲切。

贵州省贵阳市的图云关,始建于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是古代贵阳东出湘桂的咽喉。清康熙四十年,在此要道岔口修建了关帝庙,并设一茶亭,亭上镌刻名联一副:“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一亭俯览群山,踮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此联深入浅出,看上去仿佛是写实,而细读之又觉是寄情,从眼前的“脚下路”引发出“一览众山小”的人生思考,催人奋进,“赶上前人”。

位于广东省南海市西南部的西樵山风景区,古时也曾建有一间茶亭。自清代以来,文人雅士趋之若鹜,旅人游子纷至沓来,或品茗谈天,或吟诗做对。其亭上的对联是:“泉边有石是吾友;客里逢人說此山。”上下联中虽然都没有明说“茶”,但其中的“泉、石、山”和“友、客、人”,虚实结合,点化出泉与茶、人与茶的有机联系,品读之耐人寻味。

广州近郊三眼桥,始建于明末,当时是广州到佛山的必经之路。清朝年间对此桥进行维修时,在桥头修建了一间茶亭,以方便过往行人。其亭上联曰:“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西东。”此联从茶亭的特点入手,用设问句引起人们遐想,寓警邪劝正之意,似觉俚而不俗。

洛阳古道乃古时贯穿洛阳东西的重要通道,古道旁的茶亭上挂有两副对联,其一为“前路赤炎炎日,试问能行几步?这里凉飕飕风,何妨暂坐片刻”。其二为“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两联写得不仅趣味横生,而且点出了茶亭的作用和特点:暂坐、纳凉、品茶后各奔东西。真可谓妙手佳作,细读之令人拍案叫绝。

早在民国前,福建省福州市古城墙南门外三五里处修建有一间茶亭,其联曰:“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好山溢情,好水淌趣,置身于青山绿水间,超然物外,心旷神怡,其乐无穷。过往行客,来去匆匆,停身小饮解渴,转眼又各奔东西,踏上路程。字里行间无不教人淡泊名利,陶冶情操。何况上下联各押其韵,读起来自然活泼,琅琅顺口恰如民歌。

500年前的徽饶古道是当时的徽商往返于浙江沿海城市与安徽歙县、休宁到江西上饶、景德镇之间的一条官道,每隔五里地左右便建有一间茶亭,且各有不同的茶联。其中位于休宁县的茶亭,其联颇为别致:“南南北北,总须历此关头,且望断铁门限,备夏水冬汤,应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上天下地;东东西西,那许瞒了脚跟,试竖起金刚拳,击晨钟暮鼓,唤醒眼手鼻舌心意六道众生吃饭穿衣。”该联不仅点明了茶亭的作用,而且引入禅家用语告诉世人,即使是神仙菩萨,也跟凡人一样都离不开吃饭穿衣。

明朝末年,祖籍广东佛山的佥都御史李待问出资在广州到佛山的途中兴建了一座茶亭,并亲书一联:“不费一文钱,过客莫嫌茶味淡;且停双脚履,劝君休说路途长。”品读这亲切和蔼的联语,长途跋涉者无不感受到一种关心之情,茶未沾口,已感疲劳骤减。

甘肃玉门关之南的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汉代设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此处的茶亭上镌有这样一副楹联:“莫愁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多故人。”显然,此联为集唐人诗句而成,上联语出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下联源于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只是把“无”改成了“多”,意在鼓励朋友放心登程,途中会遇到志同道合的知己和朋友。

过去,有些内地官员因过被谪至新疆伊犁,改过后朝庭还可召回复官。为此,从内地到新疆伊犁一线也修有不少茶亭,无论是被谪戍,还是被召回,都需要在这些茶亭饮茶歇脚。距伊犁最近的一个茶亭上的茶联为:“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此联集《论语》《周易》文句,其意是:人犯过错,犹如日蚀月蚀,错了人人都看得见;改了,人人又会尊敬他,改过自新获赦或复官而归,路经此亭,可深感天地之心公正。

广东省东川县境内有一茶亭,联语云:“坐一下来呀,哪管前途山水远;饮几杯走呗,只求世道义情长。”此联犹与过客招呼,似和故人对坐,十分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并道出生活中重情重义的风尚。最有趣的茶亭联恐怕要数这样一副回文茶联了,联文曰:“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倒读则成为:“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前后对照意境非同,文采娱人,别具情趣,不失为茶亭联中的佼佼者。

(责编  孙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