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快速写作的几点思考

2019-03-18 01:33魏立宝
甘肃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范文作文教学兴趣

魏立宝

【关键词】 作文教学;快速作文;兴趣;范文;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2—0052—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时常会有学生在考场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作文的情况,导致作文得分偏低乃至零分,影响到整体语文成绩。鉴于此种情况,笔者近年来特别注重学生课堂快速作文的实践训练,对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一、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快速作文的兴趣

课堂快速作文其实是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变革,是当今时代生活快节奏,工作高效率在语文教学中的新要求。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教学观念的转变,笔者才开动脑筋,创新作文教学思路,采用课堂实战训练、范读点评学生优秀作文、学生互批互评、教师精批细改、模仿借鉴写作等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没有兴趣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只有学生对所做事情有了动机和兴趣,产生了动脑动手去写的愿望,学生才会主动而持久地坚持下去。因此,实施课堂快速作文训练,首先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使其产生对快速作文的冲动和激情。这是实施课堂快速作文尝试的基础条件,假如学生缺乏兴趣,未能认识到快速作文训练对提高语文整体成绩和综合能力的至关重要作用,就强制性规定时间范围开展快速作文训练,那只能适得其反,部分学生会“心甘情愿”交作文“白卷”,造成“白卷”效应而不可收场。

二、以范文为蓝本,加强学生模仿和借鉴能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文风和语言,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写作表现形式,让学生模仿远离自己生活时代的东西,一是引不起学生写作冲动和兴趣,二是很难写好,即使写出来也无鲜活之感。在这种作文训练模式下,学生写作思想上多了传统的禁锢,少了自己独立的观点主张;整篇结构上多了刻板呆滞,追求所谓完整严谨,少了自出心裁的创作;语言表达方面多了一本正经,严肃有余,少了新鲜活泼,富有创造力。语文课文中的经典篇章很多,可供学生写作模仿、借鉴的价值当然也存在,但为了提高作文教学之效率,学生快速作文之能力,还需大量接触课外阅读资料,特别是当代作家作品、报刊杂志美文、学生优秀作文、时事热点评论等范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在模仿、借鉴中自然而然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笔者多年订阅甘肃品牌杂志《读者》,也提倡学生阅读并将部分文章作为范文在课堂讲评,然后让学生模仿写作,取得良好效果。

三、强化实践训练,实践中摸索技巧和方法

说到底,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最终要靠自身的写作体验和实践,只有通过多写多练,在实际中培养和锻炼,才能初步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不管摘录、写日记、写片断还是写整篇文章,须坚持强化实际写作,学生作文就不会很难。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除限时限量进行写作训练外,还比较注重精批细改,点评范讲。一是让学生简单了解写作理论。写作理论知识极其丰富,学生不可能全盘理解和掌握,但基本的、常识性的写作理论对学生写作确实有益。古人讲“文无定法,大体须有”,就说明了掌握基本写作规律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掌握快速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快速写作能力。古人留下了“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典故,如何能做到“倚马可待”呢?就要让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基础性的、最为常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怎样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行文、过渡连贯、首尾照应深化升华、运用修辞手法等等,都要在評讲时贯穿其中,并让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地学习运用。三是让学生清楚明白不同文体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减少作文偏离题意、文体混淆等大失误。如写议论文,有些学生会把所举事例铺开详细写过程,结果写成了记叙文。再如写说明文,有的学生写成了游记类文章。在语言表达和运用上,不同文体也有不同要求等。

通过几年课堂快速作文教学尝试和实践,学生在考场中不能按时完成作文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极大提高了语文整体成绩。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范文作文教学兴趣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春色几许(简谱)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