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与发展:微课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2019-03-18 01:48王玉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现代诗校本意象

王玉华

现代诗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重要的指引和激励作用。让现代诗陪伴青少年,让青少年享受诗的陶冶,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应该成为当代语文教育的追求。

可事实上,教师与学生对读写现代诗的热情并不高。学校对现代诗的关注仅仅是因为活动的需要,没有建立合理的现代诗课程体系。写作现代诗的初中生人数少,而且诗歌作品中没有注入少年的灵性。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基于青少年的知识和心理发展需求,构建少年现代诗写作课程。我们应合理开发现代诗读写资源,让现代诗起到记录少年生活、反映少年情感、滋养少年的诗意心灵的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达到以诗育人的功效。

“少年现代诗写作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有效拓展,它弥补了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读写教学的不足。尽管意义重大,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教学时间有限、指导面不广、活动频率不高等问题。如何让这一课程变得更加开放、多元,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笔者以为,微课在这方面能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微课与校本课程的传统实践路径深度融合,可解决实际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所谓少年现代诗写作微课,是指为了解决初中生在现代诗写作实践中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而开发的微型课程,其内容包括问题定位、解决方法指导,以及判断问题是否已解决的“微测试”等。它是真正基于学生立场,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而设计、开发的微学习活动。

我校少年现代诗写作微课资源主要有四种类型:以讲授现代诗写作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讲授型微课,如“什么是现代诗的诗行”等;以答疑解惑为主要内容的答疑型微课,如“什么是咏物诗的意象变形”等;以赏析一首现代诗为主要内容的赏析型微课,如“《未选择的路》的思想情感与写作特色”等;以指导实践体验过程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型微课,如“如何制订活动方案——以‘拥抱亲情主题现代诗写作实践为例”等。当然,某种具体课程也不只限于对应某一种微课类型,它可以同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组合。

根据内容特点,我们将少年现代诗写作微课分成六个单元,包括基础知识、构思技巧、意象特征、常见手法、语言技巧、活动指导。这些微课基本涵盖了阅读与创作一首现代诗需具备的所有要素。这些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围绕这些要素,形成了现代诗写作教学的系列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应用,微课以其短小、针对性强、传播形式多样等特点,提高了少年现代诗写作课程的教学效率,拓展了现代诗写作教学的领域。

当然,利用微课进行少年现代诗写作课程实践,不是将微课录像当作普通视频资源随意观看,学生要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与校本课程的传统教学相结合。那么如何让微课资源与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呢?

一、“微课”辅助自主预习,解决阅读疑问

我校少年现代诗写作课程一周只安排一次教学活动,每次活动都时间紧、容量大。因此围绕校本教材文本进行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预习方式基本依靠工具书或教辅资料,比较单调乏味,学生很难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微课体现了网络课程的优势,在教师引导自主预习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布置预习的时候,教师提供任务学习单。学习单根据微课内容特点,恰当地编排顺序,学生在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课程,思考解决文本的核心问题。

对现代诗读写课程来说,朗读与初步理解诗意在预习环节显得很重要,我们提供的任务学习单中一般都有诗歌知识讲解、名家名师示范朗读、背景资料介绍等微课资源。这些资源对学生预习甚至自学诗歌都能起到辅助作用。

微课帮助学生在课前完成了现代诗读写基本内容的学习,每周一次的课堂学习一般只需要探讨解决预习中遇到的疑问困惑,以及展示学习的成果,这大大推动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进程,保证了教学效率。

二、“微课”推动阅读进程,探究教学疑点

“微课”不仅基于少年现代诗读写知识点或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选题,而且立足于疑点设计课程,辅助学生的学习行为。根据笔者的实践,以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疑点为选题制作的微课,若经过重新编排,可以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比如微课“诗歌意象的生成”“如何用丰富神奇的想象组合诗歌意象”“什么是咏物诗的意象变形”等,这些来自学生阅读、欣赏和创作现代诗过程中的疑点经过组合,正好反映了现代诗“意象”的整体概念。

少年现代诗写作微课是针对重点、难点或者某个疑点的教学,是对传统校本课程的有益补充,所以在教学中必须与传统课程配合使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得到好的效果。

比如余光中先生的《春天,遂想起》这首诗,运用了多重时空穿插重叠的写作技巧,类似于电影中的一个个蒙太奇镜头,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场景组接在一起,意象组合极具艺术性,但也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欣赏这首诗时,笔者推出了“现代诗意象的并置与叠加”“如何用丰富神奇的想象组合诗歌意象”等微课,让学生在课上观看,同时引导他们回顾预习时观看的有关创作背景知识的微课,再与《乡愁》的创作背景进行比较。诸种教学元素融通,困难便迎刃而解了。

教学活动适时引入微课,不仅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而且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对于学习中产生的疑问,我们不仅可以在课上利用微课协助解决,还可以在课后结合主题单元下的“知识引写”,让学生反复观看相关微课,巩固学习成果。

三、“微课”拓展课堂领域,指导实践活动

少年现代诗写作课程的核心部分是每个主题单元下的“活动引写”。有的活动是在老师的组织下集体开展的,如“走进自然,感悟四季”;还有的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回到家庭或走入社会,如“体验乐享,诗意生活”。对于后者应当怎样去完成,有的学生没有思路,教师也不可能一个一个地辅导。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微课。校本课程编写组在编写这一单元的“活动引导”时,也制作了指导活动的微课,学生在活动之前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微课,了解参与此项活动的准备方法和注意事项。有些活动本是在老师现场指导下开展的,但因为课程教学时间短,在校难以完成,那么学生可以组织小团队,利用周末时间,按照微课的指导开展活动。这种充分运用微课资源的自主学习行为,拓宽了校本课程的学习和运用领域,保证了少年现代诗创作实践的进行。

开发少年现代诗写作活动型微课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所以活动设计一定要精巧。首先选题要紧扣“活动引写”内容,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其次教学语言要简洁,思路要清晰。可适当穿插一些相关的视频片段,使内容更直观形象。只有选题精准、过程精练、表达精妙、制作精细的微课才能有效指导校本课程实践。

四、“微课”巩固学习内容,再现知识重点

少年现代诗写作课程在校活动时间短,而且每周一次的授课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学生有漏听或没有听懂的地方。这些问题,老师很难在课后一一辅导解决。微课很好地解决了这种个体差异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在课上对某一重点问题的理解程度选择性重看微课,查漏补缺。我校少年现代诗写作课程的教学工作有多位老师参与,许多同样的选题被这些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设计成不同形式的微课,具有“同课异构”的特点,这样,学生就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微课观看,以提高学习兴趣,扩大学习视野。

总之,少年现代诗写作微课和传统的校本课程一样,是为了让学习更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养成勤思考、会思考、善思考的习惯。诚然,微课给少年现代诗写作课程带来了很多可喜的改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能力弱的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导致其学习效果可能得不到适时的观察。所以利用微课辅助校本课程教学还需要在评价方面多想办法。我们应让这一教学新形式的步子走得慢一點、稳妥一点,实现效果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现代诗校本意象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玉人”意象蠡测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联展”评选公告
专题·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大联展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