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民”试验班:一种文史哲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9-03-18 11:58管晓刚
中国大学教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管晓刚

摘 要: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界限严格、学科交叉不足的缺陷,山西大学于2009年开设“初民”试验班,旨在通过“文学+史学+哲学”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和管理机制,探索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初民”试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针对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专业界限严格、学科交叉不足的缺陷和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创新能力欠缺的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把“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需要,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办学目标定位、体现办学风格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山西大学于2009年出台了《“初民”试验班实施方案》,以“跨学科综合教育,宽口径专业交叉”为核心,以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方式创新为抓手,大力开展“文学+史学+哲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九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人才培养思路、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式创新、创新能力培养、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一、创新教育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宗旨,把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取向,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拔尖型人才。试验班改革方案充分借鉴、吸收了国外大学“文理学院”、博雅教育以及国内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的先进经验。同时,又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和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专业交叉,辩证把握专业交叉融合的广度与深度,科学处理厚基础与宽口径、精深与广博、专与通的对立统一关系,确立了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实际的专业交叉融合模式,即“文学+史学+哲学”的交叉融合模式。

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我们紧密结合山西经济社会文化综合改革、转型发展的需要,根据山西大学的办学目标定位与办学实际,提出要着力培育学科背景宽、理论基础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具体化到培育规格,我们要求学生除了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三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文字表达、严密的逻辑思维四种核心素质,具备知识整合、批判思维、学术创造、实践创新四种核心能力。在培养路径上,根据以上目标和规格的要求,试验班的教学设计始终贯穿着三条基本理念:第一,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整合能力;第二,课程建设是最基本的教学建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第三,专业的学术训练是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培养、合作精神养成的需要。

二、创新课程体系,突出四个强化

试验班的人才培养分两个阶段进行:前两年为大类培养阶段,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三个专业的基础课程;后两年为专业教育阶段,学生分为15~20人规模的小班分专业完成后续相关课程。鉴于文史哲三个专业自身鲜明的人文内涵,加之三个专业均属山西大学百年办学历史中具有优良传统的优势学科,我们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全过程、全方位贯穿于课程体系之中,并结合山西地方文化开设了系列特色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确保“高素质”。为了确保培养目标的达成,我们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重点突出了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主干核心课程。在大类培养阶段,除公共必修课外,我们构建了由文学类(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史学类(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哲学类(中国哲学史、外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逻辑导论)和拓展类(学术讲座、演讲辩论、阅读、写作)四类课程构成的主干核心课程体系,全部按照“足、精、透”(即课时足、内容精、讲解透)的要求开设两学年,确保“厚基础”。

二是强化专业课特色。结合三个专业所依托学院及研究所的教学科研领域的优势与特色,在后两年专业教育阶段的课程安排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突出中国古代文学与语言学,历史学专业突出断代史与近现代社会史,哲学专业突出科技哲学、认知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保“宽口径”。

三是强化经典原著。除了大类培养阶段必读书目所要求的广泛涉猎之外,我们还选取各专业的部分经典原著开設了约20门次的导读、研读、讲习类课程,从《论语》到《红楼梦》,从《史记》到《资治通鉴》,从《理想国》到《纯粹理性批判》,确保“强能力”。

四是强化实践环节。试验班学生全员参与学校组织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目前已完成科研训练计划项目112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12项)。专业的学术训练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与合作精神养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将科研创新、公益服务、社会调查三类实践活动全部纳入教学计划,确保“重应用”。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我们与学校老干部处合作,从2015年起为山西大学敬老院提供志愿服务,勇担责任,久久为功,深受广大老教师好评。

三、创新教学方式,推进协同教学

为了加强课程建设,确保教学质量,试验班的授课教师全部由学校和学院根据历年教学评价、科学研究等情况选聘,根据各自专长组成教学团队集体分段授课,原则上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同时,由于专业分流之后的学生单独编班、小班授课,也为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2016年,以教学方式创新改革为核心的初民试验班教学综合改革方案,被学校确立为山西大学高水平教学成果培育项目。

如,我们开设了“《论语》综合讲习”课程,聘请三位教师分别从文学、史学、哲学的维度进行启发式、研讨式讲授,之后再聘请高水平专家进行融会贯通,并辅之以课程实习、课程论文、文本诵读、话剧表演等教学手段,做到了讲与习、知识学习与身体力行的有机统一,着力培育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再如,我们聘请外国语学院优秀教师组成课程团队讲授《西方文学史》,课堂教学、讨论、作业、考试等环节全部实现了双语教学,做到了教学语言、内容与语境的有机统一。外聘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李非老师主讲“考古学”,采用考古现场情境教学法,带领学生亲临双塔寺、晋祠、天龙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考古实践的有机结合。哲学社会学学院陈敬坤老师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原著导读”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式教学,教学形式开放灵活,学生深受启发。此外,我们还组织“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中国哲学史”三门主干核心课程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整合讲授,真正实现了跨学科学习与协同教学的有机统一。

四、创新实践教学,强化学术训练

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力培养以及合作精神的养成,试验班实行四年全程导师制。我们制定了《初民试验班学业指导教师工作条例》,从相关专业中选聘优秀教师担任学生的学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科研、生活、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历史文化学院卫广来老师曾担任试验班教学指导组成员及多名学生的学业指导教师,他结合自身指导学生从事科研创新的实践主持了山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本科导师制个性化培养教改实践”,并获得了201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学院还开设了“初民大讲堂”,定期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创办了学生刊物《初民》,公开发表学生的各类作品;成立了学院辩论队,承办了学校“一战到底”知识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华北五省市人文知识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以上举措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广阔平台,学生在各类科研实践创新活动中也取得了突出成绩。目前,试验班学生出版了学术著作三部,其中2010级孙见坤同学的《山海经新释之山经略解》(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月)和2011级王磊同学的《傅山诗选注》(山西经济出版社,2014年11月)均为学术专著。学生在学术期刊、杂志、报纸等各类媒介公开发表作品357篇,其中学术论文140篇,其余作品217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奖50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12项、校级30项。

五、创新管理机制,服务教学运行

2009年开设之初,学校即成立了领导组、教学指导组、初民学院三级管理机构,分别负责试验班工作的整体规划与统筹协调、教学计划制定与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日常运行与学生管理;其中,初民学院由教务处和学生工作部相关管理人员组成。2013年,初民学院被学校正式设立为具有单独编制的实体性学院,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全部配齐。九年来,学院积极探索了“2+2”与四年一贯制学制、學业导师制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学生专业分流、科研实践创新、奖助学金、研究生推免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形成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根本保障。

经过九年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山西大学“初民”试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院风教风学风优良,科研创新氛围浓厚,升学率稳居学校各专业前列(2017届升学率达74.5%),充分体现了山西大学的办学风格与特色。同时,人才培养质量也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2017年,“跨学科综合教育 宽口径专业交叉——山西大学初民试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特等奖。

[本文为201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跨学科综合教育,宽口径专业交叉——山西大学初民试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2012001)、2016年山西大学高水平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