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化点缀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的分析

2019-03-18 09:54何文贵
考试周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小学教育生活化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可以让小学生更快速地融入学习情境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观察生活并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为小学生设计合理的生活学习情境,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性,为其设计与时俱进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内容,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文本主要研究让生活化点缀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生活化;点缀;小学教育;科学教学

一、 前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一切知识点都来源于生活,学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够用智慧的头脑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技能。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内容,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甚至走出校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意识,使其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和价值观念引导实践,以此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 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小学教育作为初级教育的重要分支,学校、教师甚至是家长都已经认识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方法上还存在偏差。具体来讲,首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少教师认为科学就是带着孩子们一起玩,虽然国外也提倡“在玩中学”,但是很多教师就是單纯地带着学生做游戏,不仅没有立足于教材,也没有设计与科学教学息息相关的内容,学生虽然身心愉悦,但是却没有获得知识性成长。其次,教师所设计的科学内容忽视了生活气息,不少教师为了能够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在设计科学教案的时候,故意选择一些学术气息浓厚的科学知识,在教学中直接灌输给学生,既没有导入环节,又缺乏针对性和生活性指导,小学生很难对这些内容产生兴趣,因此教学成果一直停滞不前。

三、 让生活化点缀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

(一) 为小学生创设充满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之外,最重要的还应该将原本晦涩的知识点用一种颇具轻松愉悦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为小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从多角度设计科学课堂,模拟生活化的情境,从情境导入一直到问题的提出都要与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到《不同材料的餐具》的时候,餐具是每一位学生一日三餐都需要用到的东西,吃的食物不同,所选择的餐具也各有差异。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从生活出发,回忆一下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使用最多的餐具都是什么样的。同学们七嘴八舌,有使用钢勺的,也有使用塑料筷子的,还有的学生说平时都是用竹筷子吃饭。而碗也有各式各样的,有瓷碗、木碗还有塑料碗。还有的小朋友可能会有疑问,在吃水果如苹果或桃子的时候,是不需要餐具的呀!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小学生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餐具,让孩子们分别用眼睛看、用手摸,看看这些不同材质的餐具分别有哪些特性,根据自己的认知和对生活的观察,说一说哪种材料最好洗,哪种材质最隔热,哪种材质看起来最环保,等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陷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了解不同材质餐具的不同用途和功能,对于拓展学生思路,满足其好奇欲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拓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想要提升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光依赖教师的讲述或者是课本内容是完全不够的,因此,小学科学教师需要认识到拓展小学生课外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争取课外活动的机会,让小学生能够在科学的课堂上,多与自然和社会接触,并将生活场景和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体会到科学的乐趣,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讲到《蚯蚓》的时候,为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教师除了要讲基本的理论知识,如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构成的,有口、环带和肛门等构成之外,还应该让小学生真正观察并触摸到蚯蚓。因此,教师就可以趁着雨后的时候,带领学生走进校园中,亲自用瓶子和铲子挖蚯蚓,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自然的奥妙。小学生由于好奇心较强,自然会问教师“为什么蚯蚓在雨后才出现?为什么不小心把蚯蚓截断它们还能活?蚯蚓是在哪里排便?”等等。这样学生在没有教师的引导下,就能直接发现这些问题,大大调动了小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捉到的蚯蚓暂时带回班级,然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并有效总结教材中的知识点,活动结束后再将它们放生。这样一来,班级里平时胆子比较小的女同学也能渐渐克服恐惧,参与到蚯蚓的观察活动中来,既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界的生物交朋友,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养成。

(三) 促进科学探究方式的生活化

小学科学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师除了要满足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之外,还应该有所侧重地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将相对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教材中的内容与生活化的情景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探究学习模式和探究内容,让小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感悟到科学的智慧,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交际中来,为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变化》的时候,如果让小学生自己去研究声音的变化,他们很难会对声音产生不同的了解,最终的学习成果也会不理想。因此,可以让小学生几个人一组,共同来完成声音的学习。小组中有人负责演示,有人负责记录,保证分工明确。例如,当两个人悄声细语的时候,声音的特点是什么样的;如果是大声吵嚷的时候,声音又会发生哪些变化?不同情况下,表现出的情境和语气不同,他们所呈现的声音变化也各有差异。让学生将自己的水杯拿出来,分别向其中加入不同量的水一一进行敲击,水杯所呈现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探究其原因。在科学的实验探究下学生会发现与声音有关的不同问题,在教师的帮助和小组的讨论中分别解答疑惑,这样既能提升小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也能使其尝试用科学的观点来审视和解答问题,为高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 结束语

让生活化点缀小学科学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其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其动手和动脑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生活化引导方式,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有效拓展课外活动,促进探究活动的生活化,让小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感悟科学知识,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怀玉.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7(4):35.

[2]屠国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3):40.

作者简介:

何文贵,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实验小学河东分校。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小学教育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