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职业角色转变视角下课程内容改革的思考

2019-03-18 09:53石岩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技术

摘 要:现今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腾飞般高速前进,技术中要融入学术,确定理性的科学中要以人文主义浸润,人文主义的浪漫感性要有理性时刻提醒。进一步梳理课程开发的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西方职业角色转变导向课程发展的历史,值得我们借鉴,有助于我们思考我国课程内容改革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职业角色转变;技术;科学主义;人文主义;课程内容改革

在2014年2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传达了会议的重要精神,即是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大学转变为应用型大学”;这被一些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奉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时代悄然来临的风向标。大学向应用技术的转变意味着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最根本的改革应该是课程内容的改革。因此,进一步梳理课程内容设置的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西方职业角色导向课程发展的历史,值得我们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课程内容改革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古代西方课程的功能来说,最明确的功能就是服务于人们的一些需要。反过来,人的需要也影响课程内容的设置。随着人们职业角色的转变,课程内容设置就有了不同的侧重。在雅典雄辩的演说者才是参与城市事务管理的主力军。因此,对于学校的课程内容来说,演讲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清晰的思维逻辑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语法、修辞、辩证法、“三技”比较风靡;而斯巴达却盛行着满足武士所需的骑马、投掷等课程。

一、 渴望施展政治抱负——智者学派带来“三艺”

公元前5世纪左右,名为智者的职业在古希腊城邦雅典出现了。普罗泰戈拉是智者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以教授的雄辩术、修辞和文法谋生。在一个民主城邦中,演讲可以获得名望和声誉。为了赢得政治上的胜利,适应时代对辩论和演讲的广泛需求,智者“对语言的逻辑与修辞给予极大关注,对演讲、雄辩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智者致力于辩证法、修辞学和文法课程研究。

二、 《理想国》里哲学王的“四艺”

柏拉图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庭。他周游世界,先后跟毕达哥拉斯学派学习了科学,跟欧几里德学习了数学,去埃及意大利等地求教了宗教。公元前386年,柏拉图在雅典建立了学园。丰富的经验和学识为柏拉图设置“四艺”为课程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高度重视课程内容塑造一个人的作用。他相信在一个人在他20到30岁期间,他需要学习高难度的科学理论,课程内容主要是算术、几何、音乐理论和天文学。柏拉图对这四门重要的课程内容作了深刻独到的阐述。他指出,音乐教育应该是比例最大的,因为它可以使心灵达到和谐,使气质得到调和。人们的抽象思维和判断能力算术可以通过学习算术得到提高。学习几何学的原因是排兵布阵都需要几何知识。学生学习天文学可以掌握天体运作轨迹,探索宇宙的和谐与神奇。因此,他认为算术、几何和天文学的价值在于激发人们思考和探索宇宙的未知奥秘。因此,柏拉图把它们作为课程内容。

三、 提升演说家的综合素质——“三科”和“四艺”的联合

西塞罗是古罗马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在《论雄辩家》中阐述了成为演说家必须具备的知识和素养。他表示文法和修辞作为雄辩术的基本课程内容,演说家应该具有广泛的知识,尤其是在修辞和文法上。修辞素养要达到正确的表达、容易理解、优美流畅。语言也要符合学科标准。同时也要举止风雅潇洒。在罗马帝国后期,罗马学校最受欢迎的课程内容便是语法和修辞学。文法学校主要是学习语法。它包括两种艺术:正确的交流和正确的写作。修辞学流派主要是学习修辞学和口才。在西塞罗的影响下昆体良也认为,一个合格的演说家必须有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底蕴。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他设计了一个发展演说家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文法、修辞、天文学、音乐等内容。他着重强调,文法是雄辩术的树根,文法学校应该提供未来演说家需要的基本知识。昆体良还探讨了音乐培养演说家的作用,即音乐的节奏韵律可以烘托演讲的气氛。对于几何的功能,昆体良强调几何可以锻炼人的思维,启发人的智力,而且兼具实用价值。在四世纪,学校课程内容已经系统为七艺。

四、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文艺复兴对七艺的分化

文艺复兴运动发起于14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它是一场倡导新文化的颠覆性运动,它把人权作为其思想复兴的中心,反对神权中心,崇尚人性光辉,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人文教育者重视人文课程内容。Vergerio是第一个阐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他对集昆体良20年演说教学经验《雄辩术原理》做了注释,使其在意大利很受欢迎。在专题论文《绅士风范和自由研究》中,他提出关于对年轻人实施博雅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构想,他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符合自由人价值观的教育,它使受教育者获得美德和智慧,激发最高才能,使人们在身心上趋于高尚。”他认为历史、伦理和口才是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弗吉里奥教育思想的实践者维特利诺也主张实施以古典内容为核心的博雅教育。人文主义的兴起,使中世纪“七艺”从神学附庸的地位成为一门人文学科。“七艺”的范围不断扩大,历史和道德哲学的课程内容也增加进来。文法分为文法、文学与历史;几何学划分成几何和地理;天文学有了天文学和力学两个分支。结果,“七艺”壮大成十一门学科。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西欧吸收阿拉伯文化,了解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自十三世纪中高等教育兴起以来,七大艺术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被大量专业学科整合或取代,发展成自己独特的传统。到了十七十八世纪,课程内容设置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水平。可以说,在课程内容设置和选择的发展史上,中世纪的七艺术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从智者学派建构的文法、修辞、辩证法到柏拉图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课程内容,“七艺”的重要程度也有所不同的。首先,有“三艺”,后期“四艺”受到了關注。在文艺复兴时期,“三艺”得到了加强。这“三艺”和“四艺”的区别不仅在于学科数量,而且在于它们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的性质。文法、修辞学和辩证法以训练人的思维为目的,即正确地认识和表达应遵循的原则。因此,这三个课程内容也可以称为演讲口才技能。而天文学、算术、几何学和音乐的目标是探索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它们的功能是便于理解恒星、数字、空间、和声音的规律与原理。因为四艺多涉及自然和技艺,也被称为实践技能。这也是划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有两种不同的取向的课程内容。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将会看到这两类课程之间的对立,以及这些学科之间的竞争,互相占据领先地位,所以我们有两种教育:古典教育和实践教育。

纵观七艺术的诞生和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时代和社会,包括七艺的学校课程内容,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赐予它日新月异的变革,七种艺术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已经满足了不同需要。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它来源于其职业角色的选择取向,以及它的实践需求功能的价值。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知识不断增加,课程内容也逐渐分化。七艺消失的原因主要是不能概括新的知识体系,跟不上职业角色转变的步伐。“七艺”作为欧洲教育发展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明确的课程内容体系,概括了古代欧洲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基本知识,并以分科的形式保存了古代知识体系。近代以前,它统治了欧洲学校教育课程近两千年,发展了西方课程。

五、 科学家的培养——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萌芽和发展,职业角色功能的课程的功利色彩进一步加强,在《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斯宾塞首先批判了忽视教育效用的传统。他说:“就精神和身体而言,我们都是在实用之前寻找装饰……被表扬的知识总是排在第一位,而促进个人福利的知识排在第二位”。为了详细分析哪些课程对人生有价值,他根据其重要性对人类生活的主要活动进行了分类,并设想了相应的课程。课程是当代社会生活中最有用的课程。构成课程的主体往往是根据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来选择的。尤其是职业角色转变课程内容设置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持久的影响,是课程为个人未来社会生活服务的最高价值追求。它鼓励个体学习者适应社会生活,尤其是根据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获取与生存和发展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变课程内容的社会性质。

六、 职业的大融合——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并存

进入20世纪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科学主义教育本身所倡导的科学教育既不能保证人类将科学技术用于造福人类,也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相反,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平衡)、人与自己(心理疾病)的矛盾和冲突会加剧,使人类面临困境,甚至生存危机。此時,人们认识到科学主义倡导的科学教育和人文主义弘扬的人文教育都只是残缺教育的一半。他们只能培养半个人。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相互补充,实现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指出人文教育和技术教育都不可缺少不可偏废。“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而没有技术教育就没有人文教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和术精艺巧的人。”

七、 对我国课程改革之课程内容设置的思考

柯正认为课程改革就是重新选择、分配和传递合法知识的过程。职业角色的转变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分配。日新月异的职业角色更替,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着增长着学生的素养。在内容设置方面,只有两者的融合,才能构成正确的追求。在我国教育史上,这两者思想很少交织在一起。在古代封建社会,笼罩始终的职业都是官吏,从以吏为师,都是官本位的思想,所以课程内容都是渐渐以四书五经为主,学习后可以考取功名,在朝堂做官。而市农工商都是低贱鄙陋的职业。所以我国学校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的背景都是在人文世界的环境下进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课程内容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基本上,科技理性占主导地位。因为世界格局在科技的影响下发生巨变,“发射卫星”“登月成功”“导弹研制”等世界竞争的背景下,需要大量的科学工作者,科学家,工业设计师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重真轻文”的思想,加上职业角色变革的催化,课程内容也是科技内容替代人文知识成为主流。但从人的全面发展与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的目的出发,在社会急剧变化和新的职业角色更替的背景下,课程内容的设置期待着人文与科学理念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徐辉.中西古代课程源流——“六艺”“七艺”教育的产生及其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1997(4):53-55.

[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斯宾塞,胡毅等译.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5]柯政.从整齐划一到多样选择:改革开放40年中国课程改革之路[J].全球教育展望,2018(3):13.

作者简介:

石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技术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反科学主义与“世纪末”文学的“时空”意识重构
“科学主义”影响下的五四文学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法治评估中的科学主义:反思与扬弃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如何重构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