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长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升级的思路与对策

2019-03-19 01:54伍梅霞1唐文林张宏霞
果树资源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灵武市鲜枣灵武

伍梅霞1,唐文林,张宏霞

(1.灵武市林木检疫站,宁夏 银川 750400;2.灵武市果树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 银川 751400)

灵武长枣是一个优良的鲜食枣品种,经过10多年的发展,灵武长枣业已成为宁夏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成为灵武市枣农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但近几年,我市红枣种植市场疲软,已开始出现了部分枣园撂荒现象,红枣产业化发展已存在严重的危机感。加快红枣产业化发展步伐,做大做强灵武市红枣产业链,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灵武长枣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1.1发展面积与分布

截止目前,灵武市灵武长枣保存面积0.45万hm2,主要分布在灵武市8个乡镇、4个农林牧场、7个公司(合作社)。年产灵武长枣1 800万kg,年产值5 000余万元。

1.2灵武长枣果品生产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灵武市大部分枣农管理枣园的积极性还是比较好的,枣园管理的水平也较高,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突出表现在枣园管理规范,产量高,每667 m2产鲜长枣1 500 k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5%左右。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鲜枣质量差。灵武市生产的鲜枣,大部分都是普通果。鲜枣本身质量就不高,个头小,风味淡,再加上采摘、挑选、分装等手续,造成包装后的灵武长枣质量差别非常大,没有包装,没有质量追踪体系。这个原因主要是生产者与销售者的不协调造成的,生产者对销售者不负责。

二是品种单一,上市期集中。灵武市红枣产业品种为灵武长枣,特别单调。成熟上市期特别短,集中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20 d左右的时间。

三是水肥基础条件的限制对转型升级造成很大困难。枣树发展的方针是上山下滩,不与粮棉争地。该地段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不足1%。有的地段盐碱重,含盐量达0.3%,pH值8.5以上。宁夏银湖农林牧开发公司、灵武市一园公司、德森公司、绿源恒、大泉林场、白芨滩林场、宁夏中玺枣业公司等众多长枣示范基地均存在干旱缺水,灌溉条件差的问题,不便于实施枣树水肥一体化。

四是管理成本较大。灵武长枣是一个鲜食枣品种,比较娇气,粗放管理或者放任生长其产量非常低。管理环节主要有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控、悬田除草、施肥、灌水、采摘等方面,每年夏季抹芽10次左右,灌水5~10次,喷药4~5次,施基肥1次,追肥2~3次,悬田5~6次。管理枣园每年每667 m2的费用大概在4 000元,光劳务费就在2 000元。

五是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措施不到位。许多枣园存在有树形混乱、枝条角度直立、结果部位外移等现象。

1.3灵武长枣加工产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灵武市果业开发有限公司最早生产出枣酒、枣醋、枣饮料,但是产品的产量很低。宁夏中玺枣业有限公司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来势凶猛。2017年开发了枣饮料、鲜枣脆片、树荫枣3个产品。其中,加工新产品-鲜枣溜溜红饮料,非常有前途,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福州、重庆、昆明等城市。其最大的好处是把鲜枣利用烘干技术进行保存,从而实现周年生产。仅此一项每年可消耗灵武长枣残次果600 t。但灵武长枣加工产业起步较晚,加工企业较少,加工产品单一,这也是影响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1.4灵武长枣销售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17年灵武长枣销售情况与往年有所不同。80%的灵武长枣销往宁夏周边方圆500 km范围的陕西西安、延安、榆林、甘肃兰州、庆阳、内蒙古呼市,青海西宁等地区,全国一二线城市高端市场销量不足10%。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由于鲜枣质量的下滑,本应走高端市场的鲜枣逐步转化为地段销售;二是缺乏垄断企业,商家相互压价,收购价与销售价无法控制;三是鲜枣保鲜困难,鲜销期短,仅有20 d左右的时间,枣农纷纷将鲜枣集中上市急于销售,造成了鲜枣收购价格快速下滑;四是电子商务平台销量太少。

2 促进灵武长枣产业转型升级思路与对策

加快构筑龙头企业带动、产销结合、标准化生产、品牌支撑的高效红枣产品产业体系,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修剪精细化、施肥有机化、病虫防治统一化、操作机械化、产品绿色化、品牌化等,走高端发展之路;推进产业结构从以一般产品为主向以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为主转变,闯出一条加快红枣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2.1创新发展理念,改革红枣产业发展模式

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小规模化经营转变,实行产销一体化。成立家庭林场,以标准化示范园为抓手,实行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有利于推广新的科学技术,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节约成本,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效益的发挥。支持红枣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国际质量标准生产、管理,打造名牌产品,形成生产、销售、贮藏、运输、加工、包装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扶持,使之成为产业发展的最终主体力量。

2.2高标准园区建设,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与栽培

灵武长枣生产对自然条件和栽植管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高标准园区建设是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保证,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又是提质增效的根本。围绕育苗、栽植、生产管理、贮藏运输、产品分级包装等各个阶段,制定严格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

尽管鲜枣市场出现滑坡现象,鲜枣价格低下,枣农怨言较大。但是个头大、品质好的灵武长枣,市场仍然受欢迎,售价还是保持在6元/kg。为此,根据当前红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要生产高端产品。一个枣园,70%以上的枣子要成为高端产品,生产个头大、口感好的优质果,走向全国一二线大中城市,实现优质优价。剩余近30%的低档果及残次果销售至枣果加工企业。

2.3多渠道发展

首先,实行设施化错季栽培。灵武长枣设施化栽培技术的发展已达10年之久,技术比较成熟,生产的鲜枣已成为全国上市最早的鲜食枣。颁布设施枣技术规程2个。通过不同模式,使鲜枣在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成熟上市,比露地提前4个多月。其次,用好低温保鲜库,打开鲜枣集中上市时间差,使得灵武长枣鲜货供应期延长到8个月,减轻了销售压力。第三,灵武长枣自身品种实现更新换代,是个漫长的过程。可研发灵武长枣早、中、晚熟品种,试验引进大果型鲜食枣新品种,对红枣品种进行升级换代,解决鲜枣品种单一问题。

2.4强化科技支撑,推动转型升级

当前产业发展缺乏高科技先进技术,缺乏高科技人才,缺乏高科技高标准示范基地。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其科技人员在品种调优、红枣加工和市场研究中的作用,围绕红枣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直接向枣农传授实用、实效、通俗易懂的红枣生产管理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示范、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承包、技术培训。

2.5政府扶持引导

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推动和宣传引导。一是加快品牌建设、建立营销网点;二是对红枣加工产品进行升级。加工企业是鲜枣产业的命脉,没有加工企业,产业就会缺乏生命力。只要把灵武长枣残次果收购加工了,商品枣的质量与价格就会相应提高了。因此要建议政府加强对红枣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灵武长枣加工产品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推广及新产品策划营销推广方面增加投资,以开发更多的灵武长枣加工产品。三是借鉴陕西佳县红枣产业补贴政策,给枣农每667 m2经营补贴1 200元,要求修剪、施肥、锄草,平均3年给完。减轻枣园管理成本,让枣能够感受到政府的温暖。

2.6利用现代物流

一个产业要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物流和市场。物流是连接基地和市场的纽带和桥梁。灵武长枣属鲜食果品,在采摘后要在近短时间进入市场,才能保证鲜枣的品种特性和良好的口感。现代化物流公司、冷藏库、电子商务平台及灵武长枣综合交易市场的建设,使全市灵武长枣可以最快速度进入市场,实现当天采摘,明晚便可抵达全国各大市场,最大限度保证了果品良好口感。

猜你喜欢
灵武市鲜枣灵武
山西临猗: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鲜枣文化节
灵武长枣早熟优系选育
基于b值分析宁夏吴忠—灵武地区强震危险性
“青少年科技博览杯”科幻画选登
浅析如何壮大灵武市村集体经济
灵武市水污染防治的实践与目标
红枣到底生吃好还是泡水喝好
一把鲜枣补足维C
壳聚糖对灵武长枣保鲜效果研究
塞上金秋枣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