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2019-03-19 12:40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9期
关键词:水肿病病死猪亚急性

王 超

(甘肃省成县城关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成县 742500)

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以引发肠毒素血症,且该疾病具有传染性,是仔猪水肿病的主要起因。在猪的传染性疾病中,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概率不是最高,但是极易引起仔猪死亡,因此,加强仔猪水肿病的防治,对健康养殖有一定的意义。

1 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特点

仔猪是最容易感染猪水肿病的群体,在任何季节都可能会发生仔猪水肿病,该病不具有季节性特征。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仔猪感染该病以后极易出现死亡,而且不合理的断奶和运输等都会提升仔猪水肿病的发生率,另外养殖环境不合格或者是突然更换仔猪的饲料也容易引发该病。水肿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旦发现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否则将很容易造成仔猪的大面积感染,为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仔猪水肿病的症状

2.1 急性

急性仔猪水肿病是该病的类型之一,仔猪感染了急性水肿病以后,发病初期就出现死亡,而且不会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症状。通常急性仔猪水肿病都发生在仔猪晚间进食以后,死亡时间通常都在夜间,即使急性仔猪水肿病的症状较轻,也会导致仔猪在2 h出现死亡。

2.2 亚急性

相较于急性仔猪水肿病,亚急性仔猪水肿病是该病最常见的类型,当仔猪感染亚急性水肿病以后,其体温不会发生过大变化,但会出现经常性的呕吐。仔猪还会出现食欲减退、水肿等现象,病症会进一步发展,会在24小时内出现死亡。经过不断研究和总结发现,通常仔猪在感染了亚急性水肿病以后都会有明显的症状反应,这和成年猪仅出现腹部增大的症状明显不同,而且成年猪的抵抗力比较强,通常都会在感染之后的一星期左右出现死亡[1]。

3 病死猪的检测

对病死猪进行解剖可发现,仔猪的胃部、眼睑、颌下淋巴结是水肿病的主要病变位置,死亡仔猪的胃中存留未消化的食物,在胃壁上可发现出血点,而且胃黏膜的颜色偏红。观察胃的底部可发现明显的水肿,通常都会在3 cm左右,且胃粘膜和肌肉层之间是分离的状态,贲门和幽门等处都因水肿病而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胃部以外,水肿还会出现在病死猪的胆囊、喉部、直肠粘膜等处,体表淋巴结会出现肿大,其中颌下淋巴结的肿大特别明显。胸腔和心脏内会出现大量的积液,积液和空气接触以后会逐渐凝聚成果冻状,观察肾脏可发现肾包膜水肿,膀胱表面密布出血点。

4 诊断

诊断仔猪水肿病可结合流行特点、症状反应以及病死猪的检测来进行,但若想进一步确认该病的起因是否是致病性大肠杆菌,还需要结合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实验室检测之前首先要采集病死猪的检测样本,样本采集完毕以后要进行粉碎处理,然后使用革兰氏染色剂制成染色涂片,然后用显微镜对涂片进行观察,如果样本中存在短棒杆菌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分离出病死猪样本中的致病菌,然后将其和大肠杆菌进行对比,查看二者的生化特点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就证明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水肿病。

5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5.1 治疗措施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仔猪水肿病的主要起因,这是因为如果仔猪的肠道内存在大量的致病大肠杆菌,就很容易导致仔猪因为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而发生水肿病。当前直接针对这种毒素的药物还没有被研发出来,因此如果确定仔猪感染了水肿病以后,主要还是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案,并且要对已发病仔猪和其同窝的仔猪进行抗菌治疗,这样可令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数量得到有效控制,防止水肿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即使一窝中有一头仔猪出现了水肿病的症状,也要对全部仔猪进行治疗[2]。治疗过程中要对仔猪进行药敏实验,并且选择高敏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剂量可按要仔猪的重量进行统计,每50 kg的仔猪可使用50万国际单位的卡那霉素,30 ml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40 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之后进行注射每天两次,连续三天的方式对仔猪进行注射。同时还要使用10 ml浓度为10%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5 ml浓度为10%的维生素c注射液、5 ml地塞米松注射液、3 ml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混合之后进行注射,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如果治疗及时,在7 d左右,仔猪可减轻症状,直至恢复健康。

5.2 预防措施

在仔猪的断奶期,要对断奶过渡期进行严格管理,要循序渐进,禁止突然断奶,避免出现应激性腹泻的问题。断奶的过程中可将利特灵和土霉素添加到仔猪的饲料中,以此对细菌性腹泻进行预防。养殖仔猪要避免投喂单一的饲料,可适当添加一些无机盐和维生素,也可以将全价乳猪饲料和仔猪饲料混合以后再进行投喂。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仔猪宿舍的清洁工作,定期对猪舍、地面、墙壁、过道等进行消毒,并且保持猪舍的干燥通风,避免积聚过多的有毒有害气体,即使清除猪舍内的粪便,粪便的堆放要和猪舍保持一定距离。在仔猪降生第一次吃乳之前要向其灌服3 ml的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而且要保持5天一次的灌服频率,这样可有效防止仔猪在断奶之后发生水肿病。仔猪生长20天左右时可进行大肠杆菌疫苗注射,以此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水肿病进行预防。如果发现猪舍中有仔猪出现了水肿病的症状,要及时进行隔离,并且对未出现症状的仔猪采取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仔猪水肿病的发生率不高,但是其危害性却非常大,且一旦出现会造成大面积感染,为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该疾病进行预防,并在发病期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从而进行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水肿病病死猪亚急性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
中医药治疗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1则
仔猪水肿病的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