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字山摩崖题壁书法遗迹及其艺术价值探析

2019-03-19 08:47蔡维维常莹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遗迹美学

蔡维维 常莹

摘 要: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恩城乡的岜字山崖壁上至今遗留有多处元明时期恩城土司及当地文人墨客的题壁书法墨迹,它是考察元明题壁书法的重要实证,具有丰富的书法艺术价值。总体来看,岜字山摩崖题壁书法遗迹,既有魏晋从容之遗韵、唐楷沉著之雄强,又有明代草书豪放之性情,整体表现为奇崛而多元,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题壁书法作品的美学品质,对于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挖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岜字山摩崖;题壁书法;遗迹;美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左江流域石刻资源的艺术特色研究”(2018KY0636)阶段性研究成果;2018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借古开今——左江流域石刻旅游资源开发研究”(2018YB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题壁书法指题写在粉壁、石壁、门窗等立式实体上的墨迹书法,它和中国古人传统上以简、绢、纸为载体的书法作品相比具有鲜明的形式特征。例如它的表现性更强,文字和天然环境结合度更高;它对书写者即兴创作的要求更高,展示空间更开阔等。突出的展观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之成为汉魏至宋唐时期书法表现的常见形式,并广泛流行。在造纸印刷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我国先人曾尝试过甲骨刻字、器物铭刻、竹木简书、碑碣石刻、题壁等不同形式的非纸质书写方式,但最后都因不便传播和记录而被纸取代,题壁书法同样面临难以保存的问题,侯开嘉先生曾撰文:“唐以后题壁书法的原迹早已毁灭,不可能希望哪一天从地下挖掘出来重现昔日的风采。”中国古代战乱频发,每次战乱过后墙壁门窗的毁坏首当其冲,加之岁月的风化,人们只能从一些文献记载中了解古代题壁书法,能看的见的古代题壁书法实物则非常少,这也是当代学术界对古代题壁书法的研究比较薄弱的一个主要原因。然而,近些年在我国西部地区左江流域发现一些题写在崖壁上的墨迹书法作品,这里的书法作品最早可追溯到元至正九年(1349),还有一些题款处被毁亦或未落题款的题壁书法,书写年代至今仍是个谜,这些书法墨迹历经几百年沧桑,至今仍有相当部分依稀可辨,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目前,一些左江流域的本土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些石刻资源,但多是从土司文化、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欲从书法艺术价值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题壁书法作品的美学品质。

二、岜字山摩崖石刻资源——左江流域题壁书法遗迹

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恩城乡政府东南面500米处的岜字山摩崖上,留有元明时期恩城土司(土官)及当地文人墨客的题壁书法和石刻诗文50多首, 还刻下了罕见的恩城土州第七代土官赵福惠的1个手掌印和1个脚掌印。岜字山石刻中的题壁书法墨迹书体包括楷书、草书和行书三大类,以行、草书居多,风格各异。因年代久远,又裸露于户外,这些题壁书法作品有很多字迹已斑驳不清,难以识读,但古人精妙的用笔方法和崖壁上墨迹书法的线条美感依然让人赞叹不已,这些信手题壁的诗文墨宝,表现了当时当地文人墨客的书写风采和豁达胸怀,是开在边疆地区的文化之花,其中的用笔特点、线条特点和结字特点值得我们品读玩味,丰富的书法美学价值为当地的文化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三、岜字山摩崖题壁书法美学品格分析

总体来看,岜字山摩崖题壁书法具有丰富的书法美学价值,既有魏晋从容之遗韵、唐楷沉著之雄强,又有明代草书豪放之性情,整体表现为奇崛而多元。具体到每幅作品,则宛如人各有面,各尽其态。以下,我们按书体分类,选其代表者分述之:

(一)从容——行书作品中的书法美学

从容之美在书法作品中的体现,最早可溯源于魏晋时期的尚韵之风,书法史中津津乐道的“魏晋风度”所描述的正是一种从容不迫、超然世外的美学理想。正如孙过庭评王羲之书法“志气平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那样,朱熹评价王羲之书法为“从容衍裕”,可见从容之美同自然之美、平和之美、衍裕之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岜字山摩崖石刻中的行书题壁书法作品多数为文人诗和题字落款,虽受时间久远和风化的影响,难以辨识全文,但其单字和笔画线条中表现的从容之美则历经数百年而风韵犹存。如图1,“巫山如见口,千里本想思”句,该题名位于岜字山摩崖北部山腰处,行书,因石壁脱落有一字已不能辨识,此句书法用笔娴熟精湛,步追右军笔法而得魏晋遗韵,线条温润凝练,方圆相济,外柔内刚,布白疏朗从容,是此地行书题壁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如图2《洪武四年三月同僚口口游此吟》题壁作品,位于岜字山摩崖北部山腰处,行书,字迹清晰。洪武四年为1371年,这副题壁书法作品用笔优雅从容,线条飞动流便,圆重互换,俊秀多姿,洒脱劲挺。结体开合有度,寥寥数字,却有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神采。

(二)豪放——草书作品中的题壁书法美学

豪放的美学理想在书法作品中体现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率真的性情,恣意纵横的笔墨效果,如果再加上所书诗文内容的磊落洒脱,浩然气概,此草书作品才能达到“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的美学高度。岜字山摩崖石刻中的草书题壁书法作品虽有很多字难以辨识,但通过所书写的笔墨效果加上周围崖壁的险峻环境之衬托,气势豪放的现场效果依然能让观众叹为观止,这里的草书以表现率意性情为旨归,最能体现书家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意趣。

《月台榜书题名》,位于蓬莱仙境题名北侧山腰略高处,草书,字如斗状,字迹清晰,笔力遒健,注重粗线条的质感和韵律,整体风格质朴而雄强。豪放有余而风力犹存。通过月字草法用数字三加一点状是明代人以后才出现的写法,故該题名虽无落款,但书写年代可推断为明代以后,在该题名附近有多首诗文提到月台,如附近有题壁诗云:“月台顶上访仙灵,纵步凭高见水口,今日与君游胜境,大都宜醉不宜醒。”可见该题名在历史时期已经存在。

《大字草书题壁(无落款)》作品(图3),位于《月台榜书题名》北侧山腰略高处,有大字草书数十行,高不能视,考察期间笔者曾借助当地文化部门工作人员搭建的脚手架才能观赏部分草书遗迹,现展示局部字迹较清晰处进行艺术特征分析。从线条效果来看,这里的草书题壁作品用笔中锋为主,辅以侧锋取势,铺豪调峰动作自然,一气呵成,线条浑厚飞动,气势豁达开张。笔画不计工拙,率意而书,具有明代草书大家王铎之神采,草书整体风格字势雄伟,傲然伫立。

(三)沉著——楷书作品中的书法美学

朱良志认为:“沉著乃艺术之胜境,如书法之下笔有顿挫之致……得沉著之韵,必痛快,必凝重,实实在在,爽爽快快。”沉著的美学品质在岜字山摩崖石刻的楷书题壁书法作品中多有体现,《蓬莱仙境(致)》作品(图4),该题名位于岜字山摩崖东部山腰处,单字长约55厘米,宽约40厘米,楷书,笔迹清晰,笔力浑厚,整体风格沉著痛快,气势夺人。境字最后一笔勾挑处具有颜体勾挑特征,从其起收笔和勾挑处写法可知,书法出处同为颜体一脉。最后一个“致”字,因墨色同前四字差别较大,捺画写法同蓬莱二字捺画写法区别较大,故推断为非同一人同一时期所写。

《长寿岩榜书题名》作品,该题名位于《蓬莱仙境(致)》南侧山腰处,墨迹边缘处有双勾刻边的痕迹,“明人摩崖特点在于阳刻双钩镌刻”,因此可初步推断为明人手迹。题名书法为楷书结体,勾挑笔画不明显,转折处带有隶意,整体风格敦厚典雅,古意盎然。其中寿字写法并进行比较特殊,通过书法字典查询历代名家寿字写法比较,唯有颜真卿将寿字繁体中间的口按工的写法处理,同时比对“长、岩”二字的写法,题名作者应师出颜体一脉。

四、结语

在搜寻整理这些遗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左江流域有很多书法石刻资源还处于无人保护的开放状态,有很多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环。如在岜字山摩崖石刻处发现4处题壁书法有落款却被人为涂抹破坏导致不能辨识,还有这些书法墨迹书写水平粗劣,繁简体混用,疑为现代人所为,这些都给文物遗迹甄别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干扰。因此,对岜字山摩崖石刻的开发与保护势在必行。

岜字山摩崖石刻中的题壁书法作品从时间上看属于元明时期当地土司官员和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遗产,其蕴含的艺术价值、文学价值、文献价值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和研究。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虽无历史名家名人,但其遗留下来的民间书法美学信息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和保护,毕竟,同北方相比,在西南边疆地区文化性历史遗产相对薄弱的环境下,哪怕是古人留下的吉光片羽,都是弥足珍贵的。

参考文献:

[1]蔡副全.唐《李叔政题壁》墨迹考略[J].敦煌研究,2009(2).

[2]侯开嘉.题壁书法兴废史述[J].书法研究,1996(6).

[3]杨丽云.崇左土司遗存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J].贺州学院学报,2017(3).

[4]孙过庭.孙过庭书谱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司空图.二十四诗品[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7]朱良志.《二十四詩品》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7.

[8]陈正军.贵阳摩崖侧记[J].贵阳文史,2001(1).

作者单位:

蔡维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常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遗迹美学
印花派对
相悖美学
沙海遗迹
曹魏屯田遗迹
纯白美学
超新星遗迹Simeis 147
濮阳市重要历史文化遗迹探析
麦西西摩登童装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