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平的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对肉鸡生长性能、粪微生物菌群及绒毛形态的影响

2019-03-20 07:30邓树勇甘凌秀
中国饲料 2019年4期
关键词:代谢物挥发性肉鸡

龚 胜,邓树勇,甘凌秀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1)

临床上抗生素耐药性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大多数风险评估研究认为,食品性动物耐药性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使用,它们促使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威胁到许多疾病的控制能力(Chesson,2006)。虽然抗生素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预防胃肠道感染等作用,但抗生素耐药性是限制其使用的主要原因。目前全期已经有几种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Aarestrup,1995),引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广泛关注,因此,欧盟在早些年就已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目前对肠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治疗也因抗生素耐药性带来一些问题(Wegener,2006)。从猪身上分离的大肠杆菌也被证实对新霉素、土霉素、萘二酸和氯霉素产生了耐药性(Loh等,2006)。因此,在动物生产中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是急迫和重要的。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天然代谢产物对家禽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与活微生物相比,代谢物在贮存、运输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本试验以肉仔鸡为研究对象,评估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物乳杆菌代谢物对肉鸡生长性能、粪微生物菌群、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小肠绒毛形态的影响,为有益菌代谢产物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健康、体重一致的1日龄AA肉鸡57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鸡。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共6种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80 mg/kg新霉素,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3%,0.4和0.5%的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购自北京英惠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试验分为1~21 d和22~42 d两个阶段,共进行42 d。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1~41 d各组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数据和样品收集 每周对各重复鸡只进行个体称重,统计饲料用量。试验结束后计算试验全期各重复鸡只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1.3 粪细菌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试验结束前3 d每个重复随机选择5只鸡连续收集粪样,将每只鸡连续3 d的粪样混合,参考Foo等(2003)的研究方法测定粪中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含量。剩余粪样-20℃保存,取1 g样品,加入1 mL用1.5 mol/L硫酸稀释的24%偏磷酸。参考Jin等(1998)的研究方法测定粪中总挥发性脂肪酸(VFA)、乙酸、丙酸、丁酸和其他VFA的含量。

1.4 小肠绒毛形态 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选择3只鸡进行屠宰,收集小肠肠段,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分离后,用于测定各肠段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版)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不同水平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为方差分析的主因素,各组差异用Tukey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判定为差异显著,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平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4组较对照组、处理1组、3组和5组显著提高了42 d肉鸡末重、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其他组之间对上述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各组对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处理1组和处理3组较处理4组显著提高了肉鸡饲料转化率(P<0.05),其他组之间对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

2.2 不同水平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对肉鸡粪中微生物菌群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对照组与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组对粪中乳酸杆菌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较各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组显著提高了粪中大肠杆菌含量(P<0.05),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组之间对粪中大肠杆菌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照组与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组对粪中丙酸和其他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处理4组相比,对照组、处理1、2、5组显著降低了粪中乙酸含量(P<0.05),处理3组与处理4组对粪中乙酸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1组较处理3、4和5组显著提高了粪中丁酸含量(P<0.05)。处理4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不同水平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3 不同水平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对肉鸡小肠绒毛形态的影响 由表4可知,处理4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处理2组和3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1和5组(P<0.05),处理2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4和5组(P<0.05)。处理1组回肠绒毛高度最高(P<0.05)。对照组和处理1组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处理4组和处理5组(P<0.05),但对照组回肠隐窝深度最低(P<0.05)。各组对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的影响与对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一致。

3 讨论

3.1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植物乳杆菌代谢物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发现,日粮添加0.4%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较对照组、0.1%、0.3%和0.5%植物乳杆菌代谢物组显著提高了42 d肉鸡末重、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而0.1%和0.3%植物乳杆菌代谢物组较0.4%组显著提高了肉鸡饲料转化率。研究表明,有益菌的代谢产物是抗生素的潜在替代物,其抗菌效果与抗生素相似(Loh等,2006)。Foo等(2003)用乳酸菌喂断奶后的大鼠发现,乳酸菌可以提高大鼠的生长速度,Ogunbanwo等(2004)用植物乳杆菌代谢物饲喂肉鸡,得到的生长性能结果与本试验结果一致。抗菌素对动物生长性能的改善作用主要在于其对胃肠道的抑菌、杀菌作用,其杀菌作用已在SPF动物上得到证实(Butaye等,2003)。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降低由细菌产生的毒素,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降低亚临床感染的发生率(Butaye等,2003)

表3 不同水平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对肉鸡粪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表4 不同水平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对肉鸡小肠绒毛形态的影响

3.2 日粮添加不同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对粪中细菌及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对照组较各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组显著提高了粪中大肠杆菌含量。与0.4%植物乳杆菌代谢物组相比,对照组、0.1%、0.3%和0.5%植物乳杆菌代谢物组显著降低了粪中乙酸含量,0.4%植物乳杆菌代谢物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最高。本试验结果证实了植物乳杆菌代谢物的作用,可以减少胃肠道大肠杆菌的含量,与Savadogo等(2004)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有益菌代谢产物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可以从多方面抑制病原体,如革兰氏阳性菌(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代谢产物可以降低胃肠道大肠杆菌感染风险(Pascual等,1999)。乳酸菌的作用机制主要从两个方面,即作用位点和营养物质;此外,除了肠道本事的物理屏障外,乳酸菌不利于有害菌的繁殖,代谢产物具有抗菌功能(Reid,2000)。日粮添加植物乳杆菌代谢物提高了粪中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肉鸡粪挥发性脂肪酸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随着代谢物的添加量升高,可以提高其他肠道发酵物质的含量,如乳糖、生物胺等(Gibson和 Fuller,2000)。

3.3 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植物乳杆菌代谢物对小肠绒毛形态的影响 0.4%代谢物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0.2%和0.3%代谢物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1%和0.5%代谢物组,0.2%代谢物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0.1%和0.5%代谢物组,上述结果与Savadogo等(2004)研究结果一致。绒毛是小肠对营养物质吸收的重要组成部分。绒毛高度越大,肠道上皮的表面积相应增加,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绒毛作为肠屏障对防御病原菌的入侵也具有积极作用,病原菌在肠上皮内正常菌群中可能会改变绒毛的渗透性,从而导致病原菌的入侵,影响养分的吸收和代谢(Podolsky,1993)。植物乳杆菌代谢物含有抗菌成分和有机酸,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降低细菌在肠上皮细胞定植的风险,减少肠黏膜的感染。

4 结论

日粮添加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可以改善肉鸡生长性能,降低粪中大肠杆菌含量,提高小肠绒毛高度和粪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其中日粮添加0.2%和0.4%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对肉鸡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绒毛高度的影响表现最佳。

猜你喜欢
代谢物挥发性肉鸡
铈基催化剂在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血清代谢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技术分析
一株红树植物内生真菌Pseudallescheria boydii L32的代谢产物*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肉鸡腹水咋防治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环保治理新思路的探讨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