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升级贸易摩擦,中国应该怎么办?

2019-03-20 02:29本刊评论员
财政监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波折理性升级

●本刊评论员

近两年来,中美贸易摩擦呈不断升级之势。美方从对贸易顺差的抱怨、对包括国企补贴和出口补贴在内的中方经贸政策的指责、不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所谓中方“盗窃”美国技术和强制美国企业转让技术的指控、对中国IT产品安全性的质疑等等方面的“吵吵闹闹”,发展到挥舞实质“制裁”大棒。

如何应对这一轮中美关系的新波折?中国政府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表现出了不放弃开放和合作的诚意,这是处理中美经济技术合作关系的总基调。中方强调,中美双方共同努力“管控分歧”,笔者理解为不放任纷争蔓延到“在商言商”之外,并认为这是当下尤为可贵的理性。作为美方直接“制裁”对象的华为公司的“掌门人”任正非呼吁不要将经贸关系和别的什么挂钩,强调“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我们自己能做的事做好,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这样务实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中国社会主流的点赞。

“中国离不开世界”,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真实。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从百业待兴的起步时刻到成果丰硕的今天,虽有“摸着石头过河”不可避免的困扰和失误,但总体上一直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内求于生产力的解放,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制度、技术创新的突破;同时,改革开放使我们搭上了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快车”,引进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利用好世界市场,制度学习和思想观念的交融更加深入,从来都是中国发展的良好“助攻手”。具体到美国,即使是今天,美国的技术和市场开放,对中国发展的实际意义也应得到客观评价。

“世界需要中国”同样真实。中国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进步是世界繁荣的表征之一,也是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基础之一。中方认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如果美方保持必要的理性,应能接受这一判断。事实也证明,美方升级的摩擦,已损害到了美国农业、高科技等领域和很多消费者利益。

所以,中国加强开放、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初心不变,中国在艰难的情况下仍寻求中美“管控分歧”、达成贸易协议,是中国根本利益的需要,不应作其他解读。中美经贸关系的波折不应、不能成为主流,同样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中美贸易谈判仍会继续,达成协议只有时间成本多少的问题,不会永远搁置,这是笔者的判断,也应属天下大势的必然。当然,协议不会以单边全面“获胜”为条件,中方的底线美方应给予尊重,美方合理的诉求也应在协议中较好体现。更早地达成协议,减轻这轮波折对双方乃至世界经济的冲击,这是理性务实者乐意看到的。笔者担忧争议“越界”,将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问题不理性地升级到所谓的制度之争、“文明冲突”,美国社会存在这种苗头,中国也存在一些渲染贸易“战”、宣扬“把中美贸易打到0”的言论,还有些带有仇恨色彩的负面流量。这些对双方沟通和谈判是不利的,会增加达成协议的时间成本。中国政府倡导“管控分歧”,对双方都是很有深意的“怎么办”的问题,需要共同作答。■

猜你喜欢
波折理性升级
高山雪峰历险记·(第4章)波折重重
鳜鱼行情又遭暴击!4天内至少下跌2元/斤,新鱼上市几经波折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十字路口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