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村庄整治规划探讨

2019-03-20 12:17耿燕敏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整治城乡村庄

耿燕敏

(山东省城建设计院,济南250021)

1 引言

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拉开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从而激化了城乡与村庄之间的矛盾。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城乡村庄整治规划力度,一方面,可以均衡城乡村庄间的经济实力,缩小彼此间的经济差距,另一方面,在推进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现阶段规划中存在的弊端,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

2 城乡村庄整治规划的意义和原则

2.1 城乡村庄整治规划的意义

城乡村庄整治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村庄基础建设规划和分布结构优化2 方面。基础建设规划是对村庄的基础设施内容进行优化,使运作流程更加规范。分布结构优化是对城乡村庄现有功能分区结构进行重新规划,进而提高村庄功能分区分布的合理性。通过进行城乡村庄整治规划,第一,可以解决农户建筑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农户在建设房屋的时候,通常都会建造围墙,这样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在规划过程中,将此类建筑用地进行回收,从而达到优化建筑用地的目的。第二,改善村庄的生活环境。在城乡村庄规划设计中,基础设施完善属于非常重要的规划内容。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使居民周围生活环境也在不断优化,从而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第三,缩小城乡间的经济差距。经济差距是导致城乡矛盾不断激化的最主要原因,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制订合理的村庄整治规划,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城乡村庄整治规划的原则

城乡村庄整治规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整治规划内容需要有利于居民的生活习惯。现阶段我国村庄整治规划的重要任务,是对分散的村庄进行集约化处理,将所有分散村庄集中在一起之后,可以方便后续基础设施的建立,同时,还有利于功能分区布局,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第二,听取公众意见。村庄整治规划虽然属于惠民政策,但是在制定过程中,需要积极听取公众的意见,从中筛选有用建议融入规划内容当中,从而有效提升整治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第三,均衡性原则。在城乡村庄整治规划的内容中,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属于必不可少的规划环节。但是两者之间的应用比例需要进行精准计算,使基础设施结构可以得到不断优化,进而提升村庄居民的生活品质[1]。

3 城乡村庄整治规划的现状

3.1 规划编制基础薄弱

城乡村庄整治规划属于非常复杂的处理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此来制订出综合性、科学性较高的规划体系,从而加快规划内容的落实速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对于村庄整治规划内容的研究较少,收集的材料信息也较少,在制订整治规划时,数据信息的特殊性会增加规划内容的不合理性,这样在落实规划内容的过程中,由于农民基础利益受到损害,十分抵触规划落实,从而导致规划很难让人信服,降低了整治规划的可操作性[2]。

3.2 空间利用相对分散

我国的土地资源总量非常客观,每个区域的地质环境、气候条件也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同。为了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我国的村庄显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但绝大部分村庄都体现出“空间分散”的布局特征。通常情况下,农民为了便于耕作自家农地,往往将住宅建造于农地旁边,使得整个村庄呈现极为分散的状态。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村庄内“公共建筑”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布局极其分散,使得这些公共建筑难以更好地服务于村庄居民,从而降低了功能。

3.3 公共设施配套不全

在很多村庄当中,不乏存在公共设施配套全面的区域,但此类区域的服务面积只是少部分人群,大部人群都无法享受到公共服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村庄农民居住的相对分散,距离公共服务区域的距离较远。另一方面,村庄公共设施配套并不完全,很多区域中只有一处或两处公共服务设施,如商店、医疗卫生站、小学等,这也是导致居民生活品质较低的主要原因[3]。

3.4 公众参与度较低

在以往城乡村庄整治规划的制订过程中,部门一般为了加快计划的制订速度,会忽略掉规划的目标对象,也是本次规划的收益主体——村庄中的民众。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为民众带来更好的生活,因此,采纳民众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规划内容对民众意见的重视度较低,很容易导致规划内容过于理想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民众不愿意配合,这样不仅会限制规划的落实速度,而且很容易进一步激化村庄与城镇之间的矛盾,降低整治规划的可行性。

4 城乡村庄整治规划的建议

4.1 制订科学的整治规划

通过制订科学的整治规划,一方面,村庄居民更加信服,在落实过程中可以更加配合。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村庄功能性布局的合理性,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当地政府需要重点关注城镇周边村庄用地的治理,将此类土地的用途进行细致规划,筛选合适的区域作为村庄建设用地,实现村庄的集约化管理。并且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部门应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逐步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进而提升村庄布局管理水平,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4.2 采用稳健推进机制

通过采用稳健的推进机制,不仅可以提升城乡整治规划制定的实用性,而且还能提高规划治理效果,带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1)实现管理机制的城乡一体化。在户籍制度、税收制度、社保制度等方面,给予农民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实现城乡物质、信息等的有效交流和沟通。(2)实现投资的多样化。村庄整治的增长机制要以农民、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多样化投资方式为基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3)在村庄整治中将责任落实到实处,重视村庄整治,实施明确的方案,确定明确的目标,并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

4.3 明确整治规划目的

整治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快村庄经济的发展速度,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通过明确整治规划目的,可以提高规划制订过程中的目标性,有效提升规划内容的可操作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当地政府需要适当提升农业方面的经济支出,减轻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的经济负担,同时,还需要加大农民对科学种植技术方面的培训,为农民经济收入增长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理论支持。

4.4 优化现有土地结构

通过优化现有土地结构,一方面,可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功能分区布局的合理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基础调研,根据基础调研获取的相关信息来合理分配土地资源的功能价值,从而有效提升城乡村庄整治规划内容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制定科学的整治规划能够提高城乡居民的满意度,采用稳健推进机制可以提升规划政策落实的整体速度,明确整治规划目的能够提高制度推进的可靠性,优化现有土地结构可以为后续政策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现有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均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实力,推动社会经济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整治城乡村庄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村庄在哪里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