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22与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2019-03-20 13:59钱瑶曾姣娥薛君力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通路胰岛素诱导

钱瑶 曾姣娥 薛君力

1长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荆州 434020;2荆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4340201

2 型糖尿病( T2DM) 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特点是胰岛素抵抗和胰腺分泌胰岛素相对缺乏。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慢性低度炎性反应是T2DM 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1]。白细胞介素( IL) -22是IL-10家族中的一员,它可以诱导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具有加重T2DM 的进展可能,其也可通过一系列机制来保护β 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及诱导β 细胞再生,从而改善T2DM 的发生、发展。因此,目前对于IL-22双重促炎及抗炎的性质在T2DM 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现就IL-22与T2DM 及其并发症相关性的研究展开综述。

1 IL-22 的来源及生物特性

1. 1 IL-22 的 来 源 及 产 生 细 胞 IL-22 是 由Dumoutier等[2]在2000 年发现,由小鼠的IL-9 和凝集素刺激诱导出的一种新型细胞因子,由于其与小鼠IL-10 有22% 的氨基酸同一性,所以被命名为IL-10相关的T 细胞衍生因子( IL-10-related T cellderived inducible factor,IL-TIF) 。Dumoutier等[3]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了人的IL-TIF,并将其命名为IL-22。最早的研究仅在胸腺和脑中发现了IL-22的组成性表达[2]。随后研究发现,在其他组织中,如肠道、肝脏、肺、皮肤、脾脏和胰腺等,也发现了IL-22的表达[4]。IL-22在炎性反应过程中,由活化的T 细胞分泌,包括辅助性T 细胞( Th) 1、Th17、Th22,CD8+T细胞,γδT细胞和自然杀伤T 细胞,但其主要来源于Th22、Th1和Th17[5]。

1.2 IL-22 的基因及蛋白结构 人IL-22 基因位于12q15号染色体上,包含5 个内含子和6 个外显子,位于编码干扰素γ 和IL-26的基因附近[6],全长共5 257 bp,而只有537 个bp 位于开放阅读框中,转录和翻译产生了含179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其中前33 个氨基酸起信号肽作用,具有3 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7]。IL-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700,其一级结构包含4 个半胱氨酸,形成两个分子内二硫键[8]。其二级结构包含α 螺旋结构,人IL-22与小鼠IL-22的蛋白二维结构有8.80%的相似性[6]。

1.3 IL-22 作用的信号通路 IL-22通过结合异源二聚体跨膜受体复合物,发挥其生物学效应。IL-22受体( IL-22R) 具有两个异二聚体亚基,即IL-10R2和IL-22R1,它 们 都 属 于Ⅱ型 细 胞 因 子 受 体[3]。IL-22R1不表达于免疫细胞中,而是在皮肤、小肠、结肠、肾脏、肝脏和胰腺中高度表达,而IL-10R2则广泛分布于机体多种组织中[9]。在炎性反应过程中,IL-22 与IL-22R1 结合后形成复合体,然后,IL-22/IL-22R1复合体再与IL-10R2结合在一起,以激活下游信号。IL-22的主要信号通路是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 STAT) 1、STAT3和STAT5,这些信号通路通过诱导酪氨酸激酶1( JAK1;与IL-22R1相互作用)和酪氨酸激酶2( TYK2;与IL-10R2 相互作用) 的磷酸化而被激活[10]。IL-22还可激活p38、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ERK) 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 JNK)3 条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通路[11]。

2 IL-22 在T2DM 中的作用

抗炎治疗能够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β细胞功能[12]。IL-22与IL-10的免疫抑制作用不同,在炎性反应中具有明显的相互矛盾的作用[13]。IL-22可诱导IL-11和卵泡抑素等抗炎蛋白的表达,保护机体免受组织损伤,调节炎性反应和自身免疫,同时,IL-22也能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如IL-6 和趋化因子,这可能加重炎性疾病的进程[6]。

2.1 IL-22 在T2DM 中的表达 由于不同的种族、诊断标准和疾病进展,关于外周血IL-22在T2DM 患者中表达的水平仍然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表明,T2DM患者血Th22和IL-22的水平高于对照组[14-16]。其他两项研究则发现相反的结果[17-18]。而Wang等[19]则发现,T2DM患者外周血IL-22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Zhao 等[14]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健康的肥胖对照组和T2DM 组外周血Th22数量明显增加。T2DM组患者血浆IL-22水平显著高于肥胖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

Gong 等[15]研究证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有T2DM、冠状动脉疾病或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患者血清IL-22浓度更高。IL-22能够保护上皮细胞免受溶血磷脂酰胆碱和高糖诱导的损伤,而IL-22R1在高糖及溶血磷脂酰胆碱的作用下表达增加,IL-22 与IL-22R1的结合减弱了IL-22 的保护作用。然而,慢性长期的IL-22过度表达可能导致趋化因子和其他炎性信号的产生,最后导致疾病状况恶化。

Herder 等[16]研究发现,血清IL-22水平与男性、当前吸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较高的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 IL-1RA) 水平等T2DM及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呈正相关,而血浆IL-22的升高并不增加T2DM发病风险。

Shen 等[17]研究发现,与血糖正常者相比,空腹血糖受损者和T2DM 患者血浆IL-22水平明显降低。血浆IL-22水平与体重指数、血糖、血压和甘油三酯等糖尿病危险因素呈负相关,血浆IL-22水平降低可能是空腹血糖受损和T2DM 的潜在诱因,而这可能与IL-22对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JAK) -STAT3 通路的调节作用有关。

2.2 IL-22 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Wang等[20]研究发现,腹腔注射IL-22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与对照组小鼠相比,IL-22R1缺陷小鼠在喂食高脂饮食1 个月后体重明显增加,并且随后在3 个月内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加重。

Zhao 等[14]研究发现,在肥胖对照组及T2DM组的血浆中,Th22及其分泌的IL-22 及肿瘤坏死因子α 均升高,IL-22通过JAK-STAT3途径调节β 细胞活性,而慢性活化的JAK-STAT3途径可导致肥胖、外周胰岛素及瘦素抵抗,由此推断外周血慢性高IL-22水平会加重T2DM及其并发症的进展[21]。

2.3 IL-22 对β 细胞的影响 最近的研究表明,IL-22可以改善β 细胞氧化应激及促进β 细胞再生。Hasnain 等[22]实验发现,IL-22下调3 个关键的氧化应激诱导基因: 一氧化氮合酶-2、热休克蛋白90ab1和铁蛋白重链-1,上调抗氧化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5、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5、超氧化物歧化酶-2、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 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Cyba( cytochrome b-245 alpha chain) ,有效抑制β 细胞中活性氧和亚硝酸盐的产生和积累,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IL-22可以通过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2 基因和下调一氧化氮合酶-2 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内O2、H2O2、一氧化氮、氢氧化物和ONNOO 浓度,从而保护β 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改善胰岛素原的错误折叠,降低血清胰岛素原-胰岛素比率[23]。Hu 等[24-25]研究指出,IL-22通过下调INS-1细胞中的解耦联蛋白2 的表达来恢复线粒体损伤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受损,减轻棕榈酸盐诱导的β 细胞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

Xuan 等[26]研究发现,当IL-22与IL-22R结合后,TYK2和JAK2被磷酸化,导致STAT3的激活和Reg 基因的上调,Reg蛋白在小鼠和人胰腺β 细胞再生中起着自分泌/旁分泌生长因子的作用,它能上调与细胞周期蛋白D1 基因结合的活化转录因子-2的表达,从而激活信号通路,最终诱导β 细胞再生。Hill等[27]也发现,当非肥胖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与10 ng·ml-1重 组IL-22 体 外 培 养48 h 后,Reg2 和Reg1基因表达分别增加3 倍和4.2 倍,然而,当用高浓度(50 ng·ml-1) 的IL-22孵育该细胞时,Reg 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

Borg 等[28]在非肥胖糖尿病小鼠腹腔内注射重组小鼠IL-22( 200 ng·g-1) 治疗后,没有观察到胰岛面积、血糖控制、β 细胞残留功能、内质网应力、胰岛素或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改善,通过测定非空腹血糖、C 肽和组织学评分,提示并没有延迟糖尿病的发生。

3 IL-22 在T2DM 慢性并发症中的作用

Wang 等[18]研究发现,在糖尿病肾病( DN) 患者和DN 小鼠血清中IL-22水平均显著下降。随着DN的进展,IL-22的表达进一步降低。IL-22治疗后下调肾脏NLRP3/caspase-1/IL-1β通路,显著改善DN 小鼠的肾损伤和肾小球系膜基质扩张,从而减轻代谢综合征,提示IL-22 对DN 有良好的治疗作用。Weber等[29]发现,用重组IL-22结合蛋白阻断IL-22的作用后,可使IL-10、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的表达减弱,而趋化因子CXCL1的表达增加,以致肝脏和肾脏细菌清除率增加,肾脏损伤减轻,由此发现,IL-22在脓毒性腹膜炎中具有重要的促炎作用,可导致细菌扩散和器官衰竭。刘意和赵林双[30]研究发现,重组IL-22促进DN 发生、发展,而IL-22中和抗体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nail1信号分子的高表达,减轻微量白蛋白尿,延缓DN 的进展。

Chen 等[31]在实验中发现,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IL-22水平显著增加。IL-22诱导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的产生,从而参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IL-22还可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并促进血管生成。而Wang等[19]在实验中未观察到IL-22水平在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正常葡萄糖耐量3 组中有显著差异。

Avitabile 等[32]在实验中发现,IL-22处理的糖尿病创面从诱导后第4 天开始至诱导后第13 天显著减少。IL-22治疗后诱导STAT3 和ERK 转导通路活化,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释放,以及高血糖状态下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损伤修复,并抑制其分化,最后促进糖尿病创面的愈合。

综上所述,以上的研究结果揭示了IL-22 在T2DM 及其慢性并发症治疗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但IL-22的双重促炎和抗炎性质是开发基于该分子的治疗剂的最大障碍,这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猜你喜欢
通路胰岛素诱导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促使性早熟形成的作用观察
proBDNF-p75NTR通路抑制C6细胞增殖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通路快建林翰:对重模式应有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