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编辑稿件处理方式研究

2019-03-20 13:55
传媒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洞庭湖电视节目稿件

谢 畅

(广东省潮州市广播电视台,广东 潮州 521000)

我国所有民众都是电视台节目的接收群体,电视节目质量与收视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若想提升电视台经济效益,编辑在稿件处理方面必须提高处理能力。处理过程中要保留稿件的真实信息,并将稿件以受众最易认可的形式进行处理。目前我国电视台对稿件处理很重视,且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稿件处理质量,电视节目收视率也在稳步提升中。

一、稿件处理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一)保证稿件内容真实有效

稿件来源真实可靠,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特别是涉及时政类、民生类稿件,受众对该类稿件的关注程度较高。若稿件真实程度有待考证,节目播出后就会引发较大的社会争议,虚假信息的传播会对受众思想产生错误影响,因此必须对稿件真实性进行严格把控。

(二)保证稿件语言凝练精准

首先稿件要突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并使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事件描述清楚并呈现出来。编辑处理稿件过程中,必须使用客观公正的语言描述事件,不能将个人情感强加到稿件中,进而影响受众判断力。此外,稿件编写需要严格控制字数,避免文章过于繁杂,不利于受众接受。

(三)稿件观点不能与大环境相悖

在修改润色过程中,不能随意篡改稿件本身论点,避免受众在理解上出现分歧现象。稿件处理还要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切勿出现夸大其词、语言过激等降低稿件质量的现象。此外处理后的稿件要和时代环境相统一,禁止采用非法手段博人眼球。

二、对编辑工作者的各方面素养要求

(一)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

电视节目通常以视频形式播放,此时不仅是对编辑语言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其处理画面能力的考验。稿件必须与视频内容相结合,且考虑到当前我国受众的文化水平,编辑需要将稿件处理成受众最易理解的形式。稿件内容也不能过于白话,既要体现稿件专业性,又要确保受众易于理解,没有很强文字功底的人很难驾驭编辑工作。

(二)保持较强的敏锐性

通常每篇稿件都有其特色,对其进行处理时需要仔细斟酌,将每句话、每个字都进行推敲。可能某个“新闻点”是非常新颖的素材,但作者却一笔带过,这时编辑就需要对该点进行放大处理,深度挖掘稿件价值,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对稿件的敏锐程度,才能快速提升稿件处理能力。

(三)编辑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

在对外出采访记者稿件进行编辑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作者的事件描述能力较差,不能对事件主次程度进行划分。本来是非常好的素材,在平淡无奇的文字描述下,稿件就显得非常普通。此时编辑就需对稿件进行筛选,结合摄像记者拍摄的画面,将有价值的稿件挑选出来,并依靠自身敏捷的思维对稿件进行润色处理,在不改变稿件主旨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升稿件质量。

(四)具备创新思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此种情况下,若电视台不能将创新元素融入稿件处理中,那么收视率就会急剧下降,因此目前创新型编辑人才正是电视台所需要的。稿件创新的方式有很多,如插入现场视频、采访当事人等。

三、以获奖稿件为例,深入探究处理方式

《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是荣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作品,由万茂林、赵成新等四位记者完成的。稿件整体内容朴实无华,但却对重点信息刻画到位,不存在空话,这才是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应该具备的态度。下面针对稿件内容,对稿件处理方式进行探究。

(一)提升稿件主题的深度

通过简单的稿件,挖掘出其背后蕴含的深层内涵,是稿件处理的常见方式。经过深化主题的稿件,能增加受众的舆论点,在舆论方面发挥正向导向作用。挖掘稿件内涵并不是盲目进行的,首先编辑需对稿件背景事件进行深入、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将摄像记者拍摄的视频进行剪辑,并配上相应文字。稿件结合视频播出,能为受众进行视频内容解说,受众接受程度较高,在视频的协同表述下,使稿件变得更加鲜活,电视节目完整度就更高。在处理洞庭湖采访稿件时,四位编辑不辞辛苦,在洞庭湖建设期间,每年都会实地观察洞庭湖建设情况。按照正常的稿件处理方式,编辑只需在办公室对其进行润色处理即可,但四位编辑为还原稿件的真实度、升华主题,并深挖洞庭湖近些年的变化,先后去了洞庭湖辖区内的数十个县市,并深入基层城镇,对民众生活情况进行实地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稿件内容、用词进行反复推敲,最终完成稿件处理。

(二)充分发挥画面作用

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电视画面的冲击力、感染力得到很大优化。稿件处理过程中,可借助这一优势,不断提升电视画面质量。画面需要捕捉主要人物,并展现事件发生过程,剪辑掉与事件相关度不大的画面,保证画面内容紧凑。画面内容最好是常见的内容,尽量减少专业术语、复杂数字在画面中的出现次数。文字信息需要和画面内容保持一致,确保画面播放完毕时文字讲解也随之结束,生动的画面可对单调的文字起到补充作用,进而更好地抓住观众注意力。为使节目播放趋于完美,尽可能使用拍摄的视频画面,并配上相应声音。《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这篇作品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以孙茂林为首的编辑,不仅深入各乡镇走访民众,还拍摄当地真实的生活场景。在视频剪辑过程中,将视频和稿件内容相互对应,生动地反映出洞庭湖的成长历程。

(三)使稿件内容更加曲折丰富

悬念设置需要掌握技巧,即对稿件论点的对立观点进行挖掘,将稿件按照正向论点、反向观点两条主线进行处理,并将两类观点辅以相应案例,使观点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当稿件内容发展到高潮部分,编辑可在此处设置悬念,给观众一种戛然而止之感,进而勾起观众思绪。在充分分析观点利弊后,再引出稿件的真实意图,悬念处理可表现在稿件多处,只要能起到激发观众想象即可。《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这篇稿件虽然没有曲折的内容,但其对洞庭湖建设的每个环节刻画得恰到好处,包括堤岸覆盖面积、洪水梳理等多项方案,涵盖整个建设过程,内容丰富详细又不显累赘。

(四)对稿件进行全面包装

将稿件信息在电视节目中充分展现,并向观众准确传达论点,是稿件包装的最终目的。首先是对内容的包装,在上文已经提到内容处理要点,保证内容生动的同时,还要确保内容紧凑连贯。其次是对文字、图像的包装,在图像下方搭配的字幕必须恰到好处,并将画面中出现的干扰杂音滤除,确保视频播放流畅。

(五)对稿件内容进行创新

创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决定了节目的关注度,在稿件处理中同样适用。首先编辑需要提高交际能力,尽量多地接触社会各阶层人员,深入了解社会现状,保证信息来源渠道多样。然后将众多信息整合起来,各类思想碰撞间,能帮助编辑形成创新灵感。《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这篇稿件表面上详写洞庭湖的建设变化,实则落脚点在长江下游移民的生活状况上,通过对移民真实生活场景的刻画,让文章在记叙方式的结构下不落俗套,这是此篇稿件的创新点。

四、结束语

电视台是目前我国传播信息的主要机构,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较大,在此情况下若能提升稿件处理方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会大大增加。综上所述,是对稿件处理的相关介绍,首先总结电视台在稿件处理方面的相关要求,其次介绍编辑处理稿件时需要遵守的原则,最后详述稿件处理方式。相信在稿件处理方式不断改进的情况下,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认可度会更高。

猜你喜欢
洞庭湖电视节目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洞庭湖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洞庭湖的麋鹿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