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军阀对东北新闻业的发展贡献探析

2019-03-20 13:55郑佳宁
传媒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新闻业报业通讯社

郑佳宁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一、引言

民国初年,袁世凯为了巩固其统治,严厉查禁报业,管控舆论。东北地方当局对当时的报业管控极其严格,残酷镇压革命党,屡屡查禁革命报刊,使革命政党报刊难以立足。又加上当时的许多民办报馆实力不足,不善经营,不仅得不到政府的帮助与扶持,还经常受到各种限制和摧残。1914年袁世凯颁布了《报纸条例》,企图对新闻舆论进行进一步的管控。《报纸条例》中关于报纸发行的规定、缴纳保押费的政策,报纸内容的管控及违规后的严厉处罚等,都大大限制了报业的发展。东北当局以条例法规为借口,限制、阻碍了不少申请新办的报刊。同时开展的报刊内容检查,极大地破坏了东北的新闻事业,致使很多革命进步报刊消失,迎合低级趣味却不妨国事的黄色小报开始流行,严重制约了当时的报业发展。

二、政治宽松创造空间

袁世凯去世后,严苛的《报纸条例》被废除。中央集权也被明显地削弱,北洋军阀各势力展开了激烈的割据混战。奉系军阀作为东三省首领登上斗争舞台,忙于对外军阀混战和政治斗争,放松了对东北新闻业的管控,报业的发展环境相对宽松。分裂、混战的政治环境也刺激、分化出了多元化的思想,为报业的发展提供思想空间。同时,在奉系军阀执政东北以来,东北政局相对关内军阀大混战的局势,拥有着较为难得的稳定局面。尤其在奉系军阀扩张中的第一次、第二次直奉战争等战役,其主要战场都在关内进行。在没有被铁蹄践踏过的这一时期的东北热土上,老百姓们反而拥有了一个稳定发展的生活环境。“年来本埠报界事业异常发达,前后设立已经十余家之多。”较为宽松稳定的环境大大促进了新闻业的发展,东北报业逐渐出现了一个小的繁荣期,报纸数量稳步上升。

三、经济发展带动报业

奉系军阀相当重视东北经济的发展。为了发展农业,奉系军阀及时颁布优惠政策吸引移民迁入东北。前三年一律免税的政策吸引着来自山东等地的难民,一时之间大量移民纷涌而来。据统计,东三省的移民人口1926年为奉天省12,824,779人,吉林、黑龙江两省合计为9,258,655人,三省总计人口为22,083,434人。这些移民以平均每年增长64万的速度,纷纷留在田间和拥有车站、港口的大城市。大量的人口流动带动着城市人口结构的构成变化,使得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大城市汇聚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刺激着城市的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和近代化的进程。现代化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于信息的需求更加旺盛,人口基数的增多也为新闻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强大的动力和购买力。

在奉系军阀的推动下,东北的农田数目和粮食产量也在不断扩增,使得各类农作物的产量大有增加,占到当时全国农产品商品量的50%以上。再加上东北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大量的农产品贸易出口,深深推动着东北的现代化进程。奉系军阀在获得了大量的经济收益后将资本悉心投资,或兴办产业,或开发资源,大大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需要更加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提升了公众对于信息交流的急切需要。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大量刊发商业广告进行宣传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报刊中的广告收入。同时,奉系军阀在经济发展后,兴建了造纸厂和印刷厂,为报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降低了报业发展的物质成本,也提升了读者对报刊的购买能力。

四、教育提升受众水准

由于的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东北地区的教育事业相对缓慢,识字的人少,读报的人就更稀,更不必说有思想能办报的人甚是寥寥。奉系军阀是所有军阀派系中,最重视教育发展、对教育投入最高的一派。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曾说:“凡国家若想富强,哪有不重教育与实业,会成功的呢?”奉系军阀曾将政府收入的40%投入到教育中去,积极兴办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机构,还兴办军事学校和东北大学,着力打造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层层推进东北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东北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提升了受众的阅读水平,为报刊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受众群体,提升了东北地区的办报热情和办报动力,从文化层面为其报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知识的普及和报刊的重视上,奉系军阀还建立了多所通俗快报阅览社、通俗教育讲演社等,提升民众对于获取知识的便利性,也在阅览社的普及之中为民众养成阅读报纸的好习惯。

五、积极创办无线通信

奉系军阀时期报刊发展一片热烈,报业的发展促使各报馆积极探寻新闻信息的来源。虽然奉系军阀有时会严查、限制通讯社的消息传播,但在东北境内创办的多所通讯社还是为东北报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比如在省内和省外重要省、市设立分社,甚至采集国外通信的辽宁报联通讯社;以专载长江重要见闻的长江通讯社,及时灵通地向东北地区传送重要新闻;以社会问题讨论为己任的哈尔滨通讯社等。通讯社的增多为报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信息支撑,比如《滨江时报》将其版面划分为本埠新闻、东三省新闻、直隶新闻、山东新闻等模块,在通讯社提供的信息下,及时有效地向东北人民传递来自各地的信息,增进信息交流的广泛性。

奉系军阀相当重视新闻业的发展,于1922年便开始筹办无线电台的建设。1923年内,东三省已经拥有哈尔滨、沈阳、长春、齐齐哈尔四处电台作为收发机关。为了规范管理,奉系军阀还颁布了相关的法规条例,规定各电台每日给各地报馆发布新闻的时间和消息字数,在电台收录的世界新闻中有重要新闻也应做相应的发布等。无线电台的创办使新闻业获得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重要信息的传递,带来了更广泛及时的信息交流和新闻传送,大大推进了新闻业的发展。甚至于奉系军阀在后期的电台建设中,分别与德、法无线电公司进行了收发电讯等合作,使其获得“世界收信处”的美誉,可见当时的新闻信息来源足够广泛与便利。

1926年10月1日,在奉系军阀的努力之下,中国第一座官办广播无线电台于哈尔滨诞生。奉系军阀不仅筹办了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广播无线电台的条例来规范和完善无线电台事业的发展。广播无线电台是新闻业发展中新的媒介形态,更是作为传播各类商情和新闻信息中有力的一环,及时有效地向人民大众播送消息,更因其对文字的不受限制,提升了受众的广泛性。一些广播节目和信息的报纸预告刊发相应带动了报业的良好发展。广播电台的新闻播报也为报业带来了更多的信息源,为东北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形式。在广播电台发展的同时也为民众对于新闻的获取形成了较为日常的习惯,大大推动了东北新闻业的发展,也为中国的无线广播电台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结语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中最关注新闻业的一个派系。在其统治期间,出于对政权的稳固性和扩张势力、影响力的需要,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操控与限制。但由于奉系军阀对新闻业始终抱有着高度的重视,为新闻业发展所推行的一系列的有利政策,为其发展所营造的稳定的政治环境,迅速发展的经济环境,高度的公民教育化和无线通信事业的发展,为东北的新闻业带来了一个较为快速的发展繁荣期。

猜你喜欢
新闻业报业通讯社
互联网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速度不是一切:国外新闻通讯社如何使用用户指标?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
侦探通讯社
侦探通讯社
互联网催生传统新闻业的三个变化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