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广电外宣工作的重点

2019-03-20 13:55
传媒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广电选题培训

陈 波

(浙江衢州广电传媒集团,浙江 衢州 324000)

外宣工作主要在于借助媒体的宣传作用,向外部进行节目的传输,实现宣传的目的。外宣是通过媒体实现宣传的,节目的制作水平是否具备特色等成为影响外宣效果的因素。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外宣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一、当前外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现阶段,广电外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创新意识不足,缺少新的思路,节目制作方面也不够精细化,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常态。具体表现为:首先,年龄结构方面,偏于老化,新鲜力量不足。从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来看,“青黄不接”问题突出,人才断档的情况比较严重,缺乏新鲜的补给力量,导致队伍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其次,知识结构单一化。知识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的能力,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缺乏自我提升的意识,导致工作效率不足。最后,缺少培训。培训是保持工作人员专业性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需要在培训方面加以调整,注重培养工作人员对新技术的使用以及创新意识。

二、新形势下广电外宣工作的重点

(一)注重“三种能力”的培训

(1)选题策划能力。选题是广电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对于宣传效果的影响比较直接。因此,必须注重培训工作人员的选题策划能力。选题是否突出,是否具备特色,将影响着最终的宣传效果。除去针对选题策划能力进行专业培训之外,还应该注重自身积累,也就是将工作中的素材加以整理,存储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2)现场采访能力。采访是获取信息的途径,通过采访实现面对面的沟通,可以获取许多信息。新闻采访需要一定的采访技巧,才能保证采访效果。例如,采访之前做好准备,对采访人物或者事件有个大概的了解,设置好提问的问题;采访过程中注重引导倾听,获取更多信息。

(3)写作撰稿能力。写作是一种外在的呈现方式,也是编辑人员的必备素质。加强写作撰稿方面的培训,结合当前的热点内容,开展新闻写作,对新闻稿件加以审查,提升人员的写作撰稿能力。培训时应该注重标题如何拟定、如何确定新闻构建、如何进行同期声采访等。

(二)构建“立体外宣”格局

(1)及时跟进。外宣工作应该具有快的特点,针对社会的热点内容及时跟进。例如,十九大期间,针对十九大做出跟踪报道,让人们及时了解到十九大的更多资讯内容。外宣工作承担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借助讨论群或者网络等方式,及时了解宣传的动态和重点,及时送稿,保证稿件的时效性。

(2)夯实责任,确保外宣工作规范运行。建立相关制度,对素材的选用、权限、内网拷贝等环境加以规范,推动信息共享;编辑轮值制度,编辑人员严格按照编辑的责任制度,分配好编辑的审稿、剪辑和后期制作工作,并采取三级审签的制度,及时发现稿件的问题。

(3)塑造挖掘,树立标杆和典型。针对先进人物或者先进事迹、社会热点事件等,加以深入挖掘,塑造出典型的特点,对于热点内容持续性报道等,推动外宣工作的发展,更好地塑造出广电形象。

(三)紧扣“五个依托”,提升影响力

(1)依托“外宣平台”,进行深度报道。借助外宣平台,例如,网络媒体,以多种外宣途径,实现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提升宣传的力度。

(2)依托百姓,掌握外宣工作重点。外宣的焦点应该放在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必须弄清百姓的需求,通过对百姓需求的调研,深入基层,了解到百姓亟待解决问题、关心的问题等,将其作为重要的选题,加以宣传报道。

(3)依托“县区报道”,提升县外的美誉度。外宣工作主要在于塑造出良好形象,借助县区报道,与外宣办进行报道研究,明确外宣的主要工作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外宣工作。

(4)依托“广电系统”,实现规范管理。加强广电网络建设,并完善“三级审签”制度,对网络上的信息加强监管,及时报道网络舆情;对网站做好检修,做好网站的升级以及维护工作,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

(5)依托“精品创优”,提升硬实力。精品节目可以吸引更多受众,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宣传的效果。采取精品创优的方式,通过提升节目的质量,加强节目的评选,提升内部人员的竞争意识,让节目更具有竞争力。

三、结束语

外宣工作是广电宣传的一种重要途径,实现外宣和内宣两手都抓,均衡发展是我台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新的经济常态以及媒体常态下,必须坚持对外宣工作的创新研究,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深入研究外宣工作可能遇到的新情况,确定外宣工作的重点内容,保证外宣工作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广电选题培训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