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网络综艺《我爱二次元》中的三种颠覆

2019-03-20 13:55
传媒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竞演素人才艺

谢 洵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123)

近年来,“二次元”因其所具有的巨大吸金可能性而成为了文化巨头们的投资目标。腾讯视频打造的二次元网络综艺节目《我爱二次元》,在节目中实现了三种颠覆,构建了二三次元沟通的桥梁。

一、颠覆“明星——素人”关系地位

国内“明星+素人”的竞演类真人秀中,明星处于权威地位,素人往往受到支配,二者地位悬殊非常大,如《中国好声音》将明星和选手设置成“导师——学员”的关系便是这种地位悬殊的体现。但《我爱二次元》则彻底颠覆了这种“明星——素人”间的传统关系模式。

《我爱二次元》在嘉宾的功能设置上集中体现了二次元文化平等、自由的精神气质。节目组邀请了人气极高的三次元明星演员加入节目,但常驻嘉宾陈赫、孙艺洲在节目中则更多地扮演着“活跃气氛的旁观者”角色,对于素人选手的表演他们像普通观众一样观看,评价也基本上都带有赞扬、惊叹的色彩,但对于素人选手的表现他们并不具备话语的权威性,这与以往的竞演类综艺截然不同。后续加入的三次元明星张铁林、曹云金、倪虹洁和张峻宁则作为嘉宾队长,配合担任“领队”角色的四位名气不高的二次元明星进行才艺竞技比拼。四位嘉宾队长在二次元文化方面并不专业,因此他们与陈赫、孙艺洲一样并不具备权威的指导地位。而相对于三次元明星所扮演的“嘉宾队长”,二次元明星所担任的“领队”则因为在二次元文化圈浸润多年、小有成就,对于素人选手们的表现他们更具有发言权和话语权。而与以往节目中的“导师”“评审员”不同,“领队”这个角色与素人选手的地位相差较小,关系也更接近平等,相处时的状态更像是拥有共同爱好与目标的朋友、队友。除此之外,因为二次元明星的小众群体身份,在不熟悉小众圈子的广大公众眼中,二次元明星与素人选手基本上没有差别,相比于以往的竞演类节目,观众们受“粉丝滤镜”的影响较小,评价也更趋于理性、客观,在这样的气氛下,选手们的竞演环境也更加公正、平等。

大众明星扮演特殊的观众及队友,小众明星成为亲密的同好,这种基于二次元文化精神气质的特殊设计,彻底颠覆了传统竞演类真人秀中明星最权威、素人受支配的“导师——学员”式设置。这种设置表面上是颠覆明星与素人的关系地位,实质上是对知识权威的颠覆,同时,也是在向三次元观众展示二次元文化圈所重视的平等、自由的交往模式,宣扬平等、自由的亚文化精神气质。

二、颠覆二次元文化展演空间

《我爱二次元》海选国内的二次元才艺达人进行相关才艺表演,节目的才艺板块分为唱见、舞见、舞台党和不可描述四种类型,具体来说,有cosplay歌舞秀、舞台剧、二次元歌曲演唱等表演形式。

对于二次元文化群体来说,漫展、cosplay比赛、游戏宣介会等线下实体空间是他们聚集的固定展演空间。现实场景下的奇装异服、浮夸造型都在这种特殊的空间中都不足为奇,反而是二次元身份最为明显的象征和认知符号。但是,介于二次元文化群体的小众身份,他们的展演空间往往只有二次元文化受众才会参与其中,cosplay歌舞秀、舞台剧等高度融合二次元文化、精神的才艺表演仅仅是小众群体能够深入接触和全面观赏,大众只能通过社交网站或者新闻报道上的图片及文字才得以窥见一斑,难以更加深入地了解。

而《我爱二次元》节目作为国内首档二次元达人秀,颠覆了传统的二次元文化展演空间。它将二次元文化的线下实体展演空间搬到了线上,由漫展、游戏宣介会等边缘空间转向综艺节目这个大众舞台,从而使得二次元文化群体摆脱被边缘化的地位,从自娱自乐的小众狂欢走进了主流文化的公众视野。节目中,二次元达人杂糅、混搭各种元素,通过精心演绎,将原本封闭于现实边缘空间的立体的、精彩的二次元文化形式集中展现在主流文化的前台。同时,弹幕系统的加入也使得这档节目成为二次元文化群体的一个话语空间,以及二三次元比较集中的一个互动空间。通过这档节目,三次元群体得以在线上一窥二次元文化在现实空间的丰富展演形式,二次元群体则能够拥有除贴吧、论坛等之外的新的虚拟趣缘集聚地。二三次元群体情感的交流、观念的碰撞、价值的冲突,通过弹幕的形式在这一空间得到最直接的体现。

三、颠覆二次元受众媒介形象

一直以来,大众媒介所塑造的二次元的形象都是比较负面的。“宅”“中二”“沉迷”“低龄”“烧钱”等标签使二次元文化及其受众不得不承受着强烈的社会偏见。早在2012年,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就有一位DNF(即网络游戏《地下城与勇士》)玩家在上节目时被女嘉宾集体灭灯,引发圈内的热议与不平。2017年在DNF游戏圈中激起众愤的“DNF死肥宅”事件仍然缘起于对二次元群体的刻板印象。2017年4月23日播出的视频节目《学妹来了》中,重庆工商大学的一名大三女生在被问到“什么样的男生算是屌丝”时,回答说:“我觉得那些玩DNF的很多男的,都是那种死肥宅”,由此引发了众多DNF玩家的强烈不满,事件全网发酵后,这位女生被人肉搜索,其学校贴吧也被DNF玩家占领,学校网站也一度被黑。无论是五年前的《非诚勿扰》集体灭灯,还是五年后“DNF死肥宅”,都反映了公众对二次元群体的有色眼镜,而这种误解与偏见时至今日依旧存在。

《我爱二次元》节目中通过达人们的才艺表演集中展示了积极向上的二次元形象,为二次元正名。《灌篮高手》音乐cosplay剧展现少年人的青春、热血、坚持与梦想,二次元舞曲《威风堂堂》和《极乐净土》的二胡版演绎体现融合流行与传统的大胆创新精神,《街头霸王》舞台剧编排独具匠心、表演走心到位,夸张搞笑中流露出对逝去童年时光的怀恋……各种形式的节目,无一不凸显了二次元文化及其受众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颠覆了长期以来在公众心中根深蒂固的二次元群体“不善交际、阴沉、颓废”的负面印象。而节目中一些二次元达人自述经历,他们正常融入社会生活、在工作中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坚持对二次元的喜爱与梦想,与大众媒介所塑造的二次元群体“逃避现实、沉溺虚拟”的形象形成了截然的反差:

“我其实从小就非常喜欢二次元,那个时候其实日子过得非常苦(四岁开始苦练杂技),然后时间就是非常难熬。但是看动漫啊,《犬夜叉》《七龙珠》这些东西每天晚上准时六点我们就守在电视前,然后就觉得好像是一种寄托。然后二次元也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勇气,我记得有一年大概是2004年,那一年中央电视台来天津录一个综艺节目,(我)非常非常地紧张,然后我就在后台备场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心都在抖,那个时候我刚好迷一部动漫……那里面的歌真的很燃,我就听那个歌,瞬间就觉得身体充满了力量,然后那一场演出演得非常好。二次元带给了我很多的力量和寄托……”——CN 淘子(杂技演员)

《我爱二次元》赋予了二次元达人在更广大的观众群体面前表达自我的权利,展现并强调了二次元文化及其受众阳光健康的一面,颠覆了大众媒介所塑造的二次元文化群体的负面形象。这其中固然有传递正能量、追求节目效果的考虑,但确实让一些三次元观众看到了二次元群体不同于固有印象的积极向上。《我爱二次元》给了二次元群体一个为自己正名的机会,也为三次元观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二次元文化群体的渠道。

总之,通过颠覆“明星——素人”的关系地位、颠覆二次元文化展演空间、颠覆二次元媒介形象,《我爱二次元》力图在新的大众舞台上宣传二次元文化中自由、平等、青春、梦想等精神内核的魅力,塑造二次元文化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正面形象,以迎合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从而获得三次元群体的改观和接受。节目为二次元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爱好者打开了通向主流文化社会的一个小窗口,为二三次元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但是客观地来说,节目在这一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是相当有限的,因为次元壁垒并没有被真正突破。

猜你喜欢
竞演素人才艺
才艺咖
才艺咖
才艺大展示
厉害了!90后青年企业家从素人华丽蜕变成集团老总,只用了六年时间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开心麻花年度大戏《竞演州长》
调查
才艺展示
政治“素人”马克龙突围法国总统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