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中国文化失语解决之道

2019-03-20 14:25盛雨欣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外国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语言英语文化

盛雨欣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外国语学院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英语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变化。19世纪80年代,随着“英语复数化”现象的出现,英语研究发生了“范式转移”(paradigmshift)(Kinsley Bolton2)。人们逐渐认同国际英语变体的存在,英语和美语不再是两种标准语言而成为了两种国别变体。英语变体蕴含着每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想法和信条,标志着语言功能和形式上的差异以及其国际文化适应过程(Kinsley Bolton3)。作为国际英语的一部分,中国英语不仅能够促进中国文化传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还能更好地向世界彰显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

一、中国英语的研究现状

(一)中国英语的定义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概念最早是由复旦大学葛传椝先生提出的。他认为在英语交流或写作时,我国所特有的东西可以通过中国英语来表达,如明清时期与科举相关的表达,如“四书”(Four Books),“五经”(Five Classics),“八股文” (eight-legged essay),“秀才”(xiucai)等; 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双百方针”(Two Hundred Policy),“四个现代化”(Four Moder niza tions)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通过上述表达可以看出,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需要表达的新事物源源不断地产生,而相应的中国英语表达也就随之出现。

这一概念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学界的注意,直到十多年后汪榕培教授指出“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并将中国英语定义为: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他认为标准英语是中国英语的核心,而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和环境造成了中国英语的中国特点,中国人在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对英语语言的渗透就是不可避免的。

(二)中国英语的英文名称

国外学者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中国英语”的存在,他们大多用Chinese English (或Chinglish)来表示中国人使用的英语。在《中式英语之鉴》(The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中,平卡姆(Joan Pinkham)认为Chinglish 是一种畸形的混合语言,既不属于英语也不属于汉语,并戏称其为“有着汉语特色的英语”(序言1)。葛传椝在提出China English 的概念时,就注意到了要将这一新的概念与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进行区分,汪榕培也认可用China English 来区分已带有贬义色彩的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今日的新加坡英语、马来西亚英语、印度英语以及尼日利亚英语等变体都曾经历过相似的阶段,因此无需创造新的词语来代替。

( 三)“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之辩

李文中通过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对比,指出中国英语属于规范英语,不受母语(汉语)干扰,而中国式英语则是受母语干扰而形成的不合规范的畸形英语,并强调英语作为中性信息媒介的作用。有学者则持相反意见,指出无论中国英语还是中国式英语都存在汉语干扰。中国英语属于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干扰性变体,而中国式英语属于错误分析(error analysis)问题。

二、中国英语的特点

英汉民族不同思维模式在句法层面存在明显差异,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陈利红141)。英语句子讲究结构完整,主语明确,不需要过多依靠语境,而汉语句子较为松散,有时缺乏主语,需要结合特定语境来理解。如果在句法和语篇层面上进行中国本土化,则无异于是对西方思维和空白化的挑战。句法层面上的中国英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英语在词汇层面的特点。

(一)新词

新词体现时代的烙印。随着新事物的出现,新的建议以及政策的提出,在每个时期就会产生许多新的词语和表达。一些中国特有的概念以及表达方式是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等词的,这种语言的冲突是由两种不同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引起的。

例如:

中国梦the Chinese Dream

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二)带有数字的缩略词

这类词由数字和几个包含相同汉字的短语组成。如“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古代汉语里也常见,四库、三从四德等表达方式,由此可见现代汉语继承了独特的语言经济传统。中国英语保留这种简洁形式,能够发挥词汇层级的经济优势,有助于读者的阅读和记忆,且频繁使用易于使外国读者接受该表达方式。

例如:

“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

“四个全面”four-pronged comprehensive strategy

(三)文化负载词

这类词来源于历史事件,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发展,思想与价值,中国地理特征,国策,社会关系以及家庭结构等内容。涉及中国特色文化、俚语,需要深挖背后内涵才能理解意思。

例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Never forget why you started, and you can accomplish your mission.

打铁必须自身硬As the saying goes, it takes a good blacksmith to make goodsteel.

三、中国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当语言与意识形态割裂开来,并加以物化(reify),那么语言就将沦为“信号”而不是“符号”。(沃洛希诺夫61)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强调英语语法和语音等基本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文化教学,教会学生的是“识别”而不是“理解”,而能被识别的也只能是“信号”。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与文化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教师在课堂上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的同时,也应该适当地引入中国文化,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增强学生对两种语言结构的特点以及思维方式差异感知。

(二)促进教材内容改革

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大多来源于国外权威杂志、报刊上的文章或外国名著的节选,而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几乎没有。中国英文官方媒体如China Daily,21stCentury;中国四大名著或小说的英译本,如莫言的《生死疲劳》(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余华的《活着》(To Live),刘慈欣的《三体》(The Three-body Problem)等等;以及一些华裔作家的英文作品都不失为好的阅读材料,可以作为课文出现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用英语描述中国的事物,学生能够更快地在脑海中反应出语言的所指,加深词汇和短语的记忆。因此,大学英语教材应适当增加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能将英语学习与现实联系起来。

(三)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在进行对外交流时,由于受到目标语的影响,往往只记得英语民族的风俗习惯,迎合目标语国家文化,而忘记中国文化的表达,甚至有时想要表达却不知道对应的英语表达是什么,而无法开口。这种文化失语的现象在于大学英语课堂上中国文化的输入太少以至于无法输出,学生英语基础是有的,作为中国人也熟悉和了解中国文化,但是当要用英语去表达时,就无法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话语行为是思维和言语之间的桥梁,中国话语能够弥补由语言不对等产生的空白,解决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冲突。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双向沟通交往的过程,因此,中国英语的引入能够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输出的意识,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总结

随着英语的全球化和本土化,英语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它已经成为一种国际交流的重要媒介。尽管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区分和界限仍有争议,但不可否认中国英语是客观实在的,在对外宣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情况时,有着积极的作用。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失衡的现象,中国英语作为弘扬中华文明的最佳载体,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将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输出。因此,大学英语课堂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中西文化教学并重;革新教材内容,适当添加有关中国背景的英文文本,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在跨文化中的交际能力,为弘扬中国文化而做准备。

猜你喜欢
语言英语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语言是刀
谁远谁近?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