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模式的创新路径探索

2019-03-20 15:25徐清盐城师范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共青团媒介融合

徐清 盐城师范学院

随着新媒体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应用,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借此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情况下,高校应积极肩负育人的重要职责,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形成融合媒介的宣传工作模式,由此发挥共青团服务、引导、凝聚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发展现状

(一)宣传工作内容单一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技技术不断进步,数字化时代已经占据人们生活的重要位置,但数字化及各种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令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陷入困难境地,人们在互联网中受到多种观念影响,其思想变得较为单一化,从而需要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时俱进。在此情况下,高校共青团也积极采取相应手段来变革现有宣传途径,以往高校共青团在搜寻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主要途径来自于校内投稿、校内报刊等,形式较为简陋,无法与时代发展相匹配。同时,在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下,各种互联网社交平台、电子报刊等媒介被更多的学生所喜爱,从而对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造成重要影响。

(二)宣传工作效果不佳

以往高校共青团宣传部门并未充分重视各种现代媒介作用,从而导致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得不到有效进展。在没有媒体手段支撑下的共青团宣传工作只得依靠报纸、板报、日刊等传统手段进行宣传,这种宣传方式难以提升宣传效率。同时,由于高校共青团对媒介媒体认识较为片面,一些工作人员并未跟进自身与时俱进的宣传思想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宣传思想中,造成共青团始终存在宣传效果不佳的问题,进而难以有效落实共青团工作,也正因此致使共青团内出现各类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者需不断创新思维,跟进时代发展,才可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才能在相互融合下增强宣传工作效率,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

二、媒介融合对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重要价值

(一)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以往多采用一体式联络方法,皆以上级传递信息为指令,存在交叉的沟通性与相互性,从而导致共青团宣传工作开展过程中经常由于沟通障碍出现失误。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应积极开拓宣传途径,根据大学生个性需求衔接宣传工作,关注大学生对共青团的建议,让大学生成为高校共青团信息获取者和发布者,由此提升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效率,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阳光中沐浴高校共青团工作,主动发挥引导舆论效用,增强共青团宣传工作有效性。

(二)优化信息传递方式

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以往主要依靠信件、期刊、报纸等方法来收集信息,这种方式不仅时效性较差,且采集而来的信息往往会出现有差异、不全面等现象,很难被大学生所接受。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以往信息传递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新时代的大学生需求,他们更喜欢在网络社交平台中搜集信息、发现信息、传播信息。因此,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可在大学生的常用平台中开展,在潜移默化大学生思想的同时提升共青团宣传效率,拉近大学生与共青团的距离,在网络平台中倾听大学生的心声,明确大学生思想发展趋势。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网络化宣传平台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需领先占据新媒体阵地,构建网络化共青团工作平台。自我国改革开放后,一些西方文化思潮与思想观念不断渗入与解构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念,而高校正处于文化思潮交锋、多种思想观念碰撞的主要阵地中,应对此次冲击而来的思想观念感受最为深切。在此情况下,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应积极占领思想文化前沿基地,引导大学生正确思想文化观,充分利用高校宣传资源与宣传媒介,如展板、团报、广播、团刊等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智能手机、互联网技术等宣传途径,通过媒介融合形式将共青团宣传工作最大范围、最大成效、最短时间传递给高校青年大学生们,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共青团宣传工作主动权,真正体现出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还需积极构建网络平台,转型为网络化的宣传工作体系。利用媒介融合具有广泛受众群体的特征,通过专人管理、官方认证方法形成具有公信力、权威性的基层共青团网络平台,切实增强大学生与团组织宣传水平与宣传能力。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有效传递大学生团消息,还可及时受到大学生对共青团的反馈意见。在融合媒介推助下,高校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利用不同媒介互动性特征,在微信、QQ、贴吧、微博等网络平台中掌握学生思想发展动向,并以此开拓新的工作方式、载体,为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拓展新的阵地、领域。

(二)掌握新媒体宣传方法

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应及时革新工作方法,以大学生个性发展与个人需求为导向,以此引领宣传舆论方向。一方面,宣传工作观念需及时更新,增强大学生对共青团认识度。同时,还要在宣传工作中积极弘扬主旋律,加强大学生对共青团的理解。如若宣传工作只建立于告诉学生的基础上,而忽视学生接受程度,那么只会形成错位宣传效果。随着科技技术不断发展,我国传播信息内容的途径十分丰富,从而将大学生推向传播信息主体地位,大学生可以随意传播信息与接受信息。因此,高校共青团只有建立在学生个人兴趣上将思想负载在传播内容中,才可有效提升共青团宣传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共青团宣传工作需突出融合媒介特征,根据大学生群体在新媒体时代特征为导向,通过大学生适应的方法来开展宣传工作。在此过程中,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人员还应充分掌握使用与操作新媒体的方法,在微信、微博等网络渠道中发布多彩的图片、生动的语言,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推送给大学生共青团思想工作,将主流媒体内的大道理宣传内容以大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形成小领悟,让共青团工作更加符合大学生心理活动。此外,高校共青团还需积极培养大学生团队中具有影响力的学生代表与网络宣传员,通过这些学生来增强共青团网络号召力、凝聚力,构成热点共青团话题,并及时高亮处理或置顶关键内容,引导正面、积极、理性的网络舆论方向。

(三)保障共青团员工作能力

高校共青团想要在媒介融合途径中扩大宣传效果,便需要一支网络业务精湛、思想正确的工作团队作来推动宣传部门发展。首先,高校共青团应加强团干部人员培养力度,并对团干部自身理论水平、专业素养、政治素质等加以重视,让团干部在文字能力较强的基础上具备宣传工作能力,可以在宣传工作中保障较高的网络宣传能力、稳定的网络应用能力、高素质政治理论能力,宣传工作中鲜明的思想观点、宣传内容富有感染力、宣传形式生动多样、宣传思维的敏锐、反应能力较强等,才可在宣传过程中及时判断思想传播问题,并在工作中及时反馈与解决。此外,高校还需培养共青团宣传人员具有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够在多媒介条件下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天地。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革新与改进及时社会发展与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更是宣传工作拓宽宣传范围、宣传领域的有效手段,只有高校共青团宣传者以解放思想来看待当前宣传工作在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才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革新自身工作方法、思路与观念,让共青团宣传工作永葆活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需通过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方式,利用丰富的互联网技术及高校教育能力来引导舆论发展方向,并积极革新工作方法、工作观念,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创新新的宣传思路。

猜你喜欢
共青团媒介融合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融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