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应对策略

2019-03-21 04:36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监督

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从职责来看,媒体舆论监督主要利用舆论的力量,为社会公众展现公共利益相关的事件,保障法制社会的进行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不少问题,比如社会核心价值观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新媒体作为“党的喉舌”,要充分发挥这一利器的优势,为舆论监督提供较强的推动力。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于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要形成鲜明的社会主义体系,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坚持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文明,推动民主决策,确保党政廉洁,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可靠支持。

一、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概述

(一)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概述

随着我国新闻媒体监督力量的不断壮大,舆论监督在切实维护保证群众利益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更推进了社会主义科学法制的发展。监督舆论是具有自由的制度,他保障公民自由的参与国家宪法的舆论监督,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收集与传播信息,允许公民自由参与,以监督政府防止政府滥用职权。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同样是舆论自由监督的方式和手段。一条新闻承载信息的完整表达包括有传输方、管理方以及信息接收方,传输者是将新闻以何种形式交付于公众,在新闻信息公之于世之前已经定型,管理方则以公众形象出现,作为某些制度,界限的制定者;信息接收方则是信息传输的最终目的地。只有在信息的传输方,管理方以及信息接收方三者之间联系顺畅,各司其职才能做到新闻舆论监督得到切实的保障。但我国的舆论监督在运行的工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诸多行为不规范,缺乏法律意识,制度不够我完善,造成监狱过度甚至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健康发展。

(二)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一是在监督官员贪污腐败上的显著效果。新闻媒体监督的舆论力度在党中央加强司法行政改革的今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政府贪污腐败揭露力度上大大增加。舆论监督是群众参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政府官员的监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不少电视节目,报刊报亭电视台对此都有专门的节目采访,反腐败问题甚至成为一些大媒体的关键内容;二是针对消费者权益深得民心。群众消费者权益切实关系着民生问题,为了做好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工作,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督,我国几乎所有的报刊、电视台以及广播频道都举办了关于“3.15 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节目;三是在舆论监督的促进下逐步完善立法执法的日益成熟。新闻媒体能够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引导民众公开讨论,继而反映出广大公民的期望与呼声,监督曝光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反面案例,使之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不敢违法乱纪贪赃枉法,从而推动社会秩序依法守法,法制严谨的良好风气的形成。

二、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分析

(一)理解不到位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人对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认识程度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媒体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之间的辩证关系,还有一些媒体人对于新闻媒体监督存在误解,认为媒体舆论监督就是暴露社会的黑暗面,揭示违法行为,忽视了媒体舆论监督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制约了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媒体舆论监督不够深入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开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在生活领域涉及程度不够深入,比如:针对广大群众深恶痛疾的各种贪污受贿、欺诈百姓等案例,相关的媒体和记者通常不敢进行深入报道,同时对于扰乱社会治安、伤害风化等方面缺乏深入的报道,针对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等方面的问题缺乏全局性的报道。媒体舆论监督应涉及多个方面,比如政治、文化、经济、思想、教育等,这样才能确保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新闻媒体的实际价值。

(三)媒体舆论监督配套法律不够完善

新媒体舆论监督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围绕宪法为核心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截止到目前,但是关于媒体舆论监督方面的法律还不够健全,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够明确,影响新闻媒体监督开展的整体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开展面临诸多问题。

三、媒体舆论监督开展的应对策略

(一)明确媒体舆论监督的目的

在我党执政和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新闻媒体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开展媒体舆论监督时应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从巩固社会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着手,明确媒体舆论监督的职责,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经济等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正面宣传的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监督效果。

(二)加强新闻媒体预测性舆论监督

媒体舆论监督工作的开展应重点放在社会的异常现象方面,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预测作用,通过小事呼吁社会公众的关注和重视,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在开展预测性监督时,要对事件本身有深入的了解,实施预测监督时确保宏观监督和微观监督的统一性,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内涵。与此同时,在开展媒体舆论监督时,应做好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体现报道的真实性,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提高新闻传播主体的素养

在面对新闻信息时,媒体人要保持理性的态度,通过有效的判断,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深挖信息中更多内容,对信息进行理性分析,从而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媒体人掌握着信息发布的权利,同时也应承担传播信息的责任,通过提高自身责任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从而有效约束自身行为,确保媒体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不断提升新闻媒体信息公信力和权威性。

(四)建立舆论监督的法律制度

作为舆论监督主要行使者的媒介,其权力、义务在法律上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其相对广泛,影响面较大,但是不具备强制执行的特点,这无疑增加媒体舆论监督的难度,出现缺乏力度的疲软现象。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新闻媒体在监督过程中面对重重困难,为了避免牵扯官司、耗费精力而在工作力度上有所保留。法律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保护舆论监督落实、确保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权力的同时,也对其行使监督的权限和方式进行了规范。例如在实施监督的过程中,针对隐性采访这一采访报导手段,如何翔定其究竟是行使了正当的采访权力还是侵害了被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在批评性报导中如何界定内容是否侵犯了监督对象的名誉权等等。因此,尽早出台健全的舆论监督法律和法规,才能使舆论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切实保障舆论自由,保障公民意愿的自由表达,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畅通社情民意表达管道,营造浓郁的民主氛围,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媒体舆论监督有助于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发展,出现重大决策时,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舆论的方式开展广泛的评议和论证,能够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序开展。因此,新闻媒体要为公众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体现信息渠道丰富、便捷的特点,及时采集社会环境信息,为人民群众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信息,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完善监督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舆论氛围,体现新闻媒体强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