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彝族传统包办婚姻状况调研

2019-03-21 00:23杨晓琼薛军阚佳胡龙凤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社会影响建议

杨晓琼 薛军 阚佳 胡龙凤

摘要:基于大量的实际调查数据,阐述了凉山州彝族包办婚姻的现状,并通过对经济、教育、交通等各方面因素对彝族包办婚姻进行了原因分析,同时揭示了包办婚姻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弊端,最后对如何改善少数民族婚姻观念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婚姻包办;社会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7.039

1研究意义

目前,包办婚姻在当今社会依然不被认可,它体现的是不健康且消极的婚恋观。当代年轻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而包办婚姻则体现的是父母过多的干涉子女的婚姻问题,青年人过分的依赖父母,到了适婚年龄仍然不能够解决自己的婚姻和恋爱问题,包办婚姻不但不利于婚姻幸福,也会使年轻人丧失了一次很宝贵的成长机会,同时,由于包办婚姻而产生了很多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并严重影响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彝族包办婚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彝族传统的包办婚姻的由来及演变

2.1一夫一妻

在凉山彝族的传统婚姻中,一夫一妻是一种社会婚姻状态,这种一夫一妻制并不是现代社会中男女双方通过自由恋爱为基础,而是父母、主子按照严格的婚配条件和通婚范围进行选择婚配,大部分是买卖婚姻。作为这种一夫一妻制婚姻制度的补充形式,一夫多妻的婚姻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婚姻形态中一个突出现象。

2.2父母包办婚姻

彝族人一般在年少时会由父母选擇等级地位相当的家庭给孩子订婚,这是一种风俗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彝族青年在未婚的时候可以自由恋爱,但是最后结婚的时候必须是之前父母订婚的对象,如果这些自由恋爱的彝族青年不听从父母的安排甚至是逃婚,就会受到整个家族嘲笑,情况严重的还会受到家族的制裁。这些都是为了维护等级内婚、民族内婚等基本婚姻原则,是保障家长制和族权的办法。

2.3民族内婚

彝族人之前由于战争的原因,后有族规禁止彝族人与外族通婚。以前历代的统治者都对彝族实施压迫政策,导致彝族与其他名族的关系十分的紧张,再加上彝族人历代生活在深山上,将自己的民族与外族隔离开,所以在经济和文化上也是十分的落后。致使彝族人形成了盲目的排他意识。在改革前,彝族人若是同外族通婚就会被处死或者是被家族除名。

2.4等级内婚

在改革前凉山彝族族内有四大等级之分;最高等级是统治者吐司、血统高贵的黑彝族、依附前两个等级生活的白彝族、等级最低的就是一无所有并且没有人生自由的奴隶。有等级之分就有血统之分,从凉山彝族发展史看,严格的等级内婚制,是出于维护血统纯洁性的需要。凉山彝族长期劫掠其他民族为奴,为了维护本民族的血统高贵、纯洁,规定了只允许在彝族内部通婚,并且只在同一等级之间通婚的制度。

3新时代下彝族婚姻状况

3.1彝族地区聘礼越来越高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聘金礼金很少,聘礼都在五六百,礼金是在二三十元,有的甚至用牛,猪,羊等牲畜作为聘礼。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家的不断发展,聘金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如此惊人的增长速度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教育,他们认为教育水平越高,聘礼就越高,有的没有上过学的女孩儿的聘礼都达到了十万,所以有很多家庭为了娶媳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3.2彝族女性地位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女性在社会的地位依然低于男性,特别是在彝族,性别歧视更加的严重。在彝族地区,女性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男性的消费品,包办婚姻使彝族女性丧失了女性在婚姻中的权利。目前,彝族女性在婚姻中受到了各方面不平等的待遇,她们的生活被限制,特别是丈夫和孩子对她们的束缚,彝族文化性别的塑造一直被男性所主导,所以女性成为彝族男性塑造的对象。

3.3彝族男青年婚姻困境问题明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趋于频繁,大多数彝族女孩子收到外界信息已外出打工。外出打工过程中她们也结识了外族人,并与他们恋爱和结婚,使得当地的男青年找对象困难,导致一些地区的青年男女没有达到适婚年龄就结婚的现象不断增多,农村地区彝族青年的婚姻困境问题明显。

3.4孩子教育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很多彝族家庭解决不了温饱,由于不是本地人,又没当地户口,甚至很多人都是黑户,他们普遍享受不到居住地的惠民政策,当地政府也只能每年给予救济,可是这些彝族家庭至少三四个孩子,而且越穷越生,很多孩子由于营养不良身高和当地孩子差一大截,并且绝大多数适龄儿童都没上学,并且好像有相当部分孩子的家长也是文盲。

4彝族青年对包办婚姻的看法

对于彝族包办婚姻当地的年轻人有着不同的观点,有赞同也有反对的意见,从上图的数据可以看出彝族青年和中年就包办婚姻持反对态度,中老年群体大多持中立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一些认为封建社会彝族包办婚姻流传至今肯定有它的道理,婚姻当中门当户对是很重要且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两个人的家庭背景悬殊太大,两人可能在三观上产生和大的分歧,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最好的人,他们最清楚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人去共度后半生,会全方面的考虑对方的条件。

第二,但大多数彝族青年反对这个意见,他们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家庭背景,经济基础以及两人的三观在爱情面前根本不算什么,真正的爱情里一方是可以体贴理解和包容另一方,经济基础和家庭背景并不是决定幸福的唯一标准,所以他们认为彝族包办婚姻是一种很不尊重婚姻的行为。

5包办婚姻对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包办婚姻分为族内通婚制,等级内婚制,无论是哪个类别都对国家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5.1对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影响

彝族的这两种婚姻制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只有相同类别的才可以结婚,也许处于同一个等级或者同一个民族的两个人在价值观念,兴趣爱好和生活品味等方面都极为相似,但长时间下来整个民族或者等级内的人就会停滞不前,不与其它的文化冲击就得不到创新,民族之间文化以及思想的碰撞,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才能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如果各个民族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文化,这不仅对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有帮助,也利于各个民族文化发展得更好。

5.2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能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消费力,而居民收入直接影响了消费水平的高低,不管是族内通婚还是等级内婚都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相反处于不同地区的两个人结婚可以使一方带动另一方的經济,除了聘礼之外,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文化带给这个民族,一方能做到将外界的文化带进这个民族,也能将这个民族的文传递出去。真正只有做到双方不断接受对方的文化才能使经济得到发展。

6从根本上改善少数民族包办婚姻的观念的建议

少数民族包办婚姻的主体是青年,他们的婚姻观念关乎整个民族婚姻文化演变的发展,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得从少数民族的青年入手。

6.1重视彝族子女的九年义务教育

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教育,需要国家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义务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儿童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最终的目的是提升每一个人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同时也是提升每个人的综合素质,教育是对人内与外的二次蜕变。而凉山地区很多孩子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甚至连学校的大门都从未踏入,很多是由于家庭的负担和管教不严从而导致辍学或没有享受到义务教育。这种现象不仅从生活上让孩子脱离了与外界的人和事物接触,也从思想上束缚了孩子发展。这其实就是间接的拉开了山区孩子和城镇孩子的差距,让孩子只能生活在偏远而落后的山区,这就会让孩子更服从于父母的一切安排,从而加深了婚姻包办。

孩子的教育不仅需要家庭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支持。虽然国务院印发了很多关于义务教育的相关法律,但是在偏远的凉山地区却没有很好的落实到。因此本地的政府应加强对义务教育的落实、对于家庭叫你贫的孩子和特殊的孩子给予温暖的关怀。义务教育即有权利也有义务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这个义务,谁就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家长没有尽到责任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家长要承担责任法律责任;学校不接受适龄儿童、少年上学,学校要承担责任;政府不提供相应的条件,也要受到法律的规范。

只有家庭、学校、政府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提升或是打破彝族孩子的上学率,只有政府和家长的相辅相成才会给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让井底的孩子也能像小鸟一样飞翔。这就会间接的让孩子摆脱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让孩子能够拥有独立的思想,让新一代的彝族儿女有自我选择、自我把握婚姻的权利。

6.2加大普法力度 杜绝看不见未来的低龄化婚姻

在凉山很多偏远山区,未达到《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而被父母安排结婚的孩子数不胜数。这种变相的婚姻包办使很多孩子都还没有和另一半接触,就被父母要求包办婚姻,这不仅没有得到婚姻的保障,同时也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

产生此种事情主要是父母对于儿女婚姻的轻视,也有地方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监督不到位,导致了很多彝族孩子在未达到结婚年龄就被要求结婚。鉴于此种情况第一要让父母知道早婚早孕会带来的一系列危害:第一违反了婚姻法规定,第二年龄较小不能很好的处理家庭矛盾,第三早婚早孕对于为达到适婚年龄的女孩子而言会让母体更加的危险。因此对于本地的政府和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大力做好《婚姻法》的宣传,让父母和孩子都同时知道早婚早孕的危害。

当地乡政府、所属村委会、民政部门、派出所如果发现早婚此情况,应尽职尽责立刻派出工作小组对双方家庭进行批评教育,将以此事为契机,深入全镇各村,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教育未成年人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广大群众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文明新风尚。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和教导,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责无旁贷。但最主要的是教育的方法,因此家长也必须知法懂法,才能更好的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爱情观。对于政府和妇联而言,应加大力度做好《婚姻法》的宣传,让家长和孩子都具有法律的意识,各村委会如果发现此问题应尽快上报或立即干预早婚的现象,做到预宣传、预疏导、早发现、早解决。从最根本上解除掉早婚早育而导致的婚姻包办,给新一代的彝族儿女一片婚姻自由的蓝天。

6.3全力支持婚嫁彩礼改革

天价聘礼对于凉山州彝族人而言,即使不能承受这高额的彩礼,但还越来越严重。凉山彝族的聘礼是根据女孩子学历来定彩礼,例如一个女大学生彩礼的起价为30万元,虽然很多家庭不能承受这笔巨款,似乎所有人都默认了这种趋势,有些家庭甚至为了彩礼贷民间高利贷,或变卖家里的固定资产。大多数的彝族人认为高额彩礼是风俗,应该得到发扬、得到支持,男方拿不出称心的彩礼则表明没有能力,父母也会为了彩礼而放弃女孩的婚姻。一边是高额彩礼,一边是两个年轻人的终身幸福,最终家庭较贫的所有男方无一例外选择了服从,从而拆散了两个年轻人对于婚姻的把控权。

产生高额的聘礼主要是由:其一,父母对于幸福婚姻的错误认识,彝族的父母认为男方不能提供高额聘礼,表明没有能力给女儿提供幸福的婚姻,即使得到女儿的认可也会把两个年轻人拆散掉。其二,高额的聘礼才能抹平父母给女孩子的教育和抚养费用,如果收支不平那也会拒绝两个年轻人看好的婚姻。

这种高额的聘礼对于经济一般的家庭而言,和婚姻包办并无二异。面对高额的彩礼只能与幸福的婚姻擦肩而过,最终只能按父母的安排而进行包办婚姻。鉴于此种情况:其一,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之规定,由相关部门出台文件,对收取婚嫁彩礼的上限作出明确规定;其二,发动国家公职人员、农村党员带头参与改革,象征性收取彩礼或不收取彩礼;其三,加强对各家族中德高望重长者的宣传,加强对农村群众的宣传,一步步转变大家的思想观念,逐步取消收取婚嫁彩礼的习俗。

参考文献

[1]谷光路,毛平,张禧.当代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婚姻家庭生活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8):182-184.

[2]葛象贤.“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J].瞭望,1981,(02):15.

[3]茶刘英.改革开放以来彝族婚姻家庭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7):71-74.

[4]陈六一.从“包办婚姻”到“自由恋爱”——20年成长历程略谈[J].师道,2016,(07):53-55.

[5]张倩.现代社会新“包办婚姻”的伦理批判[D].成都:西南政法大学,2014.

[6]刘钊.“复辟”!包办婚姻卷土重来[J].祝你幸福(午后),2013,(01):24-27.

[7]徐冰.新包办婚姻[N].南方周末,2011-12-08(D27).

[8]李飞龙.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村婚姻与家庭研究(1950-1985)[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

猜你喜欢
社会影响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浅析农村校园安全与安全意识的思考
从莎士比亚笔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形象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