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让情境创设成为中职德育课堂催化剂的几点思考

2019-03-21 00:39韩玲玉
职业·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催化剂

韩玲玉

摘 要:中职德育课堂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与优化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通过在课堂中创设各种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本文对如何让情境创设成为中职德育课堂催化剂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情境创设 中职德育课堂 “催化剂”

情境教学模式,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设置中,通过教师自身的引导与设置,构建一个教学内容与目标相匹配的教学环境,通过加强学生自身的感情体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加强学生的感情共鸣,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学生德育素质水平的教学模式。

一、情境教学法的实施

第一,构建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德育教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实生活的桩桩件件都可以渗透进德育教育。有人说:“教养是人前的操持,人后的慎独,每一处细节都是一次教养的雕塑。”教师在平时的德育活动中,要把德育生活化。例如,在消费者权益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通过生活实例“三鹿奶粉事件”探究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各种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案例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情感,加强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与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消费者权益重要性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第二,有效问题设置,促进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思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行内容的创新,避免“新瓶装陈酒”这一现象的出现。通过设置各种具有开放性意义的有效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与分析,促进学生深入的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内在核心素质能力。例如,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教师可以就此适当地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道路以及目标,进而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优化学生的自身素养。

第三,构建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毛主席曾经说过“实践出真知”。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开展中,要提高对实践的重视,通过有效的实践情景的构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制定各种具有社会实践意义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实地参观与考察以及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对真实的社会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了解社会的各种状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激发学生的探知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性,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学习以及就业奠定基础。

第四,构建角色情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翻转课堂,德育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是学生的教师。在中职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中,教师要基于教材与内容、学生的现状与专业等因素,合理地设计课程,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实现对相关知识与内容的了解到熟知,层层递进。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应聘、招聘以及辩论赛等相关情景,通过对不同职业的不同工作情景的构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加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深入探究。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节目编排、演出,展示各种情景。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体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能力。

例如,在进行职业道德相关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摩法庭,解析法律的相关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法院进行旁听,然后通过虚拟法庭的方式开展相关活动。学生可以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以及辩护人等相关角色,剧本的内容可以根据课本或者生活实力进行改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构建一个较为真实的法庭场景,或者通过对相关电影的观摩如《十二公民》等,摘录剧中经典句子,例如“天底下没有百分之百的事,所谓那百分之百,都是咱们四舍五入的那么一结果,而真相往往是在那点小事里头,容易被咱们忽略的小事里头”等,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公正性、公平性。

第五,构建视听情境,深化学生感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普通的画面、声音以及动态的情景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能力,提高学生对各种现象的认知与情感,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受与情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利用各种文字、图形、动画、视频以及声音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加工与整理,全面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提高教学整体效果。

例如,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相关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基于多媒体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下载视频、制作动漫动画、播放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缺乏的现象,如“小悦悦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地沟油事件”促使学生参与讨论;然后再播放一些具有正能量的、具有一定职业道德品质的相关视频,如最美司机、最美护士等相关视频,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鲜明的辨别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二、情境教学法的反思与教学准则

情境教学法的本质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情景设置,升华学生的内在情感、提高学生对德育的正确理解与分析,进而有效地构建系统的德育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識的掌握与理解能力,通过有效的互动活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整体质量与效果。

第一,抓紧教材内容,合理选择切入点。在中职德育课堂的情景设置与构建中,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作为教学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点,提高教学内容与教学情景的一致性,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吸收各种德育知识,强化自身的德育品质。

反思传统的教育方式,我们总是会把教学场地局限于教室,把仅有的课堂教学理解为全面的教学全部,这样的教学往往太闭塞。我们应该把生活中的案例融入教学中,以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吸收德育知识的同时,体验生活中德育真正的意义。

第二,综合实际,加强有效性。中职教师在进行情境构建时,要始终明确生活实际的重要性,要基于社会实际,通过学生的直接参与开展各种互动德育活动,提供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实际案例。

如第一次大扫除时,笔者把全班学生带去绿化认养区打扫,在拔草过程中,与他们一起劳作,这是给他们灌输的第一种思想——有难同当。吃饭时,有一个男生跑过来:“老师,我们的医务室在哪里?”“你怎么了?”他说手有点破了。笔者马上跟他去了医务室。医务室的人员看见他手上的水泡破了,皮已经堆在了一起。看了这一幕,笔者转过身擦了擦眼眶里的泪水。再回到教室,学生们身边时,笔者对学生进行了第一次爱的教育。只是描述了那个男生的手受伤的样子,因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大家都知道,说着说着笔者落泪了,这是笔者第一次在全班学生面前掉眼泪,落泪并不是代表不坚强,那是幸福的眼泪,是感动的眼泪。

在情景设计与开展中,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环境,学生的参与会导致课堂出现各种状况,使教学设置产生各种变化,对此教师要全局把控、系统调整,审时度势,对相关教学情境进行合理控制,提高学生的整体体验性,通过各种有效情境的构建,如开展辩论赛、模拟法庭、家庭生活剧、主题班会等实际案例,不断地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第三,适当引导,全面提升。想要改变一个人原有的思想、行为方式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后进生),要经过长期、有效的工作才可以做到。在中职德育教学的设计与开展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各种德育教学情境,通过有效的引导与启发,提高学生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的系统迁移,不断深化各种德育知识,提高学生对德育的理解,有针对地培养、巩固学生的德育价值观念,加强学生对社会各种现状、问题以及矛盾的观察能力,进而有效地优化教学的整体实效性。

三、小结

在德育课堂实践中,教师要润物细无声,灵活创设各种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德育源于生活,生活映射出德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将情境教学模式作为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展的催化剂,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中职德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连珍.浅谈如何让情境创设成为中职德育课堂的催化剂[J].科技视界,2013(17).

[2]林连珍.走进生活激活课堂培养高素质人才——谈如何创设生活情境以激活中职德育课堂[J].成才之路,2013(9).

[3]兰业腾.创设情境教学方法焕发中职德育魅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2).

[作者单位: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

(慈溪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催化剂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铝镍加氢催化剂在BDO装置运行周期的探讨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