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提升冰雪体育专业服务区域滑雪产业发展能力的策略

2019-03-21 00:39许广聚赵凤英毕霍龙
职业·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服务能力

许广聚 赵凤英 毕霍龙

摘 要:我国滑雪产业发展面临着技术技能人才缺乏、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等一系列问题,急需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为区域滑雪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展员工素质提升培训、提供人员和技术服务。但目前我国存在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的总体数量不足、办学水平不高、主动服务区域内滑雪产业发展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本文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要大力引进国际滑雪产业人才和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区域滑雪产业的融合,形成稳定的学生来源和就业去向,以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服务区域滑雪产业发展的能力,促进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与滑雪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冰雪体育专业 滑雪产业 服务能力

课 题: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高职院校冰雪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6G600)的阶段性成果。

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主要面向区域内冰雪体育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提供技术服务,各省、市在加快滑雪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服务区域滑雪产业发展的能力,以保障区域滑雪产业发展有足够的人力与技术支持。

一、我国滑雪产业发展急需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滑雪产业虽然迅速发展,但很多区域仍然面临着技术技能人才缺乏、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等一系列的问题,急需区域内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提升服务滑雪产业发展的能力,以促进区域滑雪产业发展。

1.滑雪产业发展急需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中国滑雪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目前滑雪场中、高级管理人员需求至少2000人,预计到2022年中、高级普通人员需求将会提升至4000人。索道、造压雪机等设备操作方面人员预计到2022年后需求至少达到1500人从事滑雪教学人数将达到15000人、预计2022年滑雪产业人才缺口总计预计为5万人。

我国滑雪产业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故此,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要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滑雪产业发展的需求。

2.滑雪产业发展急需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提供社会培训服务

近年来,各地民众开始积极参与滑雪运动。根据测算,2016年我国参与滑雪运动总人次为1510万,参与滑雪运动的总人数为1133万,人均滑雪次数为1.33次,但在全部参与滑雪运动的人中,一次性体验者所占的比重为78%,这意味着大量的滑雪人群需要进行滑雪技术、滑雪安全等方面的培训。

目前,国内滑雪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缺乏,许多不能够完全胜任岗位的滑雪产业从业人员正在上岗,这不仅阻碍了滑雪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客观上需要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来提高从业人员的胜任能力。

由于中国的滑雪产业发展较晚,滑雪培训市场的发展尚不成熟,滑雪培训课程体系尚需完善。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在滑雪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相对比较完善,更接轨于国际滑雪产业发展,因此在滑雪产业员工培训和社会滑雪培训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可以对区域滑雪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3.区域滑雪产业急需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提供人员和技术服务

我国滑雪产业发展相对较晚,与国外滑雪产业的差距较大,在人才和技术方面劣势明显。虽然中国滑雪产业规模较大,但只是全球最大的初级滑雪市场,以至于中国滑雪发烧友更偏爱于去日本、瑞士、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随着中国滑雪产业的发展,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准已经成为各区域滑雪产业的短板,而滑雪产业的人才缺乏和技术劣势,使得各区域滑雪产业很难靠自身力量在短期内赶上国际同行。

我国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虽然建立较晚,但从建设伊始便站在国际滑雪市场的高点,参照国际滑雪产业人才培养标准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和一系列国际水平的培养体系与技术体系。在加大滑雪产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同时,对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参与区域内滑雪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能够从人员和技术方面为区域滑雪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服务区域滑雪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院校的主要职责。我国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在服务区域滑雪产业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着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意识不强等问题,急需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提升服务滑雪产业发展的能力。

1.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的总体数量不能满足区域滑雪产业的需求

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看,目前还没有以冰雪运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標的专业,仅有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北京体育职业学院等在休闲体育、社会体育、体育运营与管理等专业下增设的滑雪方向培养滑雪教练等专业人才,仅凭这几所院校每年培养的人才数量是远不能满足相应的人才市场需求的,而在冰雪场所运营与管理、冰雪运动市场开发、冰雪运动器材经营与维护、冰雪运动设备研发与制造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上相对更少。区域滑雪产业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在滑雪教练员、滑雪场管理人员、滑雪设施维护人员等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予以支持。

2.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的整体水平难以驱动区域滑雪产业的发展

我国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虽然建立较晚,但建设标准较高,普遍参加国际滑雪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开展滑雪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但由于国产滑雪产业处于初级市场阶段,对滑雪产业人才的技术技能要求不够高,使得人才市场对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质量需求相对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在我国滑雪产业处于初级市场阶段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从人才和技术层面驱动区域滑雪产业向全球滑雪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趋势靠拢,尽力缩短与国际滑雪产业的差距。

3.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主动服务区域滑雪产业发展的意识不强

提升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服务滑雪产业发展是我国滑雪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我国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与滑雪产业尤其是区域滑雪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不足,学校和企业更加注重于当前的互益,较少着眼于未来的互助,更难以从社会责任上相互合作,这使得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主动服务区域滑雪产业发展的意识不够,更多的是侧重于实习实训和就业,对于人员和技术服务以及产业发展指导的关注不足。

三、提升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服务区域滑雪产业发展能力的策略

1.高职院校参照国际滑雪产业人才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冰雪体育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要进一步加强同国外开设滑雪专业的院校建立专业交流与合作关系,到新西兰、加拿大、瑞士、韩国、日本、俄罗斯等滑雪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的相关院校进行专业建设方面的考察、学习和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促进冰雪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接轨。

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要引进美国滑雪指导员(PSIA)、新西兰双板滑雪国际认证指导师(NZSIA)等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组织学生参加PSIA、NZSIA等冰雪专业相关国际证书考核,使学生达到行业人才国际标准,为区域滑雪产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高职院校与区域滑雪产业加大产教融合力度以促进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

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要在实习实训和就业等校企合作项目的基础上,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域内滑雪企业共同建立地方滑雪产业发展联盟,努力使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使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运行制度,努力打造优质品牌滑雪专业,为区域内滑雪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要与区域滑雪企业深化合作,共同投入资源建设“混合所有制”性质的综合性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资源共享、利益共分、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采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基地的校内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生产运营、技术开发、共享示范等功能。

3.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要形成稳定的生源渠道和就业通道

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要积极扩大自主招生比例,在滑雪产业密集区建立生源基地,扶助生源基地开展冰雪体育运动,提高高中阶段学生参与冰雪体育运动、从事滑雪行业职业的兴趣,以便形成稳定的招生来源。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参与到区域内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过程,积极培养体育类考生对冰雪体育专业的兴趣。

高职院校冰雪体育专业要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将区域内滑雪企业发展为滑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参与者和使用者,并主动与国内滑雪产业龙头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使冰雪体育专业的滑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不确定用词产业前沿并服务于本地产业,增加冰雪体育专业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董艳春.我省滑雪场122家数量全国第一未来3年全国滑雪产业人才缺口达5万人[N].新晚报,2017-03-20(2).

[2]孙承华,伍斌,魏庆华,张鸿俊等.冰雪蓝皮书:中国滑雪产业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哈爾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几点建议
论高校计算机实训室服务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探讨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综合服务能力探究
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型仪器共享水平和对外服务能力
关于加强党校图书馆服务能力建设的思考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六盘水某学校学科馆员成就感低的成因调查分析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信息化服务能力培养问题探析
龙泉驿区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对消费者的影响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