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统计研究

2019-03-21 00:32何德平闫子恒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VAR模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何德平 闫子恒

摘 要:改革开放至今,中国GDP一直保持着高速增,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分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为目标,选取了1978-2016共计3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三大产业增加值数据,并引入了产业结构调整系数S1、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I、产业结构服务化指数TS等变量,运用Stata13.0 软件进行了VAR 模型与VECM模型的构建,同时得出结论即: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作用。并对国家的经济增长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VAR模型;VECM模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9.003

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假设

1.1 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需求与供给的理论提到,根据社会现象显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会伴随着人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人们的购买力增加和消费者对于不同物品的需求变化,需求的变化最终又会导致供给方的相应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这是产业结构变化是由经济增长推动的基本原则。

1.2 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根据生产率上升率原则,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产资源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效率部门流动且资源配置趋于均衡即更加合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资料利用效率低下的部门的在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步下降,而生产资料利用效率高的部门则与之相反。在相同的生产资料供给下如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更容易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

2 中国产业结构的模型构建与分析

2.1 数据选取与初步分析

2.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是否有正向的影响,为此,我们选取了1978年到2016年共39年的我国的各项经济数值。采用的基础数据有:1978年到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年的产业增加值GDP1、GDP2、GDP3;产业结构调整系数S1(社会就业总人数中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所占的比重);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I,其中1978年的指数为100;产业结构服务化指数TS(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数据来源为2017年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本文从中选取了1978-2016年的各项统计数据以及进行了数据的处理运算。

2.1.2 数据初步分析

根据表格中显示的ADF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经过差分处理后的平稳性。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I、产业结构调整系数S1、产业结构服务化指数TS三个指数或比率型变量均为平稳数列,故可尝试采用VAR模型进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估计与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年的产业增加值GDP1、GDP2、GDP3,四个数值型变量平稳性不一,故可以尝试VECM模型进行模型拟合分析。

2.2.2 单位根检验

如图2所示,所有特征值都在单位圆的里面,所以我们估计的模型整体是稳定的。

2.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我国的产业调整系数是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和产业结构服务化指数的格兰杰原因,产业结构服务化指数是产业调整系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的格兰杰原因。

检验结果说明,产业结构优化后会对经济增长有着非常显著的提升作用即更容易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作用。而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不够明显,应该需要国家政策调控。

2.3 VECM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2.3.1 检验对应的VAR表示法的滞后阶数

AIC的值达到最小时为3阶,SBIC的值达到最小时为1阶,通过后续的模型建立选择模型拟合效果最优的那个阶数即 3作为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

2.3.2 确定协整秩,即共有多少个线性无关的协整向量

在rank=0时,迹统计量的值67.8715大于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54.64,应该“拒绝协整秩为0”的原假设,在rank=2时,9.5701小于18.17,无法拒绝“协整秩为2”的原假设。因此,VAR (3)模型的变量序列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

2.3.3 估计该系统的误差修正模型VECM(MLE方法)

根据Stata l3.0可以得到VECM模型的方程(由上文可知应有两个协整关系模型,但由于第一个模型经过检验发现不稳定,故不在论文中叙述):

常数项系数为-1.36662 协整向量为(1,0,-0.4674549,-0.4784265),其中lgdp的系数被标准化为1,将协整向量移项,可将函数写为:

由于模型构建的数据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无限接近为零,故选择不计入模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均符合经济理论的预期。

2.3.4 检验VECM系统是否稳定

3 结论

3.1 第一产业

由VAR估计模型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系数S1(即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占社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对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有负向的影响作用,即意味着如果要提升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是一个有利因素。而在 VECM模型中也可以看到,尽管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在逐年增加,但是它对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所起的作用却越来越低,所以将其进行技术调整可能使其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3.2 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服务化指数TS(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对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具有正向作用,但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起的促进作用已经低于第三产业。但是第二产业也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对国家的经济增長所起作用不大,它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掌握核心科技,促进产业整体优化转型,从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3.3 第三产业

数据显示,中国在第三产业上的投入正在呈现指数型增长,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相促进,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它必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参考文献

[1]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

[2]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10,(2):58-67.

[3]易丹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6.

[4]陈强.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62-319.

[5]李小平,卢现祥.中国制造业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J].世界经济,2007,(5):52-64.

猜你喜欢
VAR模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