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临沧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一县一特一会一品”创建活动记事

2019-03-22 12:38本刊编辑部
时代风采 2019年2期
关键词:临沧市工作

文 本刊编辑部

耿马石佛洞、沧源石崖画、凤庆文庙群……临沧市被中外史学家誉为“滇西南人文史诗”,每个县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底蕴。

时过境迁,古代文明的印记镌刻在岁月的长河里。而今,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下,临沧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依托自身的特点,在全市8个县区和10个市直部门开启了“一县一特一会一品”创建活动,你有最美村官,我有最美村医,你有和谐家风,我有驻村干部……在一场你追我赶的创建活动中,临沧市各级工会纷纷交出了精彩纷呈的答卷。

“全市8个县区和10个市直部门开展了36项活动,覆盖职工5万余人。”看到这样一张漂亮的答卷,临沧市总工会班子成员满意地笑了。

去年,临沧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举办了以职工“和谐家庭·助力脱贫攻坚·关爱乡村职工·临沧在行动”为主题的活动,通知下发后,临沧市各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纷纷行动起来,开启了“一县一特一会一品”创建模式。

临翔区以“乡村中小学生”为对象,为留守儿童捐赠用品活动,覆盖中小学生28656人。

云县以“乡镇职工”为对象,挖掘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树立了41名脱贫攻坚典型。

凤庆县以“乡村小学教师”为对象,开展了“我是教师·我的家风家训”演讲比赛,2489名小学教师参加了活动。

永德县以“驻村工作队员”为对象,为380多名驻村工作队员购买了一份价值230元的意外伤害险,组织69名驻村女工作队员做了一次两癌筛查,开展了一期驻村工作队员脱贫攻坚知识培训,举办了一场“我的驻村故事分享”演讲比赛。

镇康县以“村干部”为对象,从全县7个乡镇、71个村委会及4个社区中评选出13名“最美村官”。

耿马县以“乡村企业农民工”为对象,评选表彰了10个“最美乡村企业农民工”,通过网络微信平台在全县6500多名职工中广泛宣传学习。

沧源县以“乡村中学教师”为对象,在全县10所乡村中学、528名中学教师中,开展“工匠情·蜡烛魂”、“乡村中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

双江县以“乡村医护人员”为对象,开展了“基层医生、护士、村医”3组技术比武比赛。通过全民投票方式,评选表彰了1名“最美基层医生”,1名“最美基层护士”,1名“最美村医”……

以下是临沧市女职工委员会在“一县一特一会一品”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部分典型,本文选取了他们中的部分事迹材料,以飨读者。

刘玲:爱管“闲事”的护士长

刘玲,1983年9月进入临沧市人民医院工作至今,现任临沧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护士长。

35年来,刘玲从一个羞怯的怕与人沟通的小护士演变为 “爱管闲事”的管家婆。

科室的水、电、气等后勤物资成本增加了她会过问;主管医生的病历逾期上交她会过问;医生、护士着装不符合规范她要过问……这也管、那也管,时间久了,管家婆的绰号不胫而走。

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医院进入了大批年轻职工,年轻员工为医院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也面临交友、结婚、环境适应、与人相处等各种问题,刘玲都要管。

刘玲不但业务精湛、工作严谨,总是把病人装在心里,把病人的困难当作是自己的困难。

今年4岁的小成平来自永德县贫困山区,全身烧伤面积约45%,母亲智障,父亲务农,平时连牛奶都没有见过,更不要提巨额的医疗费。

住院期间,小成平总是不停地哭诉:“爸爸,我饿了”。他爸爸难过地抚摸着缠满纱布的小成平,偷偷地在医院垃圾桶里捡拾些别人丢弃的稀饭喂他。

这一幕,恰好被刘玲看到了,泪水瞬间浸湿了她的眼眶,她了解病人家里情况后,组织科室医护人员通过微信、微博、电视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此事得到了临沧市电视台、市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为小成平筹集到2万余元的善款。

由于小成平病情危重,医院建议转至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进行植皮治疗,虽然患儿转出了医院,但刘玲仍然帮助其联系了云南省电视台“都市条形码”栏目组,在栏目组的大力宣传下,为小成平筹集到50余万元的爱心款。

云县幸福乡15岁贫困女孩小冬琳,因癫痫发作被火烧伤,烧伤面积高达30%。刘玲组织全科医护人员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共募到14万元的善款。

面对社会爱心人士和电视台的镜头,小冬琳父母泣不成声,用那粗糙的双手紧紧搂着刘玲的肩膀说:“刘护士长,你是我女儿的救命恩人,你的大恩大德,我们一辈子都报答不完啊。”

刘玲常说:“我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和奉献的幸福。”

石钰鑫:视患者如亲人

双江县沙河医院石钰鑫,从大学毕业到临床工作的这5年时间里,她视患者如亲人,用心服务每一名患者。

她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刚入行时候的情景,在面对患者时,她总是害怕出错,不敢给患者看病,不敢开处方,甚至有了抵触情绪。幸好她加入了一个优秀的团队,在科主任和同事的帮扶、鼓励下,她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

她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多民族县区,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文化,在接触患者时她学会了换位思考,急患者之急、解患者之痛。

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不断提升的医技能力,让她不断赢得患者的信任,“粉丝”越来越多,很多患者指名道姓找她作为主管医生。

勐勐镇邦迈村以寨有一位患者叫李木金,因长期患有胃溃疡、强直性脊柱炎,每年都要住院治疗。每一次李木金到科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小石医生上班吗?我想让她做我的主管医生,我的病情她最了解了。”

能得到患者的信任,让石钰鑫非常开心,她在心里也为自己鼓劲,一定要为患者做好服务。

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石钰鑫意识到,很多时候患者所需求的不仅仅是身体疾苦的消除,更多的是需要心灵上的慰藉与关怀。

农村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村里几乎见不到青壮年,全都是老年人和小孩,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一般一年就回来一次,长此以往,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就变得脆弱、空虚。

马水秀是她照顾过的一名患者,现年64岁,家住沙河乡平掌村上寨组,因“颈腰椎退行性病变”入住医院。

石钰鑫在一个夜班的常规查房时,发现病房中 11床和12床的患者都在闲聊,而唯独马水秀侧卧在床,一言不发。

石钰鑫便急忙询问:“大妈,您是哪里不舒服吗?”话音刚落,马水秀就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问:“医生,我的病是不是不会好了?”

石钰鑫急忙解释:“老人家,不要哭,您这个病是由于长期劳累负重,加上年纪大了导致的老年性骨关节改变,通过中西医治疗能改善您的疼痛症状。”

但马水秀仍旧不停的哭泣,石钰鑫心中非常震惊,按理说马水秀的临床表现较入院时已有明显改善,为何还是如此伤心?

石钰鑫从其他患者口中了解到,马水秀的老伴有事回家后,她便一直郁郁寡欢,而她的子女都在外务工,很少回家。

石钰鑫想可能是老人家觉得孤独,于是她一边安慰马水秀一边给她家属打电话。马水秀与子女通完电话后,情绪慢慢稳定下来。

在这之后的几天里,石钰鑫常常过去与她聊家常,马水秀出院时还特意找到石钰鑫道别。

每当看到患者恢复健康,石钰鑫都非常开心,因为这正是她从医的目标!

段开鲜:群众的笑容是最好的奖励

段开鲜,永德县蔗糖产业办公室职工,副高级农艺师,去年3月到酸杷根村党支部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驻村近1年的时间,她已经成为当地老百姓最为信任的人。

段开鲜平常就非常胆小、怕黑。

驻村的第一天晚上,她一夜开着灯,第二天起来脸上出现了黑眼圈,但她还得入村走访,第二天、第三天……半个月过去了还没克服胆小的难题,半夜里的一点声响都会把她吓出一身冷汗。

有一个晚上,工作队的队员出去办事了,驻地就只有她一个人,等队友回来后发现她脸色苍白,衣服都被冷汗打湿了,队友还以为她生病了。

每天晚上上厕所是她最发愁的事情,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她一直坚持下来,扶贫工作就是五加二 ,白加黑,根本没有休息时间。

好多时间入户走访开会,面对的是泥滑路烂,遇到下雨还得下车推车。

她已不记得翻过多少座山,走过多少里路。有几次,她乘坐的车差点翻下山谷。

烈日炎炎她走在扶贫路上,刮风下雨她仍在扶贫的路上,凌晨1点多,在漆黑的夜色中仍有她和队友从小组开会回村的身影。

虽然工作如此辛苦,可有时群众还不理解,还随时会受到村民的埋怨。

一次,她在对村民宣传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时,村民反问她:“这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干净不干净关你什么事?”

面对群众的不理解,段开鲜能做的只有耐心和诚心。为了逐步改变村民的思想,她想尽了各种办法,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一起劳动,进行地方村情民意调研,并与小组长、村民代表、老干部、老党员进行面对面座谈。

“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面对村民的刁难,段开鲜决定从当地女同胞身上入手,她利用自己是女同志的优势,组织当地女同胞开展文化生活,比如教她们唱歌、跳广场舞。

刚开始时,她连续用了一星期时间在娱乐场所组织,但来的人很少,一个、两个、一星期过去了只有四五个女同胞来到现场,并且来的人还是放不开,不敢跳,不敢学,只站在一边看。但段开鲜仍然坚持教大家,差不多一个月时,逐渐有十多位女同胞加入进来。

现在每天都有四五十个女同胞来参加活动了,只要跳舞的时候没见到段开鲜,女同胞就会打她电话找她,气氛越来越融洽。

随后,段开鲜就在女同胞之间展开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一系列政策宣讲,向村民宣传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工作方针,宣传如何提升人居环境办法和途径。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为了打赢这场硬仗,段开鲜在工作中使尽浑身解数。

通过她和队友的努力,现在老百姓逐步吃得好了,房子修得好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每当问他们对驻村干部的满意度,他们连连点头说好。

看到村民眼神中那种由衷的感激和喜悦,段开鲜说:“群众的笑容是最好的奖励。”

尤健强:大家都富了才算富

尤健强,佤族,中共党员,嘉恒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出生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四排山乡东坡村委会梁子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

为了让自己走上致富之路并带动村民脱贫,他尝试过很多方法。

成立公司前,他在家种过烤烟,带领村民种植烤烟380亩,由于冰雹灾害,大部分烟农的烟叶被打烂,造成绝收。

他曾种过200亩马铃薯,但收获后遭遇市场下滑,导致血本无归。

痛定思痛后,他决定另谋出路。

2015年,他看到邻村一个朋友从深圳回家创业,做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得知茶叶加工销售有市场后,特别是古树茶,他想到自己家中有10余亩的古树茶、大树茶及本村种植有2500余亩的生态茶叶没有人收购,于是他也走上了茶叶加工之路。

由于有了几次失败的经验教训,这一次,他做足了功夫,他先后到勐撒、双江、勐海等产茶茶区茶厂考察,走访老茶人、老制茶师,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他购买了制茶设备,一心投入到茶叶加工生产中。

虽然遭遇过多次失败,但是他知难而进,用他战胜贫困的决心和勇气,终于在2016年7月成立了嘉恒茶叶有限公司。

他通过边学边做,积累了茶叶加工与销售经验,成为当地有名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2017年,他的公司加工干茶10余吨,实现收入80余万元,辐射带动当地班康、东坡两个村委会茶叶发展。

目前,所生产茶叶销往云南勐海、甘肃、上海、深圳等地,对全村2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段国成:用实际行动说话

段国成是镇康县勐堆乡蟒蛇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蟒蛇山村返乡创业的“领头雁”。

高中毕业后,满腔创业热情的他勇闯国内各发达省、市,务工创业长见识,在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后,他毅然放弃不错的城里生活条件,踏上回乡创业之路。

凭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在村里开办了核桃加工企业,创建了“咖啡+香芋+土鸡”的立体农业模式,年纯收入50万元以上。

因德才兼备、品行过硬,他被吸纳进党员队伍中,并顺利当上了村官。

他在动员村民种甘蔗前,自己率先种下120亩甘蔗;发动群众种烤烟前,他先行先试种20亩,他用实际行动得到了群众的信任。

他开办的核桃加工工厂,以高于市场价格向村民收购核桃,并通过外出务工期间结下的广博人脉基础,打开了核桃销路。这样一来,群众都信服他,愿意跟着他一起干。

在段国成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返乡创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段国成的“咖啡+香芋+山鸡”的立体农业模式,带动了全村发展咖啡种植1200亩,“咖啡+香芋”套种680亩,烤烟220亩,发展土鸡林下养殖社员85户,年出栏15万只以上,实现经济创收1600万元以上。

在他的带领下,激发了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的热情,群众也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如今,走进蟒蛇山村,眼见是一片“乡村四月闲人少”的景象,烤烟成片、核桃、咖啡成林、甘蔗成山,鸡鸭成群,依山而建的民居房崭新靓丽。

段国成说:“我们计划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在巩固好现有产业的同时,把村集体茶叶加工厂建立起来,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

村里修了硬化路,通了自来水,装上了路灯,完成了危房改造……面对村里种种变化,段国成欣慰之余更有了信心。

鲁玉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鲁玉娇,是云县忙怀乡扶贫专干。作为农村出生的孩子,鲁玉娇深知农村的艰辛,农民的不易。因此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她就一心想回到农村工作。

2012年大学毕业时候,她婉言谢绝了几家企业的邀约,即刻打点行囊回到了养育自己的小山村,并在全县的统一招考中考入了村官队伍。

在5年村官岗位的磨砺中,鲁玉娇从一个文弱女子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抱负的农村干部,书生气在她身上早已荡然无存。

在农村产业、春种秋收、脱贫攻坚、纠纷调处的繁忙村务工作中,她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被推选为县党代表以及县人大代表。

2017年,她考入公务员队伍以后,基层干部一致认为这位朴实的农村姑娘工作务实、心贴村民,是一位可塑性强的年轻干部,于是,乡党委把她安排到扶贫专干的岗位上。

脱贫攻坚,默默奉献。脱贫攻坚工作,在鲁玉娇心目里,就是要让村民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

白天忙于工作,晚上还要把村民情况录入省、市、县的大数据管理系统,业务工作十分繁重。在村上工作的这几年时间里,鲁玉娇把每项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对村情、民情,数据资料的详尽掌握,使她成为村两委工作得力的参谋和助手。

鲁玉娇到了乡扶贫专干岗位后,她更是牺牲了大部分节假日时间,积极学习上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性文件,确保信息录入准确无误,出色地完成了全乡脱贫攻坚资料汇集工作。

多少个夜晚、多少个周末,鲁玉娇都是在一个个扶贫数据核对中度过,她常常忙碌到忘记时间,一页页密密麻麻数字的上下核对,一叠叠资料的整理完善,对着电脑,揉着酸涩的双眼继续工作,一堆堆比自己还要高的扶贫档案材料见证着这位基层扶贫干部的辛劳。

她的工作态度就是如何把工作做得让领导更放心,对驻村工作队员整理资料更有指导性,让村组干部更加明晰脱贫攻坚资料汇集的工作流程。

鲁玉娇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我是农民的女儿,我爱我的家乡。”

字凤宁:表率从自身做起

字凤宁是凤庆县第一完全小学一名普通教师,从教19年。

作为一名老师,字凤宁深知,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就得有长流水。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她在班级里开展办手抄报、演讲比赛、辩论会、记者见面会等活动。

她看了央视的《朗读者》节目后,她也在班里搞了一个“朗读者”活动,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来朗读,既点燃了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她带领学生观摩了“长辫子老师的诗意课堂”后,她让同学们写《男生日记》《女生日记》,那一篇篇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日记,让她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夫妻和睦又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基础。结婚13年来,字凤宁夫妻之间没有红过一次脸,得到大家的羡慕和赞扬。

她的丈夫杨兴祥是一名公安民警,经常加班、出差,照料孩子的事情全部落在字凤宁的身上。但她从无怨言,不但干好自己的工作,还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职责。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女儿在这个和谐气氛浓厚的家庭熏陶下,从小就谦虚有礼,活泼开朗,与人为善。在家里是好女儿、好孙女,在学校是好学生。

2011年,字凤宁的女儿才4岁,但在参加“云南省第七届小画家书画竞赛”中,却获得了一等奖;2014年参加临沧市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少代会委员,成为本届年龄最小的委员;2017年参加“幸福里”杯传统文化才艺大赛,荣获艺术表演类A组金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孩子的努力,跟与父母的培养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字凤宁家庭不仅家人和睦相处,而且热心公益。无论是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慷慨解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和谐,所以美好。字凤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和谐家庭的内涵,谱写了一曲和谐家庭的华美乐章。

王演芳:家和万事兴

王演芳,沧源县班洪中学教师,2008年9月参加工作,结婚至今,她一直相信家和万事兴这个道理。

在2014年9月,由于工作忙,她的婆婆来帮她带孩子,但是,因为她小叔子一家去海南打工,留下了1岁半的孩子,王演芳做了一个决定,让婆婆带着小叔子家一岁多的孩子来到班洪中学一起照顾,在这一学期里她除了上班就是帮助婆婆照顾两个孩子。

有一天夜里,她小叔子家的孩子上吐下泻,她不顾天气的寒冷,大半夜的背着孩子去卫生院,但由于乡医生不上班,她就在医院里照顾了孩子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医生来给孩子做完检查,她才回到学校。

学校的老师问她,“你小叔子家的孩子生病了,你好像比你家姑娘病了还着急。”她总会笑着说:“既然他们把孩子交给了我,我一定得像父母一样疼爱他,我得让他感受到母爱的温暖。”

从2014年开始,一直都是她婆婆在帮她带孩子,她从没有和她婆婆吵过一次嘴。

有很多人问她:“你和婆婆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她每次都会笑着说:“我们是一家人呀,她是我老公的妈,那也就是我妈了,我理应孝敬她,只是这么多年都是她老人家在照顾我们,我却不能尽孝道,这是我的不孝。”

去年8月,由于她小叔子一家又要去海南打工,而小叔子家的二孩才有1岁半,小叔子希望能把这个小孩留在她家照顾,她也是很爽快的答应了。

她的同事总会问她:“你帮他们带孩子,他们给小孩生活费吗?”她总是笑着回答:“不用给,一家人不要生活费。”

王演芳常说:“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开开心心比什么都强。”

向云新:和谐家庭是我健康成长的摇篮

向云新是临沧市临翔区凤翔中学九年级的一名男生,拥有和谐的家庭环境,是他成长的历程中最深刻的感受。

在家庭教育中,向云新的父母遵循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他的父亲经常对他说:“现在的社会,没有知识什么也干不成”。因此,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向云新就对学习知识有着极大的兴趣,对于未知事物常怀好奇心。

向云新的家长虽然很严格,但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一直以赏识为主,因为在家长赏识的目光里,教育才充满了希望。

向云新从小就是一个倔强的孩子,妈妈为了更好的培养他,报名参加了亲子教育培训班。

向云新的梦想是当一名翻译官。

他对英语学习的热爱有时到了着迷的地步,他的英语成绩一直非常地好。父母更是为他而骄傲,把他从小到大的58张奖状装裱整理好,依次贴在家里的走廊过道上,鼓励他的同时也激励着弟弟从小要好好学习。

作为一名学生,他把学习当作自己的第一任务,从来不肯放松一丝一毫,他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在各次考试中各科都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稳居年级第一。

向云新说:“家人温暖的爱就像广阔的大海,而我就是一条快乐的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

原本这是一场针对女职工开展的创建活动,但很多男职工、甚至学校的学生也纷纷加入进来,影响范围远远超出预期,这也正是临沧市总工会班子成员最为满意的地方。广大职工群众用自己的青春和工作激情,在临沧市这方热土上,点燃了新时代的梦想。

猜你喜欢
临沧市工作
临沧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对策措施
临沧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迁规律分析
坚守教育的美好——临沧市临翔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杨世良访谈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临沧市推进核桃产业升级发展
临沧市以产业发展带动造林升级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