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竹 天地是画亦是画室

2019-03-22 07:29肖凌霄
藏天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画室村寨油画

文/肖凌霄

结缘“撮泰吉”

联系采访,连续改了两次地点和时间,赵竹在电话里都没有一丝犹豫,都是温和地说,好。

改地点,是我执拗地认为,采访画家,一定要看看他的画室。于是那个周末,我们各自从贵阳老城区出发,赶往位于郊区花溪的贵州大学美术学院。那里,有赵竹的一个工作室。

那一天很冷,倒春寒,到处雾蒙蒙湿哒哒。偌大的校园里冷冷清清,学校还在放寒假。好不容易逮住一个路人,经他指点,辗转来到体育馆旁边几栋呈不规则几何图形的建筑前。这就是美术学院。

赵竹早在5栋4楼的画室里等候。棒球帽,围巾加眼镜,有点斯文有点个性,符合我对画家的外貌人设,不陌生。不过更不陌生的,是对于他的画。那应该是在2017年秋天,贵州美术馆开馆暨“双百”工程作品展上,他的获奖作品《彝族撮泰吉》传递的乌蒙山腹地彝族村寨“神鬼”驱邪纳吉的神秘;又或许是在同年冬天,同样在贵州美术馆,他的参展作品《越过春天的小河》洋溢着湘黔桂边境侗乡“四月八”姑娘节上,姑嫂同欢的欣喜。

“撮泰吉”是彝族重要的信仰民俗,它藏于莽莽乌蒙山深处,威宁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这里的彝胞都要出演“撮泰吉”,举行“扫火星”活动驱邪纳吉。始于远古的“撮泰吉”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被学术界、艺术界发现,引起关注,震惊学界。

彼时,赵竹还是大学生,出于爱好只身前往裸戛村探访传承人文道学先生。那时到裸戛的交通极其不便,他在威宁县城搭乘红皮公共汽车,中途下车后,翻山越岭步行半天到了裸戛,并在文先生家中住了一夜。回程时,赵竹在公路上拦车,等了两三个小时,才搭上了一辆北京202吉普。

这段30多年前的往事,也是赵竹与贵州千山万水千峰万寨情缘的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双百”工程征稿,他将撮泰吉的仪式、表演、祈福三段情景同时呈现在二维空间,打破了时空一律;构图采用“山”字形结构,以求在三重金字塔构成中表达古典的庄严雄伟。色彩也设计成具有宗教感的绿锈色调,从另一维度加强画面的象征性,神秘、庄严,又充满生命的律动,成就了油画作品《彝族撮泰吉》。

四十年绘画生涯

赵竹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于贵阳。从小,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父亲就特别注重培养他的文艺才能。因为父母身边多是搞艺术的朋友,得天独厚,赵竹学过很多才艺,包括小提琴。

10岁,赵竹开始学习画画,如鱼得水。13岁,也就是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赵竹顺利考入贵州省艺术学校学习美术。1981年,赵竹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去浙江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进修。1983年,他去中央美院进行油画的四年本科系统学习,1987年回校继续任教。一晃,就是四十年的油画创作和三十多年的油画教学生涯。

近年来,赵竹主要从事地域民族文化与油画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为贵州美术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他在贵州原乡流连忘返,用画笔呈现少数民族同胞世世代代生活的村寨,刻画乡民的生存现状和精神魅力,取得很大成就:2014年,以贵州岜沙苗族为题材创作的油画作品《元音》荣获第二届贵州专业文艺奖、“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评选特等奖及入选“美丽中国梦·多彩贵州风庆祝建国65周年贵州省美术大展”,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展并荣获国家美术优秀奖;2017年,油画作品《彝族撮泰吉》入选多彩贵州大型书画“双百”创作工程作品展并获优秀奖、贵州美术馆收藏;《越过春天的小河》入选由贵州省文化厅、上海市文广局主办的爱我中华·多彩贵州“多彩和鸣·大山的节日”美术作品展。

室内室外皆画室

赵竹喜爱自然,喜欢到乡下采风,但并不排斥现代化的生活。“大自然和现代化,宁静和热闹,其实不能说哪一种更好,人是两种东西都需要的。人群的聚集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画家的艺术创作而言那是另一种灵感来源。”

在城市中,赵竹更有兴趣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他觉得,人是城市的主体,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面孔,面孔中流露出的是过去生活的经历,眼神中带着的是独有的个性,每一个人都非常精彩。

而回到自然中,他更喜爱风景画,喜欢写生。天大地大,走到哪里画到哪里。

他在少数民族村寨采风,用画画记录民族,多数都是现场作画。如果天气不适合,也会用相机拍摄。

然而相机是机器对肉身,可以客观记录但是没有画画的情感。画画不是直接生硬的写实,而是画家对于形体、地方性的面孔以及情态的独特观照。要使影像鲜活,甚至比现实人物还要生动,就必须把内在的魂魄抓出来。这个魂魄,就是生动而分散着,期待被画家之手聚集起来的每一个个体的精气和灵气。所以不是万不得已,赵竹都是现场作画记录。

从威宁裸戛村开始至今,赵竹走遍了贵州60多个县的乡村,寻找创作题材和灵感,经常往返于乡下和学校之间。这个春节,他是在黔东南丹寨的各个苗族村寨辗转度过的。黔东南的冬天相对暖和,苗族村寨的活动更是精彩纷呈。这些叫“脚车”“翻仰”等的苗族村寨,光看名字,就是何等的活色生香。从事电影工作的女儿和他一起呆在那里,父女二人,从同一块土地吸取养分,在不同的领域各自开花。因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他们才暂时回到贵阳休整。一部还带着丹寨苗乡泥土的越野车,此刻就停放在美术学院楼下。

◎油画作品《撮泰吉》

画室是画家的创作阵地。因为经常不在画室,对于突兀的降温和我的造访,赵竹只找到一个足球一样大的取暖器,呼呼的热风和电吹风差不多。外面气温零度到两度,室内显然也高不了多少。然而那些没完工的画作,五彩斑斓的调色板,收藏的非洲木雕和图腾,多少直观还原了画家赵竹丰富的创作生活和精神世界,这一波寒冷,没有白受。

画室里还陈列着几幅学生油画作品,这是他花钱买下收藏的,是欣赏更是鼓励。价格不等,有的几百块钱,有的几千块钱。最贵的一幅,花了1.5万元。画很大,是一位学生的毕业作品。毕业作品是学生学习4年的总结,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创作。良师,深谙学生的辛苦和付出,也共鸣学生的理想和抱负。

其他几幅作品,是画室作为贵州美术人才创作基地工作室,几位画家共同创作的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举办的描绘56个民族的项目的入选画稿,工作室一共入选了3幅。

赵竹的另一个画室位于贵阳的夜郎谷。这是“谷主”宋培伦花了近20年时间打造的夜郎秘境,目前蜚声圈内外。赵竹画室对面是壮观的石雕,脚下是河流翠竹,颇带几分隐士气息。这里不仅是画室,也是家,有时候,他也招待几个朋友住一住。朋友们都很喜欢这个地方,很多画家朋友都来这里进行过创作。

但是赵竹觉得,他还有一个真正的画室,那就是大自然。贵州山水,不管怎么画,不外乎千峰万寨的自然人文。千山万水,千峰万寨,走到哪里画到哪里。车就是画箱,天地就是画室。

◎岜沙苗寨写生—水彩

猜你喜欢
画室村寨油画
一张油画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老鹰画室
第一批孩子慧智画室随笔
油画《塬下》
油画
锅巴粥
《岁月长又长》(油画)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创意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