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纵隔肿瘤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2019-03-22 08:09程静静张妙贤于春平朱利敏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进针实性腺瘤

彭 玲,程静静,张妙贤,李 珂,于春平,朱利敏,董 磊

[作者单位]471031河南洛阳,解放军第九八九医院特检科(彭玲,程静静,张妙贤,李珂,于春平,朱利敏);250031山东济南,解放军第九六○医院超声诊断科(董磊)

纵隔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影像学表现相互交叉,单纯影像学判定其良恶性较为困难,常需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该文分析了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引导下穿刺活检52例纵隔肿瘤,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8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52例纵隔肿瘤患者,男29例,女 23 例;年龄 14~75 岁,平均(57.85±13.49)岁。患者多以胸闷、呼吸困难、胸痛、背痛等症状就诊,也有无症状者体检发现。病灶范围2.0 cm×1.9 cm~8.0 cm×9.0 cm。所有患者经X线、CT检查,难以明确病变性质,需在CDFI引导下穿刺活检。穿刺前患者常规查心电图、血常规以及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凝血机制情况。

1.2 仪器与针具 使用美国GE Vivid E9,探头M5S,使用普利塞18G活检针,根据病变大小预调标本长度1.0 cm、2.0 cm。

1.3 操作方法穿刺前CDFI观察肿瘤位置、大小、内部回声、内部血供,以及肿瘤与周围重要器官结构的关系、周围大血管走向情况。选择最佳穿刺点和穿刺途径,避开大血管、正常肺组织及肿瘤的血管丰富区,根据穿刺途径选择患者体位[1],患者多采用平卧位,根据病灶位置选择胸骨左缘、右缘肋间隙、胸骨上窝或右肩胛旁,并在体表处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再次确认穿刺点,2%盐酸利多卡因5 ml局部麻醉,操作者左手持探头,右手进针,进入病灶后右手按压发射按钮,针体自动收取病变组织,穿刺针应多个方向穿刺3~5针,将标本固定于95%乙醇溶液,送病检。穿刺后,对穿刺点进行加压,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穿刺结果52例患者穿刺均成功获得病变组织(图1~2)。超声全程监视下进行穿刺活检,穿刺成功为96.15%,组织芯长度>1.0 cm患者49例,未出现穿刺后并发症。其他1例患者为纵隔脓肿,按脓肿穿刺治疗原则治愈,避免患者经受不必要的放疗、化疗,2例患者为炎性坏死细胞。

图1 超声实时穿刺活检(病理: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图2 超声实时穿刺活检(病理:胸腺瘤)

2.2 病理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胸腺瘤25例占48.1%,与国内部分学者研究一致[2];淋巴瘤9例占17.3%,神经内分泌肿瘤6例占11.5%,纵隔转移癌5例占9.6%,肺癌3例、食管癌1例、生殖细胞肿瘤1例共占9.6%,畸胎瘤4例占7.7%,纵隔慢性炎症2例占3.8%,纵隔脓肿1例占1.9%。病理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4.2%。

3 讨论

超声对纵隔肿瘤显示率较高,除大部分中纵隔肿瘤显示较困难外,余中上、前、后纵隔肿瘤多数可以显示。纵隔实性肿瘤是指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纵隔实性占位,其部位与肿瘤类型、性质有密切关系。该组以胸腺瘤多见,占48.07%,目前从病理分型上主张将胸腺瘤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2种,通过病理组织学的特点改变,可以看出其回声特点的不同[3]。其次是淋巴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纵隔肿瘤影像检查可以确定肿瘤位置、大小,但难以确定肿瘤的良恶性。随着瘤体增大可能恶变或压迫,甚至侵袭邻近器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目前,对纵隔肿瘤诊断检查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1)X线引导下穿刺。此法虽然是最早的影像引导穿刺方法,但此法对纵隔细微结构分辨不清,目前很少采用。(2)CT 引导下穿刺。 该方法定位准确[4],但纵隔肿瘤内血管密布,稍有不慎会造成致命的危险,且操作过程复杂、费用高,无法实现穿刺过程的全方位监视,操作者、患者面临放射线照射的危害,不适于临床广泛推广。(3)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穿刺。该方法难以达到患者的病变位置。(4)MR、PET-CT引导下穿刺[5]。 MR、PET-CT 引导下穿刺术临床报道不多,该方法具有适时监控、精确导向、定位进行有效治疗的优势。由于费用昂贵,一般医院难以开展。(5)CDFI引导穿刺。其诊断优势在于可显示肿瘤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肿瘤内部血供及与周围大血管关系,操作过程实时监视,防止并发症、穿刺成功率高[6],有助于临床医师精心设计治疗方案,做好术前准备。

应用CDFI引导对纵隔肿瘤穿刺最常见并发症出血、气胸、疼痛等。该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穿刺体会及注意事项:(1)纵隔肿瘤紧邻心脏和大血管,CDFI下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测量进针深度,选择最短穿刺途径,避开大血管和心脏;(2)局部麻醉要彻底,尤其要麻醉穿刺通路上的胸膜,减少患者疼痛对操作的影响;(3)穿刺时应选择病灶实性区域,避开肿瘤坏死区,尽量取病灶低回声区,提高穿刺活检的阳性率;本组两例患者因肺内气体干扰,穿刺部位肿瘤回声稍强,取出组织病理提示为炎性坏死细胞;(4)进针时重视手感和针尖位置,操作应迅速,减少针道种植转移的发生;(5)每次穿刺后须用75%乙醇溶液纱布仔细擦拭针干及针尖,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进针时沿针道造成污染;(6)标本取出后放到消毒后的滤纸条上,动作要轻柔,避免将标本弄碎或弄断,标本随滤纸一起放到固定液中固定后送病检,对所取标本的处理也是提高病检成功率的关键之一[7]。

综上所述,CDFI引导下穿刺活检具有实时、安全、有效、简便、并发症少、病理诊断阳性率高等,早期明确诊断,优势显著,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及认可。

猜你喜欢
进针实性腺瘤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儿童实性颈部异位胸腺的影像分析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