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建筑适老性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2019-03-22 08:14
山西建筑 2019年8期
关键词:水景医养景观

王 杰 汪 江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 鞍山 114051)

1 概述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也出现了为老人同时提供医疗、养护、康复资源和服务的医养建筑。医养建筑中景观环境作为医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迅速发展中呈现出严峻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元素和形式选择的同质化上。设计者在前期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具体环境中使用主体(老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行为需求,导致与普通居住区景观差别不大,例如植物种类单一、环境色彩单调、体验性景观占比远小于观赏性景观、空间缺少层次变化且性格单一等。对此,如果不能坚持以人为本,从深层次考虑和把握适老性设计的方法,医养建筑中的景观环境就很难起到医养的功效,提升老人生活品质的追求更无从谈起。

2 适老性景观构成要素设计方法

2.1 道路设计

医养景观空间中道路设计的方法要素有三点:首先是道路种类,分为机动车道、步行道;其次是道路尺度,需要根据固定时间内同时通行的老人数量进行划分;最后是道路铺装,从材料肌理和图案排布两方面进行设计。

医养景观环境中要分离机动车道与步行道,在二者之间种植矮灌并在靠步行道一侧设置栏杆,不仅可以保证步行道清洁,又可以保证老人在步行时有所依扶。步道设计可以解决不同规模的人流同时通行,以及满足不同的观景体验,需要按不同路宽、形式划分步道等级,其中汀步是最低等级的道路形式。步道要适度曲折,整体形成环路,便于老人在移步换景中识别方向,不致迷路。

同时道路铺装材料要防滑、耐磨、保证老年人在户外行走的基础安全。根据表1铺装材料对老人生理、心理影响的分析,针对老人视力下降的情况,铺装材料的色彩应该选择老年人识别性较高的红、橙色。北京泰康燕园在老年人健身步道上铺设红、橙等色相的彩色沥青(见图1,图2),防滑耐磨质软,提高老人的视觉感知度的同时,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呼吸、焕发精神。

表1 道路铺装材料对老人生理、心理的影响

他们还采用卵石立砌的方法铺设健身步道(见图3),老人通过赤足行走之上,达到按摩脚底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的功能。此外铺装材料还能采用坚硬耐久且质感好的天然石材花岗岩,它自身还具有独特的纹理色彩,传达给老年人自然、休闲、质朴的感觉,是实用又美观的材料。鉴于砖类具有易磨损、易风化的特性,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尽量不要选用。进行道路空间设计时可以通过铺装图案和铺装线条暗示方向性和动感,起到导游作用并暗示老人游览的速度和节奏[1]。利用浓密树冠的行道树构成顶部覆盖、四周开敞的空间,光线只能从树冠的枝叶空隙及侧面渗入,在夏季道路空间显得阴暗,而冬季落叶后显得明亮较开敞[1]。这会使老年人的步行活动更具探索性和趣味性。

2.2 植物设计

医养景观中植物设计的方法要素有四点,分别是形状、气味、尺度、色彩。首先,因为不同形态类型的植物景观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影响,例如常见的大叶黄杨球、西府海棠、石榴树,它们的树形轮廓相对圆润,会给人温和、柔美的感觉,老人更愿意长时间停留在这种环境中,更可能产生近距离的触觉体验。而丝兰、地柏、油松、云杉等尖形、塔形轮廓的树种易使人产生焦虑、紧张感,老人在景观中会尽量避开此类情感属性的植物空间,对植物产生体验行为的概率较低。所以在树形选择和对植物进行修剪时要选用和修剪出圆球形、水平展开形、垂枝形、特殊形,尽量避免尖形、塔形植物。其次,植物种类要丰富,必须从花、叶、果的色彩、气味、安全性、药用性、文化性等多角度进行筛选。例如北京泰康燕园植物设计中考虑到老年人对植物的文化寓意极为敏感,所以在园中很少种植松柏。而常见的寓意玉堂富贵的植物有玉兰、海棠、牡丹花等[2]。在医养景观的植物设计中,保证植物无毒、无刺、无刺激性香味的前提下注重观花、观果型植物的使用,实现景观环境的绿化、彩化,不仅能为老年人室外活动增添观赏乐趣,也能提示季相变化,营造春花秋实、硕果累累的景色,给老年人幸福美满的心理感受。常用的春季观花、秋季观果的植物有海棠花、石榴、山楂、海州常山等;常见的樟树、水杉、紫薇、蓝桉能发挥清凉油成分、提神醒脑;白玉兰、银杏、桃树、月季等发挥水杨酸类成分、利于血管保健;能酸化环境,抑制细菌繁殖的有石榴树、桃叶珊、广玉兰、臭椿;能够起到杀菌消炎功效的有常春藤、水杉、女贞、悬铃木等[3]。这些外疗型药用植物发挥的各种成分通过老人的呼吸系统或毛孔进入体内,能起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3]。再次,植物搭配要避免各组团的重复,按照乔木、灌木、草本由高到低进行层次设计的同时,要针对老年人因弯腰驼背、坐轮椅等情况,观景视角降低,在景观中偏向中、近景体验的需求,着重考虑中景、近景、低景的各植物色彩、花期及高低层次的搭配,尽量呈现四季不同的景色。

例如乌镇雅园(如图4所示)在植丛设计上高低层次分明,在风雨连廊边上种植各种花色和叶色的灌木和花草,以白墙绿草为背景强调花叶的色彩、形状、大小,设置合理的触觉体验距离,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视觉和触觉记忆。

此外,常见的一品红、石榴、牡丹等红色花叶植物能振奋老年人的精神;玉兰、栀子花、白蔷薇等白色花植物则会使老人镇定平和;花叶呈橙黄色的迎春、桂花、腊梅等会使老年人感到祥和、有食欲;紫藤、八仙、木兰、紫茉莉等蓝紫色花叶植物会使老人感到温馨安宁;玉簪、常春藤、八宝景天等绿色花叶植物则会起到心旷神怡、缓减视疲劳的功效[3]。最后,植物大小与空间场的比例要和谐。通过植物围合出不同属性的空间,可以给老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进而导致不同的交流效果。小型交流空间尽量采用中低型多叶灌木和草本植物进行围合,营造私密、半私密氛围;老人聚集较多的场所周边要用高大乔木围合,起到挡风遮阴功效的同时,又符合大空间的气场[1]。

2.3 小品设计

医养景观应该更加注重对老人心理、精神方面的疗养,在景观中营造熟悉的文化氛围,使老人以轻松的状态感受自然,无疑是对他们精神的慰藉。因此把地域文化运用在医养景观中以增强老人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延长他们户外活动的时间,提高各种交际、互动、体验行为产生的可能性的同时更能减少他们内心的失落感、孤独感。小品作为文化的实体呈现,要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与生活、历史、文化及环境相结合的、能够传承文脉精神的效果,使老人达到心理的共鸣,产生归属感。北京泰康燕园中燕山水台意在传承燕京文化内涵。山的文脉,水的灵动,所蕴含的山水文化是中华文脉的魂,体现一种对山水的敬重,一种平凡之中营造潇洒的心境。

近年来景观小品结合暗藏式音响设备进行声景观设计的手法得以普及,但普遍缺乏人文关怀。作为医养景观的主体,老人在出现驼背、使用轮椅等情况下,行动速度变慢,视听高度降低,且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更倾心安静平和的环境氛围。此外,部分老人听觉能力下降,致使在景观活动中规避风险的能力下降,所以在医养景观中融入富含人文关怀的声景观设计尤为必要。在人工声应用方面,使用富含文化性的小品造型结合电子声导系统形成暗藏式音箱,设置在靠近休憩空间和出入口附近,并将它设定在老人静坐和站立时的高度范围内,通过播放安静的自然声或柔和的戏曲音、地方特色的文化音等唤醒回忆和认同感,排解老人心里的孤独,获得愉悦感受[4],使老人近距离更清晰地体验到人工声景观。

医养景观中的座椅要选用木材和石材结合的椅垫,保证冬不坐石,夏不坐木[2]。座底要有回收脚的空间,座高设在450 mm~550 mm,靠背不能过于后仰,需设扶手以便老人起身[2]。要放置在背风向阳面朝人流的地方,同时背靠墙体、柱子、植从获得安全感。旁边要空出750 mm~1 150 mm的轮椅区,方便使用轮椅的老人使用休憩空间[2]。座椅要隔50 m设置一个,方便老人歇脚[5]。

雕塑小品设计要满足老人追求美满生活的心理诉求,以家庭、关爱、生命力为主题,种类丰富呈系列化,造型偏具象、直接、避免尖角[2]。可以运用不同色彩、材质、灯光降低各景观节点上的雕塑相似度,方便老人明白雕塑主题的同时把雕塑作为出行时的参照物。同样可以将趣味性雕塑设置在靠近休憩空间的位置,当有带小孩的老人通过时,人与雕塑产生的互动能创造具体的记忆,老人会对具体雕塑产生特殊情感,使孤单心理得到调节。

2.4 标识设计

标识是医养景观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起到人流导向和安全疏通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这种特殊群体,因为视觉、听觉、记忆力衰退,所以标识系统设计更应该规范,在提高可视度和可识别度的同时增加艺术感,给景观空间增添更多活力。传统标识设计时文字要大而醒目,采用黄、红色的牌,尽量不使用反光材料,同时根据使用轮椅者的视高,标牌应设在700 mm~1 600 mm高[5]。特色标识设计要保证老人能快速识别信息,例如北京泰康燕园基于老人记忆力衰退的事实,使用多重可识别系统的设计,在每个入口都设计了体现二十四节气的地面铺装和特征明确的专属配套花园,有静谧的枯山水花园也有层次丰富的自然花园(见图5,图6)。此外,为了保障老年人活动安全,同样可以利用人工声通过广播、温馨提示的方式,引导视力低下或眼盲的老人避开危险路段。

2.5 水景设计

对老人而言,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伴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而下降的,在医养景观中更加青睐平和、安逸、柔和的环境,排斥动荡、刺激、剧烈变化的环境。而水所具有的明澈、温顺、包容的特点十分符合老人的心理状态,能吸引更多的老人。所以通过合理的水景设计营造多种适合老人观赏、体验的空间,同样可以起到医养的功效。医养景观水景设计可以分为池塘水景、跌水水景、喷泉水景三种形式,三种可以重叠使用。池塘水景只可以满足老人观赏需求,安全水深要控制在400 mm~600 mm以内,周边要搭配相应的座椅、凉亭。无论是动水还是静水,岸边都必须设计安全防护设施,例如护栏、浅水渠、组合盆景、大中型河卵石带等,明确安全距离,防止老人不慎落水。

跌水景观必要时需设计防护矮墙,也可以在浅水区设计汀步,例如日本的横滨太阳城水景设计(见图7,图8),老人踱步其间更能体验到设计的趣味性,实现人与水景的互动。跌水和喷泉水景也可以单独设计为抬升型水景,老人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就能同时满足观赏和亲水需求。北京泰康燕园的流水墙景观简洁优雅、精致细腻,老人坐在池边小憩就可以触摸流水、感受叮咚水声,呈现一份安宁舒适的景观氛围(见图9)。喷泉水景应该结合背景音乐进行设计,老年人会跟随音乐节奏更加关注水景变化和其他人群行为的变化,并在愉悦的氛围中与周边的人群产生交际行为,满足彼此交往的需求。

3 结语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日益增长,医养建筑适老性景观的发展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设计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证老人安全的前提下全方位统筹、合理布局各景观要素,以提高老人的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充分满足老人的生理和心理诉求,帮助他们营造新的生活观念,形成新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在丰衣足食的前提下也能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和慰藉。

猜你喜欢
水景医养景观
天音水景
天音水景
医养当兴
天音水景
景观别墅
天音水景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