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日“回门”习俗的变迁

2019-03-22 04:13王蕊
关键词:婚俗变迁

王蕊

摘 要:在中国传统婚俗文化中,“回门”又称“三日回门”,主要指新娘结婚后第一次回娘家。而在日本的传统婚俗中,“回门”除了指女子婚后初次回到娘家,还包括女子在盂兰盆节、新年及祭祀活动时回娘家的各种礼仪以及插秧或秋收之后到娘家去休养的长期“回门”习俗。作为整个婚礼的重要环节之一,“回门”在中日两国的婚俗文化中均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日两国新娘的“回门”习俗也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本文旨在对“回门”习俗的变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對我们了解今天的中日婚姻习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亦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中日两国的文化形态。

关键词:“回门”;婚俗;变迁

中图分类号:K892.22;K8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1-0091-03

婚俗文化是在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的文化。中国和日本有着最为相近的历史文化和习俗传统,“回门”习俗便是其中之一。在中国,“回门”习俗古已有之,最初形成于先秦时代。而在日本的传统婚俗中,也有“回门”一说,该习俗最初形成于江户时代的武士社会。在中日两国,“回门”习俗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民俗现象,是婚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广泛收集各方面的资料,研究中日两国“回门”习俗的具体变迁,并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一、中国“回门”习俗的变迁

(一)“回门”的时间比较自由

新娘婚后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标志着男子开始以新郎的身份进入女家,也是给新娘缓和初为人妻、初为人媳紧张的一次机会,女家往往也借此机会来考验新女婿。“回门”是婚姻礼俗的最后步骤,“回门”之后两家就转入正常的姻亲关系来往[1]。“回门”之后,整个婚姻礼仪宣告结束,新婚夫妇从此开始了正常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回门”习俗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较以前相比非常明显的是“回门”日期。以鲁南地区为例,20世纪60年代,“回门”被称为“叫三日”或“过四日”。“叫三日”指的是婚礼后的第三天,作为一种习俗,新娘的娘家派马车把新娘接回去,新娘在父母家过了四天之后,再坐着马车被娘家人送回到夫家,这就是所谓的“过四日”;到了70年代,“回门”被称为“忙三日”,换言之,婚礼后的第二天,新娘回到娘家,第三天回到夫家,婚礼的全过程三天内完成;90年代中期以后,“回门”又被称为“二日转”,也就是说婚礼后的第二天,新娘回到娘家,当日再返回夫家,现在有的地方也有当日“回门”的习俗。婚礼的整个过程变短了。

当然,由于地域的不同,“回门”的时间也不尽相同。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普遍从观念上认为已没有必要执着于以前的“回门”时间。换句话说,如今“回门”时间变得更自由了。

(二)“回门”的具体礼仪变得简单

随着时代的发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形式已不再占主流,取而代之的是自由恋爱结婚。各地的婚姻礼仪较之以前变得简单,同时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回门”习俗也变得与以往不同,一言以蔽之,“回门”的礼仪变得更加简单。比如,过去在广东,“三日回门”之际,夫家会携带很多的烧猪,代表着新娘是“洁白无瑕的处女”以及男方对新娘的满意程度,至于烧猪的多少,则要视人情门第而定。如有烧猪跟随“回门”,则说明男方满意了,她的确是守身如玉的处女;若无烧猪回来,那是有了乱子了,新妇不是处女了,其结果,往往是新娘被撵回娘家,新郎追回聘礼[2]。但是,现在烧猪已不再是代表婚俗的食品,而只是一种料理。

(三)旅行结婚、集体结婚逐渐受到青睐

婚礼的形式以及寻找结婚对象的方式都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变化。以前两个人走进婚姻的殿堂一般都要经过相亲、定亲、婚礼、婚宴等几个固定环节进行,但现在越来越少,所谓的“自由恋爱结婚”成了主流。与此同时,婚礼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特别是从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式多样的婚姻礼仪也随之出现,比如旅行结婚和集体结婚就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推崇。说到旅行结婚,就是不举行传统的婚礼仪式,而是以外出旅行的方式结婚;而所谓的集体结婚,顾名思义就是指想要结婚的情侣们集合在一起集体举行婚礼。整体上看,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地的结婚仪式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相比以前更加简单化,而且那些迷信性、丑恶的规则和习惯也都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健康活泼的新风尚。传统婚俗在今天日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趋势。因此在国家提倡结婚活动节俭的基础上,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行结婚或集体结婚等形式。

二、日本“回门”习俗的变迁

(一)长期“回门”和定期“回门”逐渐消失

在日本,不仅有新娘“三日回门”习俗,还存在着新娘长期“回门”以及定期“回门”现象。即女子在盂兰盆节、新年及祭祀活动时回娘家的各种礼仪以及插秧或秋收之后到娘家去休养的长期“回门”习俗和女方定期在婆家与娘家往返的定期“回门”习俗。和中国一样,在今天的日本,如今新娘的“回门”也同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门”时间变得不再固定,夫妇“双回门”现象逐渐占据主流。吉冈骏介在《结婚礼仪的变迁》一文中提到,“1960年代,新娘没有带新郎一起“回门”的习俗,但是在1970年代以后新婚夫妇“双回门”现象开始流行”[3]。现在女子回娘家生孩子,或是在盂兰盆节和新年等传统节日的时候回娘家的风俗越来越多,长期“回门”和定期“回门”等习俗渐渐消失了。

(二)“三日回门”现象逐渐减少

古已有之的惯例,在婚礼举行数日后,新婚夫妇一起回到新娘的娘家,但现在不这么做的人也越来越多。四日光在《婚姻礼仪的变迁》一文中指出“如今是恋爱结婚占主流的时代,结婚仪式的主角理所当然是新娘和新郎”[4]。年轻人的婚恋观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改变。从昭和15年(1940年)出生的一代开始,“三日回门”现象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新婚后去外地旅行。

大间知笃三(日本民俗学者)在总结日本下田代地区的调查后,写下了以下内容。出嫁之后三日,新娘回到娘家之际,新郎去拜访新娘的娘家。新郎在拜访后回家之际,多被涂上黑烟灰。这一仪式被称为“三日回门”,既具有新娘婚后初次回娘家的意义,对于新郎第一次拜访新娘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仪式也意味着婚礼的完成。现在“三日回门”现象逐渐消失,婚后第三天女婿初次到新娘的娘家拜访的风俗也逐渐消失。举行结婚仪式的当天,男方先去女方家,并在那儿庆祝,然后带着新娘回到男方家庆祝,这一天仪式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即便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婚礼举行之后,女婿第一次拜访新娘的娘家,现在结婚的当天,举行婚礼之前,女婿先到新娘的娘家拜访[5]。如今,新娘婚后“回门”意识变得淡薄,从周五到周六,夫妻俩一起住在妻子的老家的情况逐渐增加。

(三)回娘家生孩子习俗流行起来

“回门”这个词,原本指嫁到别人家的新娘第一次回到娘家。日本人有一种惯例,就是孕妇在生孩子时回到娘家去分娩。日本的中村敦子在《照顾产后回娘家女儿的生母的体验》一文中提到“在我国,在对生育后的女性的支援方面,有其他发达国家所无法看到的产前产后回娘家生活的习俗。”[6]战后的日本,“家”制度逐渐转变为“夫妻家庭”单位,作为婚姻习俗的“回门”意识逐渐淡薄,但是作为分娩前后的生活支援体系,“回娘家生产”这个词仍普遍存在于常用术语之中。

在嫁娶婚盛行、逐步家庭化的今天,妻子在婆家生产的例子很多。但是,想把一生的大事在娘家顺利完成的心情依然存在,选择在娘家生产的方式还没有取消。但是,以前生孩子除了极少数的例外,大多数是在娘家进行的。这是因为结婚后相当一段时间里还残存着媳妇儿在娘家孕育孩子即所谓的“赘婿婚的遗制”。因为已经形成了围绕生育场所及生育问题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负担,都应由女方的娘家承担的这种先入之见。因此,即便现在也残存着这样的惯例即至少第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应该在女方的娘家生,不管发生什么事,也会在娘家照顾长子一阵子。

目前,怀孕期间在自家附近的医院接受诊察和检查,在预产期临近的时候返回娘家,在娘家附近的医院生孩子的这种所谓的“回娘家生孩子”的现象越来越多。

三、中日“回门”习俗变迁的原因

(一)都市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随着都市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加快,中日两国国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把更多精力投放到工作中,不再拘泥于烦琐的礼节。在日本,工薪阶层被称为“勤劳的工蜂”,人们日常生活节奏很快,过于忙碌。中国亦是如此,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走出国门出去旅游,不再像过去那样拘泥于“回门”的时间。

(二)交通便利

在中国,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出行所借助的交通工具日新月异,伴随着高铁和飞机的快速普及和家用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昔日的自行车、步行等方式早已不再是人们出行的首选。无须赘言,日本的交通之便利也是众所周知。因此中日两国不少人选择旅行结婚。而且,由于交通带来的便利性,男女双方在结婚前也有多次会见双方及双方家人的机会。因此,结婚后新娘和新郎都无须着急去新娘的老家。换言之,新郎和新娘并非一定要在婚后第三天而是选择周末或重要的节假日一起回到女方的娘家就可以了。

(三)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进展

社会的进步,思想观念的转变,导致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参加工作,婚后夫妻双方都忙于工作,加之婚期较短暂,因此双方都没有较以前那么重视“回门”习俗。“在日本,大部分女性在经济上获得独立、到社会上参加工作是1970年以后的事情。现在结婚后依旧参加工作的日本女性不断增加,生育后休息一段时间重新工作的日本女性也多了起来。”[7]众所周知,在所有的国家中,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水平是比较高的,夫妻共同参与工作的家庭越来越多,双方均比较忙碌,为了节约时间,不耽误工作,现在有不少年轻人选择周末结婚,当天“回门”。

(四)男女婚前交往的情况很多

随着婚姻观的变化,很多人在结婚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交往并且见过彼此的父母,因此新郎新娘会觉得可以选在周末或节日里回到女方的娘家就可以了。所以虽然“回门”这一风俗至今仍被中日两国的人们所认同,但在恋爱结婚成为主流的今天,作为婚礼重要礼仪之一的“回门”习俗,其时间也变得更加自由了。

四、结语

文化的与时俱进势必会导致人们思想的与时俱进,进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日两国新娘“回门”习俗也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中国“回门”的礼仪由繁趋简,而且“回门”的具体时间也变得灵活起来,甚至很多地方的“回门”是在婚礼的当天进行的。在日本,女子长期或定期回娘家的现象也在逐渐消失,但流行起回娘家生子的风俗习惯。这些都与中日两国近年来都市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交通便利,男女共同参加社会工作,以及自由交往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衍军.中国民俗文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82.

〔2〕李鉴踪.中国民间婚恋习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165.

〔3〕吉冈骏介.结婚礼仪的变迁[J].金泽大学文化人类学研究室调查实习报告书,2015,(03).

〔4〕四日光.婚姻礼仪的变迁[J].金泽大学文化人类学研究室調查实习报告书,2018,(03).

〔5〕大间知笃三.大间知笃三著作集(第一卷)[M].东京:未来社.昭和50.389.

〔6〕中村敦子.照顾产后回娘家女儿的生母的体验[J].日本助产学会志,2014,(09).

〔7〕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70.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婚俗变迁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山西夏县方言婚俗词中的婚俗文化探究
象棋子的变迁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