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砀山唢呐的传承与发展

2019-03-22 04:13王倩张浩
关键词: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倩 张浩

摘 要:作为传统技艺的砀山唢呐,能够在繁荣当地文化资源的同时得到传承发展,本文从实地调查出发,就砀山唢呐技艺的在地性传承现状做了研究。田野调查发现随着市场多元化发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砀山唢呐的传承承受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存在着诸如制作工艺缺失、音乐作品缺乏创新性、传承人才稀缺、传承方式单一等方面问题。笔者认为活态传承是保持砀山唢呐生命力的重要选择。本文拟从学校教育、政府引导、民间参与等视角探究砀山唢呐的传承发展,旨在更好地保护砀山唢呐技艺与文化资源,最终实现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砀山唢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性;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1-0137-04

砀山县位于黄淮平原的北端,地处皖、豫、鲁、苏四省七县交界处,古称下邑。砀山县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唢呐艺术是其中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2011年5月,砀山唢呐吹奏艺术成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类扩展项目中的一员。在文化多元化和市场化发展的今天,砀山唢呐如何保持其蓬勃的生命力并进行保护性传承,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业界已从砀山唢呐的历史文化成因、砀山唢呐的传承现状、砀山唢呐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然而研究的角度比较单一。一方面主要研究砀山唢呐的传承现状,另一方面主要研究砀山唢呐的传承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依据田野调查资料,结合砀山唢呐的传承现状,并提出如何进行传承发展。

一、砀山唢呐的传承现状

(一)砀山唢呐的在地性发展

在地性就是指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砀山唢呐于砀山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方式,砀山人的生活情感表达离不开唢呐的配合,喜乐与悲伤都需要唢呐的彰显。人们生活在民俗里,民俗是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1]。唢呐,被砀山人视为“神赐礼器”,是融入当地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婚嫁礼仪、生孩子吃喜面、老人仙逝等场合,还是春节、中秋节、开业庆典等节庆活动,砀山人都离不开唢呐。唢呐这一乐器与砀山地区普通民众的生活紧密相关,已经融入砀山民众的生活之中。《叫句子》《六字开门》《百鸟朝凤》等众多优秀曲牌,至今广受砀山县及周边地区群众的欢迎传播。

“嫁閨女,真热闹,喇叭不吹不上轿”,这是砀山地区婚礼场景的真实写照。唢呐“曲儿小,腔儿大”,作为在婚礼中的主奏乐器,吹奏的声音高亢响亮,适合在空旷的场地演奏,与婚礼吉祥喜庆的氛围相得益彰。砀山人举办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在闹市街旁的露天晚会少不了唢呐班助兴,形式相当于婚礼前的彩排。

此外,在砀山丧葬活动中唢呐班子的角色一直必不可少,唢呐声伴随着丧葬仪式的举办。在灵堂门口,《哭灵台》是砀山唢呐丧礼仪式中的经典曲目,也是必吹曲目,整支曲子极具感染力。

(二)砀山唢呐技艺的传承方式

根据田野走访,砀山唢呐班社支系众多,形成规模的有:张连生支系、王朝臣支系、王文祥支系、刘须延支系、刘独秀支系、陈玉兰支系,即民间表述的张家班、王家班、刘家班和陈家班。各大支系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对唢呐技艺进行传承,传承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个体传承

据田野调查资料显示,砀山唢呐传承中的第一代唢呐艺人一类是自学成才,个体传承;一类是模仿其他唢呐艺人成长起来的。比如民间艺人张连生老人,由于自幼醉心于唢呐,在村里唢呐艺人腾连勋那里偷师学艺而后成为一代唢呐大师,在吸收他人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个体传承。

2.收徒授艺

过去各行各业技艺的传承总是通过收徒授艺,言传身教,实践为主的办法来实现,唢呐班社也不例外。唢呐名师陈玉兰、唢呐演奏技艺省级传承人蒋法杰等优秀的艺术家深得张派支系真传,成为张派支系中的杰出代表。吹奏时换气的技巧、工尺谱的识别等这些宝贵的传统技艺得以保留下来,得益于这一传统传承方式,充分体现了砀山先民们的聪明才智。

3.专业学校培训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渗透,到艺校或专业音乐学院学习唢呐成为大势所趋。吴安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早先跟随张连生等老前辈学艺,后考入安徽省艺术学校,师从著名唢呐表演艺术家尹明山和刘凤鸣两位大师,取得不俗的成就。目前任教于安徽省艺术学院,负责教授唢呐与竹笛等课程。

二、砀山唢呐技艺的传承机遇与存在问题

砀山唢呐技艺的传承一方面有在地性发展的环境,另一方面砀山唢呐的技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砀山县,唢呐民间艺人和业余爱好者广泛散布于县域之中。在蒋英村南头有一位享誉砀山的唢呐艺人,他就是年近七旬的蒋法杰。自幼得到师爷真传,又经过十年的刻苦钻研,蒋法杰自创了新的吹奏技巧和方法。为了促进砀山唢呐的传承,砀山县于2015年4月就成立了砀山唢呐传习所。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蒋法杰,传习所负责人这一重任就光荣地落在了他的肩上。据统计,蒋法杰门下的弟子已累计有20多个出师,并各自创建了唢呐艺术团,从而将唢呐技艺发扬光大。

2008年5月,第二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砀山唢呐榜上有名。2011年,砀山唢呐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底,砀山县因砀山唢呐的巨大影响力再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

近年来砀山唢呐演出团体也参加过不少艺术赛事,获奖众多,这也奠定了砀山唢呐在中国梨园界中的地位。2012年10月24日,砀山唢呐曲目《梨乡情》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在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中,荣登三甲宝座。2016年2月,砀山唢呐组队参加第十二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示集中展演活动,荣获“德艺双馨最佳表演奖”[3]。

唢呐提升砀山地区竞争力,带动区域知名度的同时,丰富了砀山民间艺术的宝库,唢呐在砀山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唢呐艺人生存方式的改变,以及市场环境的演化,砀山唢呐的传承环境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唢呐制作工艺缺失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由于唢呐市场需求量过小,无法规模化生产,而且销路不畅。因此,许多唢呐制作工匠都另谋他业,唢呐的制作技艺也就无人问津了。然而,单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完成唢呐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无异于天方夜谭,难以改变制作技艺衰败的颓势。

(二)唢呐作品缺乏创新性

唢呐音乐是唢呐艺术的基础,也是保护和传承唢呐文化的核心内容。通过实地调查得知,砀山唢呐艺人演奏古曲或成名曲仍是口传心授,如《叫句子》《凡字调》等。唢呐音乐原创曲目寥寥可数,优秀作品则更是可遇不可求。近些年来,依稀可见一些新创唢呐音乐作品,但由于唢呐音乐基调等问题,创作者在创作中很难既把握其文化精髓,又同时兼具传统韵味。唢呐音乐创作创新急需补充新鲜血液,这些皆非一人一日之功,唢呐音乐原创作品的创新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三)唢呐传承人才缺失

作为民间艺术的砀山唢呐,其专业建设需要大量人才。目前,不少班社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是初中学历,高小毕业次之,高中生都是极少数,更别提高等教育层次的人才;演员年龄结构趋于严重的失衡状态,乐班中的核心人物都是60岁以上的老艺人,最大的72岁,而这部分人占比较小;25~35岁的年轻人占绝对多数,最小的15岁,女性演员约占1/5[4]。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娱乐方式的增多,传统音乐难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砀山唢呐的学习者及欣赏者大为减少,砀山唢呐潜在的创作人才以及艺人大部分也因此转移了发展方向,砀山唢呐的传承面临严峻考验。

(四)唢呐传承方式单一

民间技艺大多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学校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于此。在以往记录手段和技术落后的条件下,这些艺术形式一旦流失或消亡,基本上難以恢复或再生。我国众多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堪忧,一些传统技艺因口传心授的特点及传承人年龄偏高等不可抗拒因素导致后继无人。长此以往,唢呐艺术传递的本真性将难以保证。

三、砀山唢呐的传承发展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着重强调静态保护,即保护具体项目及其传承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活态性特征,注重还原民族共同体成员行为心理影响,不能忽视民间文化自然存在及传承方式的特殊性。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不能仅限于点的保护这一层次,应该逐渐扩展到面的认同这一范畴。文本拟从学校教育、政府引导和民间参与三个层面对砀山唢呐活态传承与保护进行探究。

(一)学校教育

1.中小学教育层面

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一年一度的唢呐演奏比赛,计入学校年终考核评估总分;编写适宜中小学生的《砀山唢呐》乡土教材,结合音乐课做好乡土教育普及工作;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安排全县唢呐艺人及骨干对各中小学校音乐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2.高等教育层面

开设唢呐艺术全校选修课,普及唢呐音乐及其蕴含的民俗文化;鼓励大学生进行唢呐曲目创作,要求紧扣时代发展主题,贴近大学生生活;开设唢呐艺术系列讲座,举办艺术文化交流会,邀请唢呐领域专家学者进学校进课堂,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直接的接触唢呐、了解唢呐;学校应可能多组织学生进行唢呐实践,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感悟与实际相结合,还可以欣赏甚至参与唢呐排演活动,提高唢呐欣赏能力。

(二)政府引导

1.对于优秀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保护基金,对砀山唢呐相关的音乐旅游项目予以资金支持,鼓励有能力的社会人士和民间团体参与相关旅游开发工作。政府还应当设立相关的职能部门来对资金进行管理,保证专项资金能够专款专用,促进优秀曲目的创作与艺人的技艺传承。

2.重点保护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灵魂。政府应该从制度层面着手,如举办“砀山唢呐艺术传承中心管理人员培训班”及“砀山唢呐艺术传承人员培训班”切实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鼓励其积极做好传承工作,为传承好砀山唢呐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在举办唢呐培训班与唢呐传习所的同时,积极组织唢呐艺人加强对外交流与实践活动[5]。

3.加强对音乐市场的调控

唢呐作为传统的民间技艺,其发展状态需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出调整,遵循市场发展规律,适时引导其与市场的对接。鼓励传承砀山唢呐民间音乐,重视音乐旅游产业,大力开发音乐旅游产品,为传统音乐发展创设自由的环境。

三、民间参与

(一)设立艺术研究中心

唢呐艺术研究中心平台的建立,为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力量,对唢呐艺术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拍照、录音、录像等数字化多媒体手段,系统、完整、全方位地进行专题普查,不加修饰地记录相关资料,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存档。在此基础上,开设论坛会,邀请领域内专家学者积极研讨,并尽可能将研究成果编撰成册进行出版,最后通过研究分析制定更加合理的保护传承方式以及宣传推广模式。

(二)开办制作技艺工匠培训班

唢呐演奏技艺的传承发展依赖于唢呐以乐器形式存在的物质本身,在对技艺传承的同时,器具的制作同等重要。砀山地区存在着一批制作唢呐的能工巧匠,通过对唢呐制作工匠的保护,进行专门性培训,增强对唢呐制作的自豪感和信心,提高制作技艺,为创作更多更好唢呐作品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开办培训班,吸引更多人了解熟悉唢呐制作技艺,促进制作技艺的传承,为砀山唢呐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器物支撑。

(三)举办艺术展演活动

唢呐音乐是唢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曲目是唢呐音乐的核心与灵魂。利用节庆活动,及其他民间聚会项目,展现艺术内核,进行音乐展演,将优秀的民间技艺广泛传播到更多人中去[6]。通过艺术展演,将砀山唢呐艺术融入民间活动,在深入挖掘唢呐艺术内涵的基础上,丰富音乐创作,从而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作品。

(四)利用大众媒介

大众传媒作为先进的传播手段,媒介技术优势明显,能够超越时空限制,扩展文化的传播域限。由于唢呐传播的特殊性,图书报刊等传统纸质媒介单一、抽象、固化的特点无法满足,因此应积极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传承砀山唢呐,充分利用数字媒体多感、灵活、互动性强等优势,潜移默化中引导大众尊重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砀山唢呐是砀山在地性发展较有代表性的特色民俗文化之一,砀山唢呐扎根于砀山这片土地之上,是人民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砀山唢呐是一种活态的音乐传承,同样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持续关注[7]。根据砀山唢呐传承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发挥学校、政府与民间等多方力量,通过举办比赛、纳入高校课程、提高传承人地位、发展音乐旅游产业、开设工匠培训班、举办艺术展等方式进行活态传承,促进砀山唢呐艺术在都市文化空间中的传承发展,在不改变本真性前提下进行商业化经营,实现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文学研究民俗学方法[J].民族艺术,1998,(06):30-31.

〔2〕〔6〕薛强华.砀山唢呐的传承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报,2017,(01):146-149.

〔3〕李城,迟震.梨乡唢呐乐班的田野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6):730-733.

〔4〕胡远佤.浅谈砀山唢呐之发展[J].戏剧之家,2016,(09):101-103.

〔5〕王善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策略探析[J].艺术百家,2016,(01):252-253.

〔7〕郭强.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砀山唢呐班社的历史文化成因与发展现状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06):208-210.

(责任编辑 赛罕其其格)

猜你喜欢
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