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冰心在雪山—迪庆州德钦县总工会工作纪实

2019-03-23 06:44何家票
时代风采 2019年1期
关键词:玛拉县总工会嘉定区

文 何家票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在藏民眼里这是一座“神山”,其著名的“日照金山”是很多游客梦寐以求的胜景,有的游客曾一连数天留在当地,结果未能如愿,在当地人眼里,看山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应,尤其是看“神山”。

看“神山”需要带着一颗诚心去,干工会工作也一样,只有心里面装着职工群众,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一场美丽的“约会”

数着手里的钱,边玛拉初高兴地笑了。

边玛拉初因为家庭原因,不能外出打工,她看到身边的人出去打工都赚到了钱,心里非常着急。

实际上,德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会主席彭跃红比她更着急。彭跃红之前在德钦县担任副县长,当时,她就分管工会工作。到了县人大之后,她兼任县总工会主席一职,她时常笑言:“我与工会之间有个‘约会’”。

彭跃红来到工会后,她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她常说:“让职工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也是工会应有之义。”

因此,为了促进社区农民工妇女灵活就业,去年,德钦县总工会联合县妇联、县人社局举办了为期15天的藏族特色手工艺制作技术培训班,并与当地一家公司签署了销售协议,农民工妇女制作的手工艺品,由公司统一回收。

知道这个消息后,边玛拉初立即报名参加培训。

培训结束后,边玛拉初白天干活,晚上就在家里制作手工艺品,这次公司来收购,她一个人就上交了10件工艺品,获得了800元的加工费。

“在家里也能赚到钱,真的感谢工会组织的培训。”边玛拉初说。

去年3月,有13名农民工妇女像边玛拉初一样,都通过手工艺品制作获得了不菲的报酬。

实际上,这些工作只是县总工会脱贫攻坚中的一部分。

德钦县地处藏区,自然环境艰苦,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如何让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显然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为此,县总工会组织4名劳模参与扶贫工作,这4名劳模均有丰富的农牧经验,他们走入田间地头,为村民传授各种实用技术。

登巴是一位经营丰富的合作社管理者,也是一位县级劳模,他现场为村民讲解白芸豆、牦牛等种养殖技术。

松吉也是一位县劳模,今年已经71岁了,考虑到他年纪太大,工会没有通知他参与这个活动。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带上嫁接工具、枝条,现场为村民讲解核桃嫁接技术。

劳模们如此高昂的积极性源于工会对他们的重视。

2012年,德钦县启动第一届劳模评选工作,这一年,共评选出17位劳动模范。

2017年,又举办了第二届劳模评选活动,这次又评选出10位劳动模范。

劳模评选出来后,本地电视频道上滚动播放他们的事迹。在每年的五一节前夕,各部门都会组织职工到县总工会观看劳模事迹,更重要的是州级评选劳模时,就从县级劳模中产生。

因此,在德钦县总工会开展的脱贫攻坚过程中,这些劳模都劲头十足,争相发挥自己的专长,为贫困户提供各种帮助。

县总工会挂钩溜筒江村委会,这个村有29户贫困户,彭跃红每个月要入户5天。

有一个孤寡老人,按照政策规定,他的条件进入不了贫困户行列,但又相对困难,彭跃红就自己掏钱为他购置了家具。

还有一个家庭,两个老人双目失明,一家人的生活就靠一个女人酿酒的收入来支撑。

彭跃红到她家调查时,告诉她可以多酿一点酒,工会帮她推销。在空闲之余,这个女人还会做一点蛋糕,工会特意为她购置了一套烘烤设备。

县总工会有时在村里组织活动,就请她帮忙做饭,再付给她相应的报酬,在工会的帮扶下,一家人的生活条件慢慢有了改善。

“组合拳”的力量

强产业、抓培训、重教育……县总工会为职工群众脱贫致富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桑层是德钦县羊拉乡茂顶村人,家里有4口人,两个子女还在上学,他1979年参加工作,2007年因企业改制从粮食局下岗。下岗之后,没能再次就业,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一家人生活十分贫困,他一直是德钦县总工会的帮扶对象。

为了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德钦县总工会邀请专家对羊拉乡进行考察,经过考察后,发现这个地方适合种植核桃树。

于是,德钦县总工会动员桑层种植核桃,可这需要一大笔钱,桑层犹豫了。

面对桑层的顾虑,县总工会给予他1万余元的启动资金,并协调税务局出资5万元,为他修建了水渠、管道、喷头;协调林业局出资5万元,为他提供苗木、修建了基地栅栏;协调国土局出资3万元,为他加固了基地周围的山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基地的破坏。

2016年,桑层的核桃基地建设基本完工,基地一共占地38亩,种植核桃树350株,并套种了油橄榄和格桑花。

去年,有100株核桃树已经挂果,产量7000斤。

看着一个个核桃变成现金,桑层心里乐开了花,随着产量的提升,今后的收入会一年比一年多。

“工会的金秋助学活动真是雪中送炭,为我及时解决了上学难题。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毕业后回家乡建设藏区。”格茸旺堆感激地说。

格茸旺堆是奔子栏镇的一名高中毕业生,去年考上了中山大学,这对于他一家来说,是个天大的喜事。

但面对学费问题,一家人犯愁了,怎么才能凑到这笔学费。就在一家人担忧之际,县总工会为他送来了3000元的助学金。

德钦县有3个移民搬迁点,羊拉乡是其中之一,为了让这些村民搬得出、留得住,县总工会联合县人社局对这些村民展开技能培训,按照年龄阶段划分一共涉及到泥水匠、保安、收费员等28个工种。

除此之外,还联系了114家用工企业,只要培训结束,就能走上工作岗位。

搬出来的村民,工会还帮扶他们种植葡萄、油橄榄、无刺花椒等。

在这套“组合拳”下,职工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脱贫致富的目标正转为现实。

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

“工会工作干得好,关键在于县委政府的支持。”彭跃红说。

2013年,彭跃红到工会工作时发现,原来工人文化宫有1个编制,但后来这个编制取消了。

彭跃红向县委政府汇报,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工会争取到了2个编制。

现在,德钦县6乡2镇都有了工会专干,其中2个乡镇有了专职工会主席。

在困难职工帮扶中,中央、省级要求州县要按照1∶1进行配套,但德钦县总工会拿不出配套经费,彭跃红找县委政府汇报,尽管德钦县财政比较困难,但每年都单独划出15万元的资金给工会用于帮扶。

原来的职工书屋距离行政办公楼较远,很少有职工去看书,为了让职工书屋真正发挥作用,彭跃红向县委政府申请把职工书屋搬到行政办公区,但办公楼没有合适的地方。

县委政府让彭跃红自己选点,后来,她看中了行政办公楼侧边的位置,但下面是地下车库,在上面建设职工书屋会不会有影响?为此,她特意请专家进行安全评估。

经过专家安全评估后,工会在办公楼侧边建起了职工书屋。

一走进职工书屋,就能看到一面荣誉墙,墙上挂满了省、州级颁发的奖状。

“州上举办的各种评奖活动,德钦县总工会总是把大部分一等奖抢走。”迪庆州总工会副主席向正平说。

在荣誉墙上,有3块上海市嘉定区总工会援助德钦县总工会的牌子,援助金额分别为60万元、5万元、7万元。

2014年,迪庆州跟上海建立了滇沪合作关系,彭跃红到嘉定区挂职45天。她和嘉定区总工会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知道德钦县要建立职工书屋后,嘉定区总工会给予了60万元的援助资金。

随后,在德钦县总工会挂钩扶贫点,嘉定区总工会又援助了5万元的困难大学生补助金。

去年,阿墩子社区建立“职工之家”时,嘉定区总工会又送来了7万元的援建资金。

在职工书屋的墙壁上,县劳模的事迹材料依次排列。

“我们职工书屋的模式借鉴了嘉定区总工会的做法,把职工活动中心、职工书屋、荣誉墙结合在一起,学习先进地区工会的经验,就是为了更好地为职工服务。”彭跃红说。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虽然雪山的风很冷,但有了这样认真负责的工会干部,职工群众心里天天是“晴天”。

猜你喜欢
玛拉县总工会嘉定区
真我少年 强国有我——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特色少先队活动
请坐在我旁边
青海:多县总工会为农民工免费体检
嘉定区人大代表、常委会领导、机关干部 摄影书画作品选登
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学生汉字学习情况分析
嘉定区内11号线乘客接驳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