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水:为谁流下潇湘去

2019-03-23 07:49本专题策划柳向阳任红
中国三峡 2019年2期
关键词:本专题流域文化

◎ 本专题策划|柳向阳 任红

观音岩 摄影/ 谷桂生

耒水古称资兴江,又名耒河、华水,因源于耒山(今汝城县乌龙白骑山)而得名。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的传说,奠定了耒水流域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地域文化;蔡伦在家乡耒阳发明造纸术,由此揭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周敦颐、罗含、王夫之等先贤的哲学思想为传统儒学注入新的活力;唐宋以来的“贬官文化”大大丰富了耒水流域的人文内涵;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文化为耒水流域增添了新的光彩……耒水从远古走来,滔滔不绝,它既是一条美丽的自然长河,又是一条神圣的文化大河。

猜你喜欢
本专题流域文化
压油沟小流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千亿房企的生存之道
沙颍河流域管理
集中梳理重难点,“新陈代谢”不复杂
谁远谁近?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预测大型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