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控检验外包—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品控未来发展趋向

2019-03-24 12:44徐楠楠徐援朝
纺织报告 2019年7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纺织服装

徐楠楠,徐援朝

(1.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00;2.江苏检验检疫局工业产品检测中心,江苏南京 210000)

近年来,国内的品牌企业迅猛发展,随着企业销售网点的日益增多,市场规范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全国市场监督部门整合,监管力度加大,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品牌企业的外部产品质量风险越来越严峻。

由于生产企业供应链品管人员缺乏对检验标准的准确理解,导致对标识误标,品控管理混乱,供应链大货和检验样品材料不一致。大货品控不力, 加上纺织服装标准的滞后和缺失 ,企业对法规与安全风险管理的意识落后,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企业产品质量失控。

江苏省是纺织品服装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大省,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展纺织服装技术领域的质量检验工作,促进江苏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提高、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本课题就品控检验外包进行论述,引导纺织服装生产企业与权威纺织专业检测机构合作,将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外包,给生产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支持,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意识,从而提升江苏纺织服装企业产品整体质量水平。

1 生产企业检验外包的缘由

1.1 当前市场质量形势分析

(1)市场规范化、专业化要求逐渐提高;(2)带有恶劣性质的专业打假行径日益猖獗;(3)普通消费大众自我维权意识提升;(4)对供应商某些流程环节的管控不力;(5)纺织服装特有的长流程加工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6)对销售终端(特别是门店)的管理触角延伸不到位;(7)服装品牌生产企业产品品类丰富。

1.2 国内现状

由于国内纺织服装标准错综复杂,标准种类繁多,有原料标准、产品标准、强制标准、方法标准等,标准归口单位分类过细。目前,国内现行有20多个服装产品标准的归口单位,各归口部门的标准在内容和细节上不尽相同。加之,缺乏熟悉掌握标准的检验人员,导致对纺织服装产品相关项目检测方法及标准的研究滞后。同时,由于标准的滞后,造成相关机构的认证认可资质获取相对滞后。现有的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缺陷,对化学风险的基础研究相对缺乏,无法提供有效的风险评估手段和方法。

1.3 国际环境

国际环境变化莫测,标准越来越严格,特别关注生态、低碳、环保、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国内标准也在不断向国际标准靠拢,这导致国内生产企业疲于应付,难以保证技术优势。

1.4 人才问题

国内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内部,不仅高端质控人才少,人员流动性大,相关标准也多且杂,导致生产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服装质量控制管理人才。生产企业自筹实验室会消耗太大的精力,成本太高。

2 生产企业检验外包的优势

质量控制是企业管理产品质量的一种手段。质量控制对于生产企业就像用电、用水、用设备一样,是个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服务问题,生产企业无需“大包大揽”。品控检验外包可以让生产企业不用自己发电,不用自己打井取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主营业务上。

外包后,江苏省权威检验机构以专业的技术优势,集中监控纺织服装企业供应链各环节的产品质量,利用实测数据信息及时进行统计分析,为企业供应链的质量分析及品质控制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借助江苏省权威检验机构的技术优势,服装生产企业能以更少的花费,更短的时间、更小的风险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品质控制。

品质控制外包服务的优势明显而易见,市场竞争的激烈不言而喻,生产企业应当抓住核心竞争力,外包非主导业务,轻松上阵,获得更多赢利点,增强了市场的竞争优势。

通过权威检验机构推动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整合工作,加快参与制定更为严格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围绕纺织服装领域,建立健全与强制性标准配套的推荐性标准体系。权威检验机构要加强相关国家标准的宣贯和培训,促进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标准,鼓励生产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主动公开并严格执行。

加强对缺陷产品召回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完善召回监管职能,提升召回技术机构业务能力,规范和强化缺陷信息收集分析、缺陷调查、行政约谈等工作。重点抓好影响较大的缺陷用品调查,加强召回实施情况监督,督促企业积极履行召回法定义务。对行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安全技术改进措施,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

3 生产企业检验外包的利好

品控外包后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削减开支。与生产企业内部质量控制部门相比,外包服务机构能以较低的成本预算保持线性增长。其次,在获得信息技术和能力方面,生产企业可以从检验机构及时获得先进前沿的技术信息,以及外部可利用的设备、服务等方面的资源,还能够将信息技术和技能易于过时的风险转移给检验机构,由生产企业与外包商分担新技术的风险。再次是能改善服务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生产企业能借此机会,大幅提高服务响应速度,增强灵活性,改进处理不确定性需求的能力,得到比生产企业内部质量控制部门更高的质量服务。最后是促进生产企业组织变迁,有不少服装生产企业处在创业初期,外包质量控制能够节省初始投资,缓解资金压力,也能优化生产企业的合并、购并和重组活动,有利于改进生产企业内部管理。

权威检验机构也要积极推动生产企业内部管理采购管理,督促采购单位将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和其他质量安全要求明确写入采购合同和验收要求,引导生产企业对采购原辅料产品的招投标过程,验收时要抽样送到具有资质和能力的检验机构检验,保证送检样品的客观性、代表性。

4 生产企业检验外包的内容

4.1 质量控制

帮助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建立有效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以及投诉响应的过程和机制,依托权威检验机构的技术优势,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系统的质量控制,达到优化产品质量的目的。

4.2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产品研发原材料的采购,小样的测试,大货的检验,成品抽检,供应商内控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体系评价等。

4.3 技术咨询

技术咨询是指提供法规、标准、质量检测技术,不合格项目的整改技术,生产流程的改进方法及低碳环保动态的咨询和服务等。

4.4 培训指导

培训指导包括对生产企业相关的运营人员、供应商和生产商进行质量控制的培训,明确供应链质量管理制度和运作方式消除质量隐患,稳定提升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

4.5 强化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生产企业要加强原材料进货的质量控制,防止禁用原料和不合格的原料投入生产;控制好生产工艺流程,避免生产过程产生新的安全问题和隐患;严格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等要求对所生产的儿童用品进行检验,对于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的产品,一律不得出厂和销售。

5 生产企业检验外包的形式

生产企业的质控部门与质量控制外包服务机构实时协作,共同控制质量,费用按量结算,这种由品牌生产企业主导对产品质量管理的控制的方式常因人力资源和设施不足,易发生质量风险。

另一种为托管式,即生产企业全权委托有关机构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费用按预算、绩效或其他约定结算,这种方式能使生产企业在质量管理环节中解放出来,集中优势资源,专注于核心业务,而产品质量主要由质量管理外包服务机构承担。

6 生产企业检验外包的选择

检验机构专业化的水平、产品链质量控制的经验非常关键。专业化水平包含众多方面,主要由检验机构是否具备国内、国际标准检测能力;是否拥有重大、关键设备,如气相色谱仪、防紫外线测试仪,原子吸光谱仪等;是否具备快捷、方便的网络服务系统、检测数据分析系统等判断。

如今,服装品牌生产企业的产品越来越丰富,有服装、鞋、包、手套、袜子、皮带、钱包等,这就要求江苏省权威检验机构必须要有强大的产业链覆盖能力。

检验机构也应当积极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纺织品服装业务开拓工作,在履行质量监督检验抽样工作的同时,注重社会服务功能发挥,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加强与广大纺织服装企业间的协调,沟通和服务,赢得广大企业的肯定。同时,机构还应当注重对企业用户的价值导向,积极向纺织服装企业宣传质量理念和法律意识,提高纺织服装品牌生产企业整体形象,更好地发挥市场力量、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纺织服装企业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创新意识和诚信意识,不断提升品牌企业竞争力和产业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纺织服装
澳洋纺织
让人心碎的服装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羊绒制品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服装